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小企業渡難關的舉措

中小企業渡難關的舉措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4:10:14

1-10月份,威海臨港區107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5%;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達148.61億元;營業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32家,累計實現工業總産值120.44億元……今年以來,圍繞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醫藥及醫療機械三大産業集群發展,臨港區不斷提升涉企服務水平,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逐漸形成骨幹企業加速膨脹、中小企業裂變成長的工業發展新業态。進入四季度,臨港區全力抓好四季度突破,服務企業沖擊新目标。

龍頭骨幹企業加速膨脹

11月23日,走進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9車間,機器轟鳴,偌大的自動化車間裡寥寥幾個工人來回走動點檢巡視,揮舞着長臂的機器人不知疲倦地進行着鑽夾頭的加工作業。“我們持續推進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機器換人’使工人勞動強度降低,綜合效益卻提升了6倍,精簡人員、保障安全的同時實現了産能、效益的雙提升。”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長王洪濤自豪地介紹。

中小企業渡難關的舉措(沖刺四季度抓大扶小)1

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總投資5000萬元的“高端鑽夾頭全流程智能生産線技術改造項目”,新增改造多軸機器人、高精度車床500餘台套,升級生産線200餘條……得益于低成本、高成效的自動化改造,威達機械營收常年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長,尤其是今年,威達機械國外市場不斷擴大,新項目陸續量産,企業産值、收入迎來新的增長點,“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5%、淨利潤同比增長70%以上。”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王傳亮欣喜地說。

中小企業渡難關的舉措(沖刺四季度抓大扶小)2

中小企業渡難關的舉措(沖刺四季度抓大扶小)3

在推行智能化改造的同時,威達機械還注重信息化的發展,今年引入價值2000萬元的SAP系統,優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公司的數字化車間兩次上榜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範項目,今年又相繼獲批威海市和山東省數字化車間,并且成功申報威海市工業互聯網企業級平台,實現了多年來臨港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零突破”。

中小企業裂變成長

金貝殼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臨港區碳纖維材料産業園重點企業,也是威海唯一一家生産碳纖維刮刀的公司。每個造紙機機身上有十幾個到上百把刮刀,每個刮刀的技術要求都不同,針對性的技術研發後,再壓闆、分條、開刃、裁斷、沖孔、鉚釘……生産不容毫厘之差。

中小企業渡難關的舉措(沖刺四季度抓大扶小)4

金貝殼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申福永介紹,公司成立後實現了三年三大步:投産後銷售收入就達到107萬元,升規後達1200萬元,擴大規模後達2400萬元,今年更是收入增幅66.7%,超過4000萬元。26個員工就能撬動4000萬的産能,公司産值節節高升的秘訣有兩個:技術優勢、材料優勢。“這兩點都離不開臨港區和碳纖維産業園的鼎力支持。”申福永說,“我們急需什麼技術,産業園就幫我們聯系國内相關大學的專家教授,和行業内的相關專家,提供技術支持,如今我們的碳纖維刮刀生産技術已經領先世界。而碳纖維産業園内的上遊企業可以為公司提供優質的原材料,與拓展纖維的合作也給我們減輕了不少成本。”

中小企業渡難關的舉措(沖刺四季度抓大扶小)5

去年9月,世界著名的漿紙集團金光集團遇到了技術難題,與他們合作的國外刮刀廠家始終未能解決,金貝殼新材料的技術研發團隊根據現場狀況及要求研發生産出了金貝殼JG碳纖維及航天納米樹脂多角度刮刀片,不僅攻克此紙機因清潔不徹底引發的問題,而且清潔效果和耐磨性比之前更好了。申福永自信地說:“強大的研發生産能力和為客戶提供針對性的技術解決方案的金貝殼服務理念,助推了公司的快速發展。在那以後,我們正式成為了金光集團信任的供貨商,雙方一直保持着穩定合作關系。”

中小企業渡難關的舉措(沖刺四季度抓大扶小)6

長期專注并深耕産業,金貝殼新材料有限公司先後獲得了威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及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榮譽稱号。現在的申福永信心滿滿,談起了第四季度和明年的新規劃:“新上一台壓機,到時候産能能翻兩番,滿負荷運行每天能生産1000平方米。”

主動邀、積極跑、努力争

今年,臨港區經發局出台《臨港區關于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新政策,在“高水平技改”“創新能力提升”“産業鍊配套”等12個方面進行資金扶持。臨港區經發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激發區内企業的投資潛力、創新活力,我們深入研究分析相關政策文件,‘抓大’又‘扶小’,為發展前景好、科技創新高、帶動能力強的企業,通過主動邀、積極跑、努力争多渠道申請專項資金。”今年,更是指導企業申報并獲批2021年市級支持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項目43個,獲批資金835萬元,較去年翻一番。區級工業三年發展和新材料産業“4321”共扶持91個項目,兌現資金1400餘萬元。

同時,圍繞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醫藥及醫療機械三大産業集群發展,臨港區經發局搜集整理全區101家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産品配套需求等信息編印成冊,用“小冊子”搭建産業鍊配套大橋梁。在充分走訪調研收集、整理的企業信息及生産特性和保證全區壓限負荷不變的前提下,協調調整有關企業限電方案,合理安排其錯峰生産,努力幫助企業做到錯峰不減産,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助力企業有序用電、有序生産。

(通訊員 姜淩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