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視劇中,我們知道了書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點,如孫悟空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般變化等;豬八戒好吃懶做,又貪戀女色;沙僧則是任勞任怨,是隊伍中的“潤滑劑”;唐僧的菩薩心腸,以及堅定的信念(“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拜佛取經”)。
那麼,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接下來,我們就以孫悟空為例,分析這一藝術形象的内蘊,看看作者通過孫悟空想傳達什麼?
孫悟空這一豐富飽滿的形象,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自由的強烈追求、對自我價值的強烈肯定,顯示出作者受明代中葉個性解放思潮的影響。
這主要表現在前十二回對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的描寫上。
大鬧天宮中,孫悟空以叛逆者的姿态出現,豎立起了“齊天大聖”的旗幟,喊着“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把十萬天兵打得望風而逃。這些充滿浪漫激情的幻想情節,乃是人民群衆的反抗要求和蔑視封建秩序的叛逆情緒,也包括作者那種傲岸不馴、玩世不恭的個性的升華。
這主要表現在《西遊記》的後半部孫悟空護送唐僧取經,克服八十一難,終成正果的故事上。
取回佛教經文隻是一個極為渺茫的美好目标,為了實現它卻需要踏踏實實、曆盡艱險、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鬥争。取經之事好比一根線,取經途中一連串征服惡魔、克服困難的情節猶如穿在這根線上的珍珠。
雖然前後兩個部分描寫的内容不同,但都是通過浪漫主義的藝術想象,生動地反映了人民駕馭自然、征服邪惡的願望和人定勝天的樂觀精神。
我是@昵稱被我吃掉了 非常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