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與播出平台的版權合約從2011年開始、2017年到期,在2018年-2027年又與播出平台簽訂了十年合約,另外還有電視台及其他平台上的收益,平均每年仍能帶來一千多萬的收益。”
聽到《甄嬛傳》的出品方之一“花兒影視”敦勇如是說,網友炸了!
據說當年版權方已經賺了6億……
而敦勇這麼一算賬,也就是說,到2027年,《甄嬛傳》播出的第16年(2011年播出),版權方還能再狂賺一個多億?(2018-2027年的10年間,平均每年1000萬)
6萬人點贊說:“《甄嬛傳》真是保了平台一生的榮華富貴啊!”3.8萬人點贊說:“所以勸各大影視制作方,質量才是王道。”
估計現在各版權方、出品方都在看着“花兒影視”流口水——
人家雖然是“精品小作坊”,但賺起錢來“套路”真深啊![捂臉]
回顧《甄嬛傳》的發行:樂視網2000萬買下,其它平台嫌貴不願播
2006年的一天,鄭曉龍的妻子王小平迷上了一本網絡小說《甄嬛傳》,因為太過驚豔,她推薦給了丈夫,讓她改編成劇。
“我不拍宮鬥劇!”鄭曉龍拒絕多次無果後,不得不接受王小平的安利,開始閱讀小說。
幾個月後,鄭曉龍就把作者流潋紫約了出來,和時任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發行部主任曹平一起,購買了《甄嬛傳》的小說版權和改編權。
由曹平擔任總制片人、鄭曉龍擔任導演、王小平和流潋紫共同做編劇,并引入包括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有限公司、東陽市花兒影視有限公司在内4家公司的8000萬投資,于2010年正式開拍。
2011年11月17日,《甄嬛傳》正式上映,第一輪播出的是安徽衛視、東方衛視,他們各花了7000萬人民币買出了首輪播出權。
接着是樂視網,他們用2000萬買到了《甄嬛傳》視頻網站獨播權,和5年版權。
這三個平台的眼光,讓他們大賺特賺——
2012年5月,《甄嬛傳》播出半年,《東方早報》發布了一篇文章《甄嬛傳大火,他們都賺到了》。
文中提到,原本樂視網是打算和多家視頻網站分銷的,但是很多視頻網站都嫌價格太貴,拒絕了他。所以樂視“被迫”大劇獨播,隻分了兩家網站。
結果,僅僅半年,《甄嬛傳》就給樂視網帶來20億流量和5000萬利潤。
版權方賺得就更多,2011年《甄嬛傳》的電視台和網絡版權費尚不足100萬每集,加上8000萬的投資……據說賺到了投資額7.5倍。
次年,花兒影視和樂視簽下了“對賭協議”,并被全資收購。
雖然,最後樂視這個玩虛的資本并未給花兒影視帶來騰飛,但當年讓樂視看上“花兒”的頭部劇《甄嬛傳》,卻一直在給“花兒”招财。
“花兒”的“神仙套路”:在資本和行業市場裡都“巨堅定”中國第一部電視劇叫《一口菜餅子》,出品于1958年,它是在中央電視台的演播室内直播的。
此後,電視劇出品開始如火如荼,到了2010年,已經出現了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拿排名靠前的華策影視和檸檬影業來說:華策影視年出品精品影視劇超1000集,影視劇産量全球第一。
而自稱是“互聯網頭部國劇廠牌”檸萌影業,出品過《小别離》《擇天記》《三十而已》《小敏家》等多部耳熟能詳的爆款國民大劇,3年半快入54億元。
和他們比起來,“花兒影視”算是“精品小作坊”。
作坊雖小,但……這不影響人家有志氣。
2010年-2011年拍攝《甄嬛傳》期間,電視劇的市場行價平均漲了6倍,但敦勇沒對樂視反悔,繼續原價售出,一直堅持到《甄嬛傳》成為樂視的“頭部内容”。
再回頭看“花兒”出品的電視劇,基本全部是“高質量王道劇”:《金婚》《幸福像花兒一樣》《紅高粱》《産科醫生》《芈月傳》,差不多每部劇都是劇王。
能做“劇王”的,版權都不便宜、演員肯定也都是大牌。但花兒堅持高成本做“同時段頂級劇”。
并且,他和正午陽光一樣的想法,堅決不把“大頭兒”的制作費用給演員做“天價片酬”。
有意思的是,并不會有演員拒演,反而會有人因為“花兒”的制作好,在自己的市場價上打個折。
而且,花兒對作家、編劇的版權費是舍得給的:就不說“諾獎獲得者”莫言了(《紅高粱》)或流潋紫了(《甄嬛傳》),《金婚》《産科醫生》的版權費,也都是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
敦勇選劇,也很重視作者的價值觀、看人性光芒:
“首先看有沒有好的價值觀,價值觀偏離軌道的我們在前期就會篩出去;第二就是看有沒有好的人物和故事。影視作品做久了你會發現,作品最後往往留下的是人本身。甄嬛、九兒、芈月,不都是如此嗎?”
那會兒天價片酬鬧得很兇,但敦勇卻對演員也樂觀:
“行業沒有人們想象得糟糕,隻是我們都希望忠于創作的人,多一些,再多一些。”
如果說于正被同行視為“投機者”,那敦勇基本被同行視為“手藝人”。
像敦勇這樣的人能“中獎”《甄嬛傳》這麼一個“現象級長尾盈利劇”,并不是偶然。#甄嬛傳每年播出收益仍有上千萬#
所以說,誠信是企業的基石,别不信[靈光一閃]
《甄嬛傳》告訴平台的“選劇王道”雖然這麼多年,不知道多少觀衆被魔性地“甄化了”;
雖然編劇方、版權方、出品方沒少在“甄嬛迷”們身上“撈錢”……甚至時隔11年的今天還在“撈”[捂臉]。
但有一說一,觀衆們還是希望能多看到像《甄嬛傳》這樣的“高質量王道劇”!
畢竟電視劇雖然是“工業化産物”,但其核心卻是人們的“美好生活”所需的“精神内核”,精神層面的東西,糊弄不得。
而要想在一堆堆的“工業化産物”找到“藝術品,那就真的需要行業裡有一些像“花兒影視”和“正午陽光”這樣,會選劇、會好好拍劇的“手藝人”。
首先,它不要隻有“話題性”、不要隻有“好數據”,也不要太多仿品、速成品。
隻要什麼類型火了,就開始用“人工轉基因”生産各種“仿品”“速成品”,這種套路太愚蠢了!
《甄嬛傳》大賣以後,仿品數不勝數,但都是東施效颦,自然也不可能成為經典。
其次,出品方要有底線、有原則、有價值觀,在真正的“長尾盈利劇”到來前做好準備。
敦勇的底線,應該是個“标準線”。買劇的改編方或版權方,不能都把自己當“制片人”,隻想着“大火”“大爆”。
一個網站也要有内容管理中心和廣告中心呢:有人負責内容,有人負責效益。
追求“效益”“投資回報率”的,就應該是總經理和投資方而已,編劇、導演甚至版權方,一定要以“質量為王”、“忠于創作”。
用自己的藝術欣賞能力幫觀衆選好作品、改編好作品,守得住底線,耐得住寂寞,對得起觀衆和行業,才是“王道”。
隻有這樣,你才有機會像敦勇一樣,找到《甄嬛傳》這樣的“滄海遺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