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費糾紛 歸還難 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共享充電寶租借容易歸還難
在智能手機不離手的時代,如果電量告急,無法及時充電,可能帶來“電量焦慮”。
應運而生的共享充電寶,滿足了消費者的應急之需。但同時,不少消費者反映共享充電寶的服務并不盡如人意。
你以為已歸還共享充電寶,系統卻還在繼續計費;用完充電寶後機櫃無空位,導緻無法歸還;超時1分鐘,也要按30分鐘或60分鐘計費;更嚴重的是個人信息已被企業收集了……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根據消費者反映的使用“痛點”,對多個品牌的共享充電寶進行了消費體察,發現共享充電寶問題多多。
歸還後未停止計費
此次測試,針對美團、街電、倍電、搜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雲充吧、咻電、V電等共享充電寶企業展開。
測試中發現的一大問題是,歸還後未停止計費,這也是40%的消費者曾反映的問題。消保委發現,系統錯誤、充電寶插反或未插緊、需要二次點擊确認終止充電等原因,都導緻問題發生,且消費者也未收到及時提醒。
在12個品牌中,隻有“電飽飽”的機櫃會語音提醒歸還成功,其他品牌均需消費者自行确認。而系統也隻有在扣費或長時間未歸還時,才有手機提醒。
比如,“搜電”充電寶上有個物理按鈕,歸還後要按一下才停止計費,卻沒有提醒;“美團”等品牌部分機櫃豎向插入,放入後要用力按壓才能歸還成功。
收費規則不合理
租借容易歸還難
有23%的消費者反映因網點少、機櫃無空位、夜間關門或人為阻攔等原因,難以找到空餘機櫃,導緻無法歸還、持續收費,聯系客服也無法解決。體察發現,“電飽飽”“醒電”等部分機櫃地址标注不明,“V電”“咻電”“雲充吧”“搜電”等APP或小程序上都存在地址标注不詳細等原因而無法找到機櫃的情況,同時存在标注的地址沒有共享充電寶或者品牌被替換等現象。針對這類問題聯系客服都無法立刻獲得解決方案。
投訴中,有4%的消費者反映價格标識不顯著,同一品牌的計費單位有30分鐘和60分鐘,容易誤導消費者。更不合理的是,使用幾分鐘也要按半小時或一小時計費。
體察還發現,“搜電”“街電”“美團”“怪獸充電”在APP/小程序上的門店信息中标注價格,所有品牌都會在用戶現場掃碼後顯示價格,價格以30分鐘或60分鐘為單位,常見價格區間為2-5元/60分鐘或1.5-2.5元/30分鐘。不同品牌在同一區域的價格存在差異,同一品牌在不同地區價格存在差異,“街電”“美團”甚至在同一樓層不同店鋪價格也不同。
未明示或未經同意
過度收集并傳輸個人信息
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
消費者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時都很關注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因此,針對目前消費者在使用共享充電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市消保委委托國家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相關APP及其微信公衆号和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等軟件的個人信息保護情況進行了測試。測試顯示:
“搜電”等APP首次運行時,在用戶授權同意隐私政策前,就收集個人信息;
“倍電”等未經同意,在用戶點擊時或每5分鐘多次收集非必要的個人信息,頻率超出實際需要;
“街電”等未經用戶同意或未做匿名化處理直接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
“美團”等未在隐私政策中說明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範圍;
“小電”等在申請打開用戶權限時未同步告知收集目的。
平台小程序獲取性别信息
而美團、街電、倍電、搜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雲充吧、咻電、V電等10家企業,在使用微信、支付寶作為平台時,都有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其中“咻電”等3家的微信公衆号、“V電”等4家的微信小程序、“倍電”等5家的支付寶小程序額外收集用戶性别或姓名,這與租借充電寶并無直接聯系;在數據傳輸時,10家共享充電寶雖采用通道加密,但對傳輸的結構化數據未進行加密直接傳輸,容易被攻擊竊取和惡意利用。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已與企業進行聯系并督促整改。目前,“街電”“小電”“美團”等品牌已向消保委發回整改報告。
“街電”表示,已移除APP“撥打電話”權限,新增針對個性化推送的停止、推出、關閉選項;
“小電”表示,已取消公衆号和小程序上性别信息的共享和收集;
“美團”已進行APP版本升級,更新隐私政策,并将建設更直觀明了的修改系統權限彈窗說明等。
(金海岸 新民晚報 金旻矣)
來源: 東南早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