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企業利潤表解讀

企業利潤表解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16:59:04

對于中小微企業财務報表數據的“三劍客”——資産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在評估企業的資質能力與風險程度等方面,都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企業财務數據最基礎的三個報表,每一類報表的數據指标信息,都從不同維度客觀地反映了企業的不同能力,如資産負債表側重描述企業的償債能力,利潤表側重描述企業的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表側重描述企業的運營能力等。通過最終将各類報表的指标信息進行彙總,可以綜合評估出企業的當前整體實力與後期發展能力,這對金融機構在開展企業信貸業務流程中,有非常有效的信息參考價值。

本文将圍繞中小微企業财務報表解析的系列文章,來介紹企業财務報表體系的另一個“劍客”——利潤表,具體内容将通過企業利潤表的實際樣例,來具體分析關于利潤财務指标的加工邏輯,并對各指标的财務含義與業務應用進行解讀。

企業的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内實際經營成果的報表,全面反映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實現的各種收入、發生的各種費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業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情況。因此,在實際業務場景中,利潤表也被稱為損益表或收益表,直接體現了企業的盈收情況。

某企業的“利潤表”實際樣例,具體如圖1所示,現通過表中的财務數據信息,來解析挖掘某些在實際業務場景中有着重要分析價值的指标,以滿足對企業财務狀況與風險程度的綜合評估需求。企業利潤表涉及的相關财務評估指标有很多,常見的有已獲利息倍數、營業利潤率、營業淨利率、銷售毛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産報酬率、淨資産收益率、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等,這些指标都可以有效地評估企業在盈利能力方面的好壞程度,同時也能進一步反映出企業的運營能力與發展能力等信息。在實際業務場景中,往往是需要将以上多個财務指标來進行綜合分析,這樣對于評估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更為有效且全面,同時更符合企業的實際業務情況。

企業利潤表解讀(詳釋企業利潤表)1

編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圖1 企業利潤表

在利潤表中,本次我們将跟大家深度解讀以下9指标維度,分别是:

1、已獲利息倍數

2、營業利潤率

3、營業淨利率

4、銷售毛利率

5、成本費用利潤率

6、總資産報酬率

7、淨資産收益率

8、營業收入增長率

9、營業利潤增長率

這些指标可以很直觀地反映出企業的盈利情況,對于評估企業的風險程度非常重要。以下為詳細内容:

1、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相對于所需支付債務利息的倍數,可用來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重點衡量的是企業長期償債能力。

已獲利息倍數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利息支出=淨利潤 所得稅 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已獲利息倍數越大,說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指标在行業應用角度分析,已獲利息倍數等于3時比較合适,而且從長期分析指标至少應大于1,才可以滿足企業正常經營的實際體現。當已獲利息倍數結果為負值時,則指标在業務中沒有任何意義。

結合圖1利潤表的信息,可以直接獲取企業在“本期”與“上期”時點的“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上期:利潤總額=4000,利息支出=200

本期:利潤總額=4200,利息支出=300

根據“已獲利息倍數”的加工邏輯公式,可以算出最終結果:

上期:已獲利息倍數=(4000 200) / 200=21

本期:已獲利息倍數=(4200 300) / 300=15

從“已獲利息倍數”的分析結果來看,該企業在2020年和2021年的已獲利息倍數都比較高,雖然本期的已獲利息倍數相比上期有一定下降,從12降低為15,但結果仍然明顯高于業務的一般标準(3倍),從這裡初步可以判斷企業有比較強的償付負債利息的能力。

2、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率,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在不考慮非營業成本的情況下,企業通過經營獲取利潤的綜合能力。

營業利潤率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

結合圖1利潤表的信息,可以直接獲取企業在“本期”與“上期”時點的“營業利潤”、“營業收入”:

上期:營業利潤=4200,營業收入=18800

本期:營業利潤=4400,營業收入=21200

根據“營業利潤率”的加工邏輯公式,可以算出最終結果:

