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作者:鐘宗炬(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張海波(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作者:鐘宗炬(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張海波(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風險社會的來臨對國家治理提出巨大的挑戰,需要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而防範化解重大社會風險則是其中的關鍵議題。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制度是我國在防範化解重大社會風險領域探索出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20多個部委、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制定了基本的評估制度、管理評價規定和實施辦法。從實施效果來看,大量因決策而引發的社會矛盾與沖突被化解在源頭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确要求“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對重大決策風險評估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當前重大決策風險評估短闆弱項較多,主要表現為科學性與規範性不足、第三方評估機構能力與水平參差不齊、評估标準不完善、行業管理弱、市場存在無序競争等,還不能完全适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與此同時,社會組織正在成為社會治理創新的“堅實力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自律功能,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指出,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暢通和規範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全面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活力。培育規範化行業協會商會、公益慈善組織、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加強财政補助、購買服務、稅收優惠、人才保障等政策支持和事中事後監管。行業協會是我國主要的社會組織類型之一,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實踐為例,江蘇、浙江等地着力探索行業協會管理模式,均取得明顯成效。為此,各級黨委和政府應賦權賦能行業協會,加強在重大決策風險評估領域與行業協會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推動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專業化發展。
行業協會在社會治理中的獨特優勢
熟悉行業态勢。行業協會是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能夠深刻而敏銳地察覺到所處行業的生存狀态、存在問題和發展前景,對行業内不同企業、機構的管理水平、專業技術和核心競争力等情況較為熟悉。應鼓勵行業協會積極發揮作用,通過行業協會引導行業發展,幫助黨委政府制定更加科學、更符合行業實際與成長規律的發展規劃。
具備專業優勢。行業協會是由同一行業的個人、組織構成,積累了豐富的業務經驗,對所在領域的相關政策、技術标準、操作流程等較為熟悉,在業務指導、能力培訓等方面具有專業性優勢。通過行業協會、學會引導行業發展,有助于減少“外行領導内行”或“盲目指揮”等現象出現。如江蘇省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促進會牽頭制定了《工程類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規範》等四項團體标準,并組織評估業務能力培訓、優秀項目評審等,對評估工作的規範化、專業化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此外,行業學會同樣提供了有力的專業支撐。比如,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工作委員會自2020年成立以來,通過整合政、産、學、研等多方力量,積極開展全國性學術研讨、業務交流、案例評選等工作,為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專業化發展注入了全新的動力。
橋梁紐帶作用。行業協會是黨委政府與行業溝通的橋梁,既能夠将黨委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地傳遞給行業,也能夠将行業的現狀、問題及訴求有效地反饋給黨委政府。此外,行業協會也是資源彙聚的平台,可以将政、産、學、研多方力量加以整合,推動供需對接、成果轉化、要素市場化配置和産業轉型升級。
行業協會助力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專業化發展
夯實内部管理體系。“打鐵還需自身硬”,完善行業協會的内部管理體系是開展第三方評估機構管理的保障和前提。一是在去行政化“脫鈎”改革、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背景下,理順重大決策風險評估行業協會與業務主管部門的關系,做到“脫鈎不脫管”。二是參照律師協會等成熟行業協會的管理體系,理順上下級協會之間的關系,避免重複建設、彼此不認可、甚至相互“打架”等現象出現。三是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範行業協會商會收費的通知》等相關規定,夯實内部人事、财務、監督等制度體系,以規範化的運作助力重大決策風險評估的專業化發展。
制定行業标準體系。從國内外實踐經驗來看,完善的技術标準是推動風險評估專業化發展的關鍵性舉措之一。為此,應充分發揮重大決策風險評估行業協會的專業性優勢,整合黨委政府、高校科研機構、第三方評估機構等多方力量,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以及中央最新文件等指引下,參照《國際社會影響評價原則與指南》等相關指南,制定全國性統一、完善的重大決策風險評估技術标準體系,就風險調查、風險分析、專家評審、報告編制等具體操作環節做出明确的規定。
健全行業監管體系。發揮重大決策風險評估行業協會自我管理功能,強化對第三方評估機構的監管。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健全行業會員單位管理章程,就會員單位的準入與退出、權利與義務、日常管理等做出詳細的規定。二是探索會員單位信用評價體系等,定期對會員單位做出考核、評定,根據考核結果予以分檔管理、公示,以供市場需求方參考。三是完善懲罰體系,對存在低價競争、惡意擾亂行業秩序、提供虛假評估報告等行為的會員單位予以相應的懲罰,并将違反法律法規的會員名單及時提交政府相關部門。
完善行業培訓體系。發揮重大決策風險評估行業協會專業性優勢,健全業務能力培訓體系。首先,同業務主管部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就技能培訓、從業資質等方面進行探索,建立多方認可的培訓體系、從業資質、職業技能競賽等。其次,加強同具有社會風險治理研究的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整合優秀師資,建立分層分類的業務能力專業化培訓課程體系。具體來看,針對培訓對象能力和需求的差異,設立基礎、中級和高級等縱向不同層次的培訓課程,并圍繞重大決策風險評估的基礎理論、政策法規、技術标準、操作流程等探索橫向内容全面、形式多樣的培訓課程。最後,開展培訓效果評估,并将評估結果作為培訓優化的參考。
強化行業調查研究。發揮重大決策風險評估行業協會優勢,整合相關力量,開展行業調查。具體來看,一是定期組織相關力量開展行業調研與評估,并将在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工作中發現的較為集中或容易忽視的社會風險、社會矛盾,以及行業發展情況及時反饋于黨委政府,并以藍皮書等形式向社會發布行業發展報告。二是加強同業務主管部門、社會科學聯合會、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設立專項研究課題,資助相關調研與研究工作,助力重大決策風險評估的知識生産,以基礎理論創新推動評估的專業化發展。
【本文系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提升我國應急管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水平研究”(20&ZD160)階段性成果。】
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