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讀精選
來源 |十五言(ID:www15yancom)
作者 | 南蔻
現在城市裡的小朋友,很多都是一出生就有了洋名的,承載着父母的希望。
但我們當年還不是,還是要等有了英語課才會起名。并且,沒準是老師亂起的,每個人都要生背,經常時不時有人忘了,還要跑到辦公室問“X老師我叫啥來着?”
我們有英語課的時候是小學4年級,等到上了高中,拿了身份證之後,忽如一夜春風來,大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紛紛給自己起洋名。可能有人不理解,覺得這是崇洋媚外,其實不是的,反而更像是古人的字或者号。官方用大名,幕僚好友甚至班主任點名的時候用字(現在就是洋名了),“大餅”、“二狗”、“翠花”之類,是留給長輩的。
而為什麼不真的嚴格按照古風起個漢字的“字”,而是用洋名這個“條形碼”,那是因為外教沒幾個能把轉寫成“條形碼”的“二維碼”(就是漢語拼音)念對了的。畢竟斯拉夫裔的美國人真心不算多,當英語外教了的就更少了,因此要讓盎格魯裔的美國人正确地念出“吱吃石日”,難啊……
自我意識的覺醒,加上要照顧歪果仁的自尊心,大家也就順理成章地給自己起了洋名。男生一般會一個名字用到底,女生不一樣,有選擇障礙症的經常會糾結“我是叫Victoria呢,還是叫Mary呢,還是叫Susan呢?”
折中的結果,很可能是每學期換一個名字,但是普通全日制高中一共6個學期,我們當時每班50個人,一個外教教好幾個班,所以也會造成一個結局,就是新學期上課點名的時候外教會問,“Susie,你這學期叫什麼?”
如果碰到兩個人都喜歡一個名字,外教會建議換一下。當然,也有死活不換的。
我們班當時有兩個Phoenix(男生),結果一個換成了Finix,念出來還是一樣的。點名的時候就是“鳳凰男·F”和“鳳凰男·P”,另一個外教點名就是“鳳凰男·張”和“鳳凰男·安”,用的他倆的本姓。——問他倆為啥都這麼執着?
聖鬥士是80後的必修課,喜歡一輝的話:
要麼他倆就是喜歡同一個球隊了
Sissy滿地跑,前台不能少
說完了為什麼起名字,接下來就得說說怎樣起名才算好名字了。
“Sissy滿地跑,前台不能少”是北京2008年前後的一景。然而以y/ie結尾的“時尚”,卻是從更早時候開始的。但在我上高中的時候,班裡的名字還是很“花哨”的,沒啥規律可循。等到讀了研,才發現别的系裡面一水兒的溫迪、南希、莎莉、麥琪,其中真名叫李多莉(名字撞了)或者于溫迪(家裡故意的)或者那丹麗(連姓一起撞了)的不算。
有一次我室友強尼找人結果忘了人家叫什麼,又不知道中文名字,傻眼了,就問另一個室友溫迪說“喂,老過來玩的你同學叫啥來着?麥樂迪?莎莉?麥琪?”結果溫迪翻了個白眼說,“你認識的女人還真多呀……”
ie/y這種結尾一般來說都是小名,或者大名的簡稱,不夠正式。我曾經見過美國高管級别的人在國内的雜志上吐槽,說接到國内的傳真,一看署名Cissy,頓時惡心壞了,覺得寫文件的人把自己小名扔上去,太“臨時工”了,顯得對自己不夠不尊重。
不過話說有幾個人知道茜茜公主大名叫伊麗莎白呢?
起洋名的常見套路
前面說過為啥要起洋名——“二維碼”轉“條形碼”。那麼,轉碼的方式,也能夠看出“檔次”來。以下幾種常見的方式個人覺得都還挺好的——
漢語姓名音譯或者部分音譯
由于漢名一般是單音節姓,1~2音節名,那麼全轉可能正好對應上英文現有的名字。比如馬瑞叫Mary,喬思林叫Jocelyn,尤文X叫Juventus。相反的,很多姓特别長的老外“條形碼”轉“二維碼”的時候,會用兩三個字拼整個的姓的諧音。
漢名音譯或音譯後加個音節
有人比較喜歡自己的漢名,那麼可以考慮這種方式。兩個音節的名字剛好拼一個英文發音類似的,比如“小蕊”叫Sherry,”維麗“叫Welly,“馨”叫Cindy,“楠”叫Nancy,不過容易因為追求後面音節是輕拍子而變成ie/y,然後就慫掉了。
漢名意譯
這是個非常講究的事情,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這個人的英語水平。“小晶”叫Crystalina是有水平,”小朋“叫Friend就是沒水平了。
有老外吐槽說很多學生自己給自己起的名字都不是名字,什麼Apple啊,Friend啊,不忍直視,Lucky Blue Smith是藝名好不好。
其實我覺得”小朋“叫Friendy/Friendie可能還可以,别當大名當外号就可以。話說巴西西班牙那些地方重名的多,你看球員們不都是用外号(或者名字中最特殊的那部分)麼?
