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垃圾分類分不清垃圾圍着垃圾桶

垃圾分類分不清垃圾圍着垃圾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6 03:21:08

溫州網訊 “咦?垃圾桶變多了!”去年10月,随着溫州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出台,不少市民發現身邊的垃圾桶發生了變化——原來單獨放一個垃圾桶的地方多了好幾個垃圾桶,各個垃圾桶還分别貼上了“可回收”、“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各類标志。據記者了解,溫州選擇在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幼兒園和易于推進的街道、住宅小區等,先行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并逐步擴大分類覆蓋面。

垃圾分類分不清垃圾圍着垃圾桶(垃圾桶數量多了)1

對于“垃圾分類”,不少市民點贊支持,但是“具體要怎麼分?”卻成了大家的新煩惱。本期《委員觀察》聚焦熱議話題,看看溫州還需做些什麼?

日本學生從小就會垃圾分類處理

市民李先生的女兒陽陽在溫州市籀園小學就讀,剛過完的寒假裡,老師給她布置了一份以往沒有過的作業:調查居住小區内的垃圾分類現狀。陽陽發現,小區内馬路邊原本隻擺放一個垃圾桶的地方變成了兩個垃圾桶,供居民分别放置“可回收垃圾”與“有害垃圾”。經過幾天的觀察,陽陽頗感驚訝,雖然變成了兩個垃圾桶,但是大部分鄰居卻不懂得要怎麼分類垃圾,兩個桶内都被丢棄了牛奶瓶、塑料袋、廢紙等各種垃圾,基本上看不出差别。

談到垃圾分類,總能讓人想到日本。春節期間,李先生帶着妻兒自助遊了一趟日本。遊玩期間,陽陽又有新發現。日本的許多公園以及馬路邊很難找到垃圾桶,當地居民往往是将垃圾裝入口袋,帶回家或帶至車站等地才丢進垃圾桶。而在人流量較多的車站,垃圾桶的數量遠不止國内擺放的兩三個,而是一順溜地擺了六七個,桶身上更是形象地描繪上了“塑料瓶”、“報紙”、“易拉罐”、“電池”等簡筆畫,遊客就算不懂日語,也能基本分辨出投遞垃圾的方法。

據了解,日本從1980年開始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類制度。而這套制度,更是從娃娃抓起。日本幾乎所有的小學都開設了一門環境保護課程,其中一個重要内容就是讓小學生學會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和垃圾處理,到四五年級時,學生們還會被要求前往垃圾焚燒廠進行課外學習實踐。學校環境教育加上社區全民教育,日本才最終有了今天的成績,被公認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

學校希望“垃圾分類課”能成常規課

去年10月16日,《溫州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5年—2016年)》正式出台,方案規定将日常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類,并在中小學校、幼兒園以及有處理條件(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等先行開展“廚餘垃圾”細分類。

方案出台後,溫州的部分學校有了“新動作”。龍灣區第四幼兒園專門開設了幾堂垃圾分類的課,幫助幼兒們掌握扔垃圾的基本方法。“上完課後,我們班一位小朋友回家還‘教育’媽媽說廢紙是可以回收的,要扔藍色的桶;廢燈管是有害垃圾,要扔紅色的桶”,該幼兒園周姓老師告訴記者,她曾看到學生家長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信息,對學校垃圾分類的教育表示肯定。

周老師同時希望能盡快出版正規教材,将“垃圾分類課”變成學校的常規課程,好讓幼兒能夠持續接受這方面的教育。

實際上,“垃圾分類”早在幾年前便已經進入溫州小學生的課堂。在市區某小學已從教6年多的李老師介紹,他們使用的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自然·社會》一年級教材的第7課,就是教小朋友如何正确分類投放垃圾的。

“這門課并非主課,大部分的老師花兩三個課時就完成了對垃圾分類的講解。由于篇幅有限,教材對垃圾材質的分類也不夠細化與形象,加上文字性内容較多,對小學生來說還是過于複雜了。”

李老師建議,同類教材應該盡可能化繁為簡,同時增加一些卡通漫畫形象,讓垃圾分類的課程更加具象化、形象化,便于學生掌握。

【部門回應】

出版面向學生的垃圾分類讀物

加強中小學生的垃圾分類教育

去年11月剛剛挂牌成立的溫州市垃圾分類管理中心,是負責我市垃圾分類工作日常監督、管理和指導的常設機構。該中心分類科副科長周琦透露,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出台後,我市先後印發了相關的宣傳指導手冊,幫助市民學習具體的垃圾分類辦法。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我市已開展各種類型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450餘次,參與10萬餘人次,發放宣傳資料近18萬份。

“這本宣傳指導手冊一般在街道、社區或者當地執法局都能領到,但由于它的受衆是普通市民,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會顯得有些複雜。”周琦進一步介紹,按照省裡要求,下一步将召開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會,聯合市教育局共同探讨出版專門面向學生的垃圾分類課外讀物,為推動中小學生垃圾分類教育打好基礎。

市垃圾分類管理中心同時對城區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到2015年年底,溫州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50%以上,其中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達到60.07%、中小學校達到67.96%、住宅小區達到48.85%;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58%以上,新增分類運輸車52台,開設分運專線88條,分類垃圾分類運輸率基本達到100%,其他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委員觀察】

垃圾分類進課程還應結合實踐勤參與

市政協委員、溫州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錢曉薇

垃圾分類要養成良好習慣,非一日之功。需人人自覺,更要從娃娃抓起。建議在幼兒園開設相應的活動課,用生動活潑的動漫、卡通等形式來培養小朋友樹立初步的意識和良好的習慣。

支持“垃圾分類”課正式進入課堂,成為學校的常規課程,并借此繼續加強小、中學生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和強烈意識。在上理論課的同時,還應該帶學生們去參觀垃圾處理廠,或者組織他們去七都街道闆橋村等地方學習當地垃圾分類的成功經驗等。概括來說,垃圾分類課的課程形式應該活潑輕松,内容需要結合實踐。

學生在校受到正确處理垃圾的教育後,進而可去引導家長、老人,形成如果不按規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周圍輿論的壓力。此外,我們還應該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使人們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人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本文轉自:溫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