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六鳌蜜薯@吳軍
對番薯,福建人是真愛。
四百多年前,這種籍貫美洲的高産作物,跨越大海來到福建,從此,一段舌尖上的奇迹開始書寫。
漫長的歲月裡,它不僅多次幫助百姓度過饑荒年月,還以一道道家常美食,成為了福建最具代表的土特産之一。
對它,人們有許多昵稱:番薯、紅薯、地瓜、白薯、紅苕……
那些啃着番薯長大,喝着地瓜燒,堅定用番薯粉勾芡的老一輩福建人,在形容自己蹩腳的普通話時,更不忘以“地瓜腔”自嘲一番。
雖然“土”,但是,真的可愛。
(一)
番薯的入華之路并非坦途。
民間傳說中有三條線路:緬甸—雲南、越南—兩廣和菲律賓—福建,經曆都很坎坷,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流傳最廣的,最被認可的,還是福建長樂人陳振龍的海上冒險之路。
先薯亭@福建畫報
今天,福州的烏山聳立着一座先薯亭,紀念着為番薯推廣做出貢獻的陳振龍和金學曾。
明朝萬曆年間,棄儒從商的秀才陳振龍,偷偷地将番薯藤絞入吸水繩中,得以瞞天過海,躲過西班牙殖民者的嚴密盤查,将寶貴的作物從呂宋帶回了福建。
此後,陳振龍父子倆在長樂試種成功後,得到時任福建巡撫金學曾的大力支持和推廣,使番薯得以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災荒之年,“鄉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真是功德無量。
地瓜粉是海蛎煎的重要搭檔@陳文波
在晉江,流傳着“地瓜公”和“地瓜媽”的故事。
相傳,明朝洪武年間,一位叫蘇得道的安海村民,從蘇祿國(今菲律賓)帶回了番薯藤,并在安海的赤店種下了第一藤地瓜,喜獲豐收。
據當地族譜記載,“地瓜公”夫婦還教會當地村民制作地瓜粉。今天,村裡人吃水不忘挖井人,将“地瓜公”夫婦供進了龍泉宮,逢年過節祭拜。每年的正月初一,也不忘吃碗地瓜粉團,以示紀念。
陳振龍也好,“地瓜公”也罷,不管是哪個故事,哪位先賢,自帶種植屬性的中華兒女,隻要看到如此高産的作物,總會油然覺醒引種的念頭。這是天性,也是必然,更是番薯和我們的緣分。
地瓜蟹煲@吳軍
番薯好吃嗎?答案是肯定的。
番薯全身都是寶:生熟皆可,生食甘甜爽脆,熟食香甜軟糯;烹饪方便,可蒸可煮,可烤可焖;葉子也是寶,嫩的可以入菜,粗一點的藤可以喂豬;番薯粉,更是閩人廚房必備品,還可以制成各種美味小吃;番薯還可以釀酒,地瓜燒是多少老鄉休憩時最好的伴侶……
閩南炸棗制作@吳芸
隻是番薯吃多了,也有副作用,容易燒心反胃。
林海音在《城南舊事》裡,就形象地描繪了百年前閩南人的生活狀态:“惠安的日子很苦……常年吃白薯、白薯飯、白薯粥、白薯幹、白薯條、白薯片,能叫外頭去的人吃出眼淚來……”
說起來,那确實是一段傷心的日子。
今天的孩子,很難想象隻有地瓜可吃的日子是多麼的窘迫,那不是深夜的溫暖手心的烤番薯,而是酸心反胃,吃不飽的撓心撓肺。
長樂,“金絲飯”配“萼萼魚”@吳軍
和番薯作伴的日子,被牢牢地刻在了一代人的記憶中,通過書籍、童謠乃至味道,流傳下來。
長樂人記得,“金絲飯”配“萼萼魚”的典故。盡管隻是一則民間傳說,說的也不過是地瓜稀飯配海蜇皮,卻是海邊人樂觀豁達的寫照;
閩南人知道,地瓜稀飯才是生活的日常。
前幾年,一位福建導演,請來歸亞蕾、楊貴媚拍了部閩南方言的鄉土電影,名字就叫《番薯澆米》,這是藝術,也是生活;
是的,宿醉過後,大魚大肉之後,惟有一碗地瓜稀飯,才是福建人要的歲月靜好。
(二)
為了讓番薯好吃起來,福建人真的很努力。
衆所周知,番薯自帶甜味,是優點也是缺點。好在,福建人不抛棄不放棄,蒸煮焖烤炸,各種方法都嘗試,蹚出了一條地瓜美食之路。
制成甜品,是共識。中式菜譜中,已有拔絲地瓜、地瓜糖水等傳統菜,引入西式烹饪技巧,讓地瓜甜品有了更多的可能,也開拓了地瓜的生存空間。
泉港浮粿@吳芸
更多的時候,則需要改變番薯的形态。
比如,将蒸熟的番薯搗爛成泥,再加入澱粉搓揉,可以得到柔韌的外皮。加入或鹹或甜的餡料,就能變身為福清番薯丸、福清番薯餃、霞浦地瓜杯、客家番薯粄、閩南炸棗、莆田地瓜丸等各種小吃。它們名字各異,但制作方式步驟殊途同歸。
地瓜餃@吳軍
番薯丸,是閩東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以福清龍田鎮、平潭等地為佳。一般以或蒸或煮的形式出現,外皮爽滑,一口下去,餡料裡的海洋氣息迎面而來,口感層次很是豐富。在平潭,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時來運轉。