漢名意譯的進階版
就是譯成非英語的外語,或者非英語的拼寫方式。這就如題目所說,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段個人史——最不濟也是像漢族的同學中出現“惠子”、“俊熙”一樣,看上去比較有逼格。
另一個“小朋”叫做Amigo,一看名字就知道跟西班牙或者南美有關,然後?就可以跟他聊足球或者西班牙或者南美咯!(的确,本人在墨西哥上過學)。
再想講逼格的話,“小晶”可以從Crystalina升級到Krystalina、Kristalina,讓人一看似曾相識,但是又與衆不同。美國人念得出來但是不明覺厲,就OK了。
上面說的這4種,容易被人扣上“愛國”的帽子。相比較而言,完全起個新的洋名,就很容易被黑。
但是完全起新的名字也有兩種形式,需要分開來扒——
一種是古人的“字”,與大名的寓意有重合。比如“珍”叫瑪格麗特,“凱”叫維克多,就是很好的“字”。
另一種是全新的名字,英語拼寫或者“外來語”拼寫。這個就要看個人的意願、希望、偏好了。我的菲利帕本是英語名字Phillippa,其實拉丁語族中是沒有的,意大利語中隻有Filippina,但是我硬拗成了Filippa——9爺的位置也是我小時候踢球時的位置,我曾經也是“餅鋒”——要的就是這種意大利人“看不懂”,其他外國人“都明白”的感覺。
“外來語”拼寫需要慎重的是,如果隻是看到某國的拼法“比較有逼格”,有的時候會穿幫。比如有次活動我跟一人換名片,我一看她洋名是Katazyna,波蘭的凱瑟琳,于是就來了興緻,問她是否喜歡波蘭,或者與波蘭有哪些交集,結果那姑娘波蘭、荷蘭和芬蘭還沒有分清楚……我也很掃興,她也很尴尬,這就不好了。
少數民族也來湊熱鬧?
以上說的主要面向漢族及各别曆史原因造就的少數民族,就是那些“隻有二維碼名字”的。其他少數民族的情況分幾種,本來名字和姓都是“條形碼”的就叫原名好咯,名字和姓都是“條形碼轉二維碼”的那就再還原好咯,隻有姓能轉回“條形碼”的才真正需要起個“條形碼”的名字(比如我)。
名字是“二維碼”的少數民族想取個“條形碼”又高大上的名字,有一個思路是用本民族的語言拼寫和發音,當然不建議起那種滿大街都是的名字,比如Muhammad/買買提這樣的。可
以考慮的一個思路是成吉思汗的某個孫女婿,名字叫喬治(信高加索的東正教),貌似俗,但是用蒙語一拼Ghorghis,漢字“廓爾吉思”,杠杠的雄性荷爾蒙。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本身有教名(教名肯定是條形碼咯),漢字名字難聽的話,可以用教名。
之前有個回族同事,小語種專業,名字用意大利語念起來就是一個大寫的翔,于是硬要起名Giada。我說沒必要啊,你教名不是叫“阿權爍”嘛,用意大利語拼出來類似的發音,如Acciuanscio(a),就行啊,再不濟回去看你的小牌牌(起名後阿訇給的),怎麼拼的就怎麼寫,先拼輔音,然後找阿訇問元音是啥(誰讓阿語經常不寫元音的)就好啦~不過她最終沒聽我的建議……
PS:對于歪果仁來說——不少少數民族也都跨境,所以沒啥本質區别——很多古名,比如聖經可蘭經裡的,或者非常有地方特色的名字(古羅馬,古日耳曼,古突厥),都可以用前面說的方式轉成漢字的名字。
比如Jonathan轉成“天賜”,Nathan和Natalia轉成“子萌”,都很接地氣。Shoshana我倒是建議變成三個字,姓啥不重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