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作者牧之野授權,“秦安戰略”在今日頭條平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衆号“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内容,歡迎關注。
風起于青萍之末。
外交無小事,我們可以從外交活動中看出很多蛛絲馬迹。
拜登中東之行,談的什麼是其次,但這一趟近乎“胯下之辱”,如果從好的方面上講,是拜登能屈能伸,為了國家的利益不得不低頭,而從不好的方面看,便是這美國的國際領導力日漸式微。
闫學通老師曾列過一個公式,國家實力=領導力系數*國力。
國力的強弱固然重要,但在國力并不懸殊的情況下,領導力系數在大國博弈間顯得更為重要。
放在如今的國際形勢下,十分明顯。
我在《說說美俄辦的兩場大會》裡寫到了美國對拉丁美洲控制力的減弱,這勢頭慢慢也從青萍之末而起。
在6月19日的哥倫比亞總統選舉二輪投票中,左翼競選聯盟“哥倫比亞曆史公約聯盟”的候選人古斯塔沃·佩特羅最終以50.5%的得票率擊敗了對手獨立候選人魯道夫·埃爾南德斯,當選下任哥倫比亞總統,同時也是哥倫比亞曆史上首位左翼總統。
哥倫比亞是美國在拉美的傳統盟友,62歲的古斯塔沃·佩特羅曾是哥倫比亞M-19反政府遊擊隊成員,曾自稱是"社會主義者",支持馬克思主義的論點,他在此前曾在競選綱領中承諾推行"民主社會主義",對該國經濟進行徹底的改革,以消除不平等現象,因此得到了許多窮人和工人階級的支持。
不僅拉美左翼擡頭,中東老大哥沙特也很不給拜登面子。
拜登上台時把小薩勒曼罵得狗屁不是,還曾放過狠話,要把小薩勒曼變成國際賤民。
如今低聲下氣去找沙特求石油降價,接機的時候沙特老大老二都沒去,整個會談過程沙特一方保持滿臉微笑,甚是得意。
這可是美國,不可一世的美國,何時受過如此之辱。
結果,談還沒談出個花,沙特仍舊堅持俄羅斯在内的歐佩克 格局,增産也沒說定,訪問結束布倫特原油從前幾天大跌沖回100。
薩勒曼向拜登稱:“世界所有國家,包括美國和沙特在内,都擁有相似的價值觀,但每個國家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正确的價值觀和原則會吸引人們,但将其強加于别人導緻相反的結果,這發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國在這些地方遭受了失敗。”
給美國一個下馬威,教美國做人,所有的中東國家都看在眼裡,俄羅斯和中國也看在眼裡,印度、南非、第三世界國家更是。
美國的國際領導力,真的越來越差了。
不僅如此,薩勒曼還說了句殺人誅心的話:
“如果美國希望各國100%認同其價值觀,那麼隻有北約成員國會留在其旁邊。”
可現在,北約的國家也不穩定了。
英國媒體就批判美國“自私的通脹戰争破壞盟友經濟”,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處理美國國内通脹和經濟問題。
前些天英國爆發了30年沒有之規模的鐵路工人大罷工,丹麥的拖拉機都開到首都了,意大利外交部長路易吉•迪馬約質疑國内的政治危機是否允許其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歐洲因為陷入高溫預警和能源缺口,焦頭爛額。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認為,西方政治和經濟統治時代接近尾聲,而世界正朝兩極,或者可能是多極概念發展。布萊爾在迪奇利基金會年度講話中稱:“本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變化将來自于中國,而不是俄羅斯。我們正在接近西方政治和經濟統治的尾聲。世界将至少是兩極的,可能是多極的。”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接下來的美國,要麼要亮刀子好好整風一頓,要麼就痛快答應些條件,做一些妥協。
從這些國際實力的此消彼長,能學到很多。
回頭看,不惹事,不怕事的中國是最大的赢家,因為中國在中東沒有敵人,隻有朋友。
無論美俄怎麼鬥法,石油需要市場,芯片也需要市場,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隻有中國還在正增長。
當前,俄羅斯在通過戰争和能源專心分化瓦解七國集團,一點點挖西方世界的秩序牆角,削弱它們的實力,我們隻要集中精力處理好國内的債務違約問題、房地産問題、疫情問題,就可以比較輕松的坐山觀虎鬥。
而沙特、印度等國的勇氣,也來自于中國的威而不怒。
所有的國際關系,其實都源于你自己的實力,就像你在和别人打交道,找人借錢,大家也會評估你能不能還的了,人品實力如何,願不願意跟你長久來往,一個道理。
天天拉着這個鬥那個,拉着那個鬥這個,多半是自己有些力不從心了,有點像王朔說的那個笑話,“看誰敢但咱們倆”。
金一南有次講課說的好,說中國隻有兩個盟友:工業和農業。大國能把這兩件事最好了,犯不着整些花裡胡哨的,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自有底氣穩坐釣魚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