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非遺手藝創新的競争力

非遺手藝創新的競争力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4 10:49:09

非遺手藝創新的競争力?傳統手工藝如何發揮可持續使命?如何融合在地文化并提升手工社群的可持續運營?作為中國與世界之間的文化橋梁,手工藝的國際合作空間如何構建?當下,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研究、實踐非常迫切,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非遺手藝創新的競争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非遺手藝創新的競争力(非遺手工藝的創新實踐)1

非遺手藝創新的競争力

傳統手工藝如何發揮可持續使命?如何融合在地文化并提升手工社群的可持續運營?作為中國與世界之間的文化橋梁,手工藝的國際合作空間如何構建?當下,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研究、實踐非常迫切。

大膽有趣、生機盎然的國際設計合作

2022年,10個中國手工藝群體與10位國際大師合作“留住手工藝項目”融入了可持續與現代設計的理念,充分尊重并創新傳承中國文化,獲得了藝術創意行業、國潮複興青年愛好者的關注。

梅森·馬古拉創意總監約翰·加利亞諾選擇了南京雲錦,以一款手袋呈現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之美;路易·威登創意總監尼古拉·蓋斯奇埃爾攜手福州髹漆,将承載中國漆藝精華之一的髹漆皮具技藝和與傳統硬箱工藝融合呈現在箱包上;巴爾曼創意總監奧利弗·魯斯廷則将純手工打造的彜族銀飾與天鵝絨連衣裙結合,以呈現彜銀的華美精緻;迪奧對大利侗族挑花圖案情有獨鐘,在經典時裝上全新诠釋了這些圖案;美國華裔設計師吳季剛聯手中國設計師劉俊廷,結合山西上黨堆錦工藝打造了一件紅色花朵裝飾的禮服,傳遞出華人對東方傳統美學的認知;愛馬仕聯合創立的SHANG XIA品牌創意總監李陽則用竹編工藝呈現藝術品般的連衣裙,展現東方文化的詩意與風骨;美國潮流品牌托裡伯奇将基諾砍刀布織物應用于手袋之上,天然的植物染色面料反映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雲南獨龍族織毯:在身上編織彩虹

在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的推薦下,屢獲國際殊榮的加布裡埃拉·赫斯特運用雲南獨龍族手工藝設計了一款披肩。設計師在烏拉圭家族牧場長大,崇尚慢節奏、慢流程、精工細作等。獨龍族織毯美麗的顔色、柔軟的手感,以及色彩融入布料的方式吸引了她的注意,她特意選用了回收來的庫存羊毛紗線。她還選擇了一塊配色考究的羊毛織毯,在保留其原本形态的基礎上,以黑色皮質鎖邊為其增添時尚的維度。

在她看來,一切的共創都要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羊毛總讓她想到家鄉烏拉圭,想到自己家那片廣闊的牧場,想到溫暖的鬥篷和厚實的外套。“我的理念是從已經存在的事物中創造美。此次項目可以讓我從原本不熟悉的文化中發現美,這讓我興奮不已。”

雲南獨龍族現僅有7000人左右,他們使用獨龍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獨龍毯是獨龍族的傳統飾物,以手工腰機織成,絢爛的色彩讓獨龍族得到了“織彩虹的民族”美稱。早在2014年,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便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上海素然服飾可持續品牌Klee Klee開始了雲南獨龍族項目的調研,确立了多元合作、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核心的資助機制。7年來,該基金會對接多項資源,從設計升級、産品制作、品牌孵化等方面進行專業扶持。

Klee Klee持續推出的1500件手工産品成為高美譽度的産品,每年迅速售罄使得當地近172位婦女的年收入增加了近萬元,并被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德國電影導演文德斯、英國倫敦市長收藏,被法國卡地亞公司、中國駐聯合國使團訂購作為VIP禮品。每年獨龍族織女都會到上海進行專業的技能與管理培訓。基金會還提供獎金,舉辦年度織布設計比賽,以鼓勵當地織女進行内部創新。獨龍毯已經進入美國、挪威、英國等國的電商平台、設計節等。獨龍毯項目曾受邀參加第六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昆明)等。

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在2022年成立了可持續設計公益創投專項基金,進一步探索投資體系,推進建立手工藝資助、女性人才賦權、國際合作推廣的融合空間,以期激發在地群體的創造力、生命力,最終促使他們與未來互動。

進行在地文化與人才支持

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中國新民藝”近年來還支持了湖南夏布系列、青海藏族羊毛産品等項目,以可持續設計融合在地文化為重要原則,尤其注重民間手工藝人才的力量以及在地文化的梳理與保護。

2021年,來自青海省玉樹州的藏族帕卓巴遊牧人合作社獲得了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可持續設計大獎。合作社位于海拔4700米的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縣甘甯村,這裡異常寒冷,被當地人稱作“野牦牛也顫抖的地方”。在玉樹州政府、三江源生态環境保護協會和設計師聯盟的支持下,合作社紮根在7棟80平方米的牧民定居房内,相繼建立了毛氈工作室、香皂制作間、傳統牧業用具展廳等空間。

牧人是産品的制作者,同時也是模特,更是産品的設計者。當地成熟的手工藝人會逐漸參與到設計中,牧人的設計生動而大膽,這與他們豪邁的天性有關。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環境保護協會秘書長東周表示:“調動當地的居民參與設計制作,或者是邀請大師到當地做分享,都是為了幫助當地人重拾生态和文化自信。”帕卓巴合作社也相繼邀請多位法國、中國的設計師進行産品設計和運營培訓,他們利用本土的文化符号和原料,設計出不同系列的挎包、帽子、圍巾等,并嘗試用酥油研發一款手工皂。

帕卓巴合作社以制作傳統的牦牛毛帳篷、棉布帳篷起家,将保護傳統遊牧文化和生态環境視為最重要的使命,為部分單親家庭的孩子、孤兒、殘疾人士提供了工作機會。帕卓巴希望通過傳承古老遊牧文化,發展出适應當今社會的生産生活方式,讓牧人能有選擇地留在故鄉,或到更遠的草原生根發芽。對這片土地和居民的深厚情感,也讓參與帕卓巴合作社的設計師戴木木一直在思考如何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戴木木認為,大自然本就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系統,因此他在設計上一方面選擇使用極簡圖案紋樣,并融入藏地傳統或大山水流、動物的紋樣;另一方面,在原材料的選擇上更傾向于使用不經過染色處理的原色毛,以及減少對五金配件的使用等。(崔峤 淩霄)

來源: 中國文化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