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水落石出。
典故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歐陽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當時,北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弊病逐漸顯現,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範仲淹呼籲改革,把社會問題歸咎為腐敗,而歐陽修看得更深刻,認為冗官冗員才是根本問題。
可是,範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擊。而歐陽修也受到牽連。慶曆三年(1043年),範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成為革新派幹将,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但在守舊派的阻撓下,新政又遭失敗。
慶曆五年(1045年),範、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上書分辯,被貶為滁州太守。
在滁州,歐陽修寫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記》,古文藝術達到成熟。他依舊保持輕松慵懶的态度,為政“寬簡”,讓自己和百姓都過得輕松。但就是在這樣的執政方針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條。
甚至,連這篇《醉翁亭記》也體現了對簡練的追求。據說,《醉翁亭記》的開頭原本花了好多筆墨,描繪滁州四周的山。最後這些描寫被歐陽修删去,改為“環滁皆山也”五個字,簡潔有力。
後文裡,他寫道:“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将山中的四季美景全部概括其中。這篇文章也成為千古名篇。
釋義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發稿:阿柴
審稿:呂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