沒想到,餃子形狀的番薯餃,包的卻是甜入心的花生、砂糖。番薯餃油炸而成,外酥裡糯。同樣,平潭人給它取了個文雅的名字:天長地久,還被端上了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會冷餐會的餐桌。
泉州炸棗@吳芸
到了閩南,地瓜和糯米相結合,就成了閩南人過年時必吃的炸棗。
炸棗可甜可鹹,剛出鍋時,酥脆香糯,非常好吃。在過去,炸棗便于儲存,可以從正月吃到立夏,勞作時帶上兩個,足以提供一天的熱量。
霞浦地瓜杯@吳軍
還有地瓜杯,在我看來,有點像地瓜皮的燒麥。地瓜杯是霞浦人的創意,從蒸籠裡拿出,趁熱吃,滿口留香。
随着工業化的進步,傳統的地瓜幹、地瓜酥,改頭換面,包裝精美地進入各大城市的超市中。而我難忘的,還是傳統的連城地瓜幹,橙黃色一大塊,泛着一層白霜,硬,但是甜,拉拉扯扯間,可以吃上一天。
那是多麼美好的一天。
(三)
毫無疑問,番薯衆多衍生品中,地瓜粉是最偉大的創造。
走進福建人的廚房,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要給地瓜粉留點空間。
地瓜粉的制作并不複雜,機器的介入使之得以産業化,産量大增。但在我家,更喜歡土法制作的地瓜粉,雖然顆粒粗糙,但粘性好,味道更佳。
客家汆牛肉@陳文波
福建人的飲食世界觀中,地瓜粉是全能的,能跑龍套,可以做最佳搭檔,即使當主角,也一定濃墨重彩,光芒四射。
當配角,它足夠謙卑,可以錦上添花,絕不喧賓奪主。不管蒸煮還是煎炸,它的表現相當優異。
有了地瓜粉,福建人熟悉的福州滑肉、福清滑湯、莆田炝肉、客家兜湯才稱得上美味。
福州牛滑@陳文波
在沸水把食物快速煮熟的過程中,食材被地瓜粉緊緊包裹,既保留了鮮嫩多汁,又增加了爽滑的口感,好吃。
著名的“地瓜縣”福清,滑肉滑蛏滑帶魚,萬物皆可滑。盛夏的滑湯裡,再加點酸筍絲,酸爽過瘾,最是銷魂。
有了地瓜粉,煎炸料理才更酥脆,閩南醋肉、福州荔枝肉、醉排骨、廈門海蛎煎等等都是代表。寬油的浮沉中,多一勺地瓜粉的調和,就多一層美味護航,煎炸起來,才是又脆又香,百吃不厭。
長汀粉蒸肉,下飯利器@陳文波
在客家地區,如果沒有地瓜粉,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大腸的美味就要大打折扣。這些硬菜,地瓜粉是最好的下飯催化劑。
當主角,地瓜粉的出場有三種形态:粉團、粉絲、粉皮。
地瓜粉粘性強,澆上熱水攪拌,可以海納百川,吸附包容一切。
在閩南,地瓜粉團是最簡單易得的小吃,魚幹、豬肉的加入增加了食物的美味。巧合的是,在閩東霞浦三沙,有一款小吃三沙粿仔,與地瓜粉團驚人地相似。還有一種小吃,幹脆就叫閩南糊,時刻提醒着人們,這是傳承,更是記憶。
長汀珍珠丸@陳文波
長汀炰肉圓@陳文波
在閩西,長汀人的地瓜粉團是用熱水攪拌而成,稱之“肉圓”或者“珍珠丸”。肉圓其實不是肉,但很實在,用重油,加足佐料,入口彈牙有咬頭,的确給人大塊吃肉的感覺。
無獨有偶,福州人的炒“肉糕”也是如此。
不過,福州人的肉糕是甜品,地瓜粉為主,豬油、紅糖、白糖齊上陣,非常管飽。近年來,随着物質生活的改善,簡單的炒肉糕還可以升級成八珍炒糕,其制作技藝還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産。隻是,愛吃的人,卻不多了。
壽甯金絲粉扣@陳文波
地瓜粉加工成條狀,就是粉絲,最适合當街頭小吃。
壽甯人把它稱為金絲粉,加入各種佐料爆炒,一碗可以吃遍山珍海味;
羅源人更直接,幹脆就叫土粉,這裡的海鮮炒土粉,蔡瀾吃了都要發個微博點贊;
羅源炒土粉@吳軍
莆田人叫泗粉,因形似鼻涕而得名,名字不雅卻有古意;
福安人則叫粉扣,一碗大腸粉扣,其貌不揚,吃得很過瘾,當地還有一種地瓜粉小吃叫糊吊,可炒可煮,來福安不可錯過……
如果将地瓜粉加工成片狀,滑滑溜溜,也是别有風味。
在福鼎,這樣的小吃幹脆就叫溜溜,相當形象。搭配牛肉丸,肉片同煮,輕輕一嘬,順溜入肚;
在甯化,就是粉皮子,加入瘦肉、目魚幹同煮,鮮香可口……
福安糊吊@吳軍
一顆番薯,在勞動人民的智慧面前,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它們樸實無華,它們随處可見,它們普通得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早已融入生活中,成為必不可少的一員。
在福建,如果有人喊你“番薯”,并不一定真的叫你“傻瓜”,也可能是“親愛的”昵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