上期:營業利潤率=4200 / 18800=22.34%

本期:營業利潤率=4400 / 21200=20.75%

從“營業利潤率”的分析結果來看,該企業從2020年到2021年的過渡中,營業利潤率有所下降,從22.34%降低為20.75%。通過進一步對利潤表相關信息的分析可知,這種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企業在2021年的成本費用(12400),相比2020年成本費用(10900)有一定增加(“營業成本”可以從利潤表直接獲取)。但是,由于企業的營業利潤率下降幅度不大(22.34%-20.75%=1.59%),可以判斷企業的經營方式與産品業務,仍然是滿足市場現有需求的,具有一定發展潛力。

3、營業淨利率

營業淨利率,可以反映企業營業收入創造淨利潤的能力,營業淨利率是企業銷售的最終獲利能力指标,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獲利能力越強。

營業淨利率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營業淨利率=淨利潤/營業收入*100%

結合圖1利潤表的信息,可以直接獲取企業在“本期”與“上期”時點的“淨利潤”、“營業收入”:

上期:淨利潤=2400,營業收入=18800

本期:淨利潤=2520,營業收入=21200

根據“營業淨利率”的加工邏輯公式,可以算出最終結果:

上期:營業淨利率=2400 / 18800=12.77%

本期:營業淨利率=2520 / 21200=11.89%

從“營業淨利率”的分析結果來看,該企業從2020年到2021年的過渡中,營業淨利率有所下降,從12.77%降低為11.89%。這個結果趨勢與前邊“營業利潤率”類似,其下降變化主要是由于企業在2021年的成本費用相比2020年增加所緻。此外,由于企業營業淨利率的下降幅度并不大(12.77%-11.89%=0.88%),仍然處于盈利狀态,可以認為企業的經營情況表現較好。

4、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是指毛利在銷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或者說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後可以覆蓋費用和形成利潤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在分析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空間和變化趨勢時,銷售毛利率是一個重要指标,其優點在于可以對企業某一主要産品或主要業務的盈利狀況進行分析,這對于判斷企業核心競争力的變化趨勢非常有效。

銷售毛利率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結合圖1利潤表的信息,可以直接獲取企業在“本期”與“上期”時點的“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這兩個指标分别對應表中的“主營業務收入”與“主營業務成本”:

上期:銷售收入=18800,銷售成本=10900

本期:銷售收入=21200,銷售成本=12400

根據“銷售毛利率”的加工邏輯公式,可以算出最終結果:

上期:銷售毛利率=(18800-10900) / 18800=42.02%

本期:銷售毛利率=(21200-12400) / 21200=41.51%

從“銷售毛利率”的分析結果來看,該企業從2020年到2021年的過渡中,銷售毛利率有所下降,從42.02%降低為41.51%。這個指标結果與前邊“營業利潤率”、“營業淨利率”的趨勢一緻,分析其原因也是類似。但是,由于企業銷售毛利率的下降幅度并不大(42.02%-41.51%=0.51%),仍然可以認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比較好的盈利能力。

5、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企業在一定期間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表明企業每付出一元成本費用可獲得多少利潤,體現了企業經營耗費所帶來的經營成果。企業的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說明利潤就越大,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越好。

成本費用利潤率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主營業務成本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成本*100%

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 營業稅金及附加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财務費用。

結合圖1利潤表的信息,可以直接獲取企業在“本期”與“上期”時點的“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财務費用”、“利潤總額”、“主要業務利潤”:

上期:營業成本=10900,營業稅金及附加=1080,銷售費用=1620,管理費用=800,财務費用=200,利潤總額=4000,主營業務利潤=6820

本期:營業成本=12400,營業稅金及附加=1200,銷售費用=1900,管理費用=1000,财務費用=300,利潤總額=4200,主營業務利潤=7600

根據“成本費用利潤率”的加工邏輯公式,可以算出最終結果:

上期:成本費用利潤率=4000/(10900 1080 1620 800 200)=27.40%

本期:成本費用利潤率=4200/(12400 1200 1900 1000 300)=25.00%

根據“主營業務成本利潤率”的加工邏輯公式,可以算出最終結果:

上期:主營業務成本利潤率=6820/10900=62.57%

本期:主營業務成本利潤率=7600/12400=61.29%

從“成本費用利潤率”與“主營業務成本利潤率”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到,該企業期末時點2021年的成本費用利潤率、主營業務成本利潤率.與期初時點2020年均有所下降,降低幅度分别為2.4%(27.40%-25.00%)和1.28%(62.57%-61.29%)。根據此種情況,企業應當及時核查成本費用上升的原因,并對實際業務進行調整,以便實現企業效益指标的上升。

6、總資産報酬率

總資産報酬率,又稱資産所得率,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内獲得的報酬總額與資産平均總額的比率。總資産報酬率表示企業包括淨資産和負債在内的全部資産的總體獲利能力,可以用來評價企業運用全部資産的總體獲利能力,是評估企業資産運營效益的重要指标。

總資産報酬率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總資産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産總額*100%

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 利息支出=淨利潤 所得稅 利息支出。

結合圖1利潤表的信息,可以直接獲取企業在“本期”與“上期”時點的“利潤總額”與“利息支出”;指标“資産總額”則需要從另一個财務報表“資産負債表”進行獲取(此處不進行詳解,詳見系列文章“資産負債表”介紹):

上期:利潤總額=4000,利息支出=200,資産期初總額=19000,資産期末總額=20000

本期:利潤總額=4200,利息支出=300,資産期末總額=23000

根據“總資産報酬率”的加工邏輯公式,可以算出最終結果:

上期:總資産報酬率=(4000 200)/((19000 20000)/2)=21.54%

本期:總資産報酬率=(4200 300)/((20000 23000)/2)=20.93%

從“總資産報酬率”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到,該企業本期的資産綜合利用報酬效率,與上期相比有輕微的下降,從21.54%降低為20.93%。雖然下降幅度僅有0.51%,但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仍需要重點了解的資産的使用情況,以便優化管理方式,有效提高企業的營收效益。

7、淨資産收益率

8、營業收入增長率

9、營業利潤增長率

...

以上詳版可至知識星球查看

10、總結

綜合以上各維度的分析,我們根據企業“利潤表”的具體樣例,依次解析了中小微企業涉及“利潤表”财務數據信息的指标,包括已獲利息倍數、營業利潤率、營業淨利率、銷售毛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産報酬率、淨資産收益率、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等。同時,結合實際業務場景,介紹了各指标的評估依據與應用價值。

以本文“利潤表”對應的企業為例,通過多個維度指标的解析過程與分析結果,将相關結論簡單概況以下:

1.企業有較好的整體盈利能力,雖然2021年度的數據與2020年度相比,部分利潤指标呈現下降趨勢,但變化幅度較小,而且相關利潤增長指标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如“營業利潤率”、“營業淨利率”、“銷售毛利率”、“已獲利息倍數”等指标都可以明顯體現出這一點。企業後期發展能力表現較好,從指标“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等指标,可以很直觀地了解到,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具有較穩定的創收效益能力,說明企業具備一定的市場産品競争力,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分析,企業具有較好的運營能力與發展能力。

2.以上内容是根據企業的“利潤表”數據信息,來評估企業的綜合财務資質與能力,在實際信貸業務場景中,需要結合企業的“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财務數據進行較全面的解析,來有效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與發展能力等多維度信息。對于企業“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财務報表的指标解讀分析,請大家參看中小微企業财務報表體系“三劍客”的系列文章。

關于本文中所涵蓋的資産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本次我們在知識星球平台,也已經将完整版本,有需要學習的童鞋可至星球查詢詳版内容:

企業利潤表解讀(詳釋企業利潤表)2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企業利潤表解讀(詳釋企業利潤表)3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關于财務報表也是中小微企業中需要了解的内容,系統知識可關注:

《小微風控訓練營》

企業利潤表解讀(詳釋企業利潤表)4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原創文章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