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禅與生活的關系是什麼

禅與生活的關系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5 18:51:32

編者按:2019年10月10日至14日,2019中美加三國佛教論壇在美國召開。鳳凰網佛教受論壇組委會邀請赴紐約全程報道本屆論壇。論壇期間,中、加、美三國佛教界和學術界濟濟一堂,共論“覺悟在人間:禅的精神與實踐脈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黃梅五祖寺方丈正慈法師出席論壇并做了題為《禅與現代社會》的主題發言,正慈法師在論文中闡述了“禅對生活的影響”、“禅對世界的影響”、“禅對國學的影響”、“禅對文學藝術的影響”。鳳凰網佛教摘錄摘錄正慈法師發言如下:

禅與生活的關系是什麼(現代生活中禅的價值)1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黃梅五祖寺方丈正慈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保華)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雖不可言說,而完整地傳達了佛陀祥和、甯靜、安閑、美好的心境,卻為我們所感受,這就是禅的魅力。

作為東方文明結晶的禅文化,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交彙中起着令人矚目的作用。禅契合現代人的心靈,給人生以智慧,給藝術以靈感,給文化以張力,它在現代社會中也越來越彰顯其獨特的價值。

禅對生活的影響:行也禅,坐也禅

禅,這個貌似神妙的東西,一旦在生活中發揮功用,則活潑自然,不受欲念牽累,到處充滿着生命力。禅并不是棄置生活上的情趣,确切地說,它超越了這些五欲六塵,而企圖獲得更實在的和諧與寂靜。禅,不是供我們談論研究的,禅是改善我們生活的,人們一旦擁有了禅,就等于擁有了豐富多彩的生活。

修行不僅僅隻是寺院的僧人們所做的功課,如今國内外禅修活動風行,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禅修活動,禅修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網上禮佛、微博共修等新穎的方式也吸引着年輕人,來進入這個奧妙的世界。通過禅修、參悟,重新認識世界,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這也是自己心靈的一次重生,以及複活的機會。

禅對世界的影響:被禅影響的何止蘋果手機和日式庭院

大家應該有很多人都在用蘋果的産品,而“禅”便是蘋果CEO喬布斯的思想核心。蘋果的一系列産品共同的也是最鮮明的一個特點,就是簡約。最直觀的外觀、最簡單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設計。禅宗“明心悟性”的哲學幫助喬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從中汲取力量。

禅文化有力促進了韓國和日本的現代化和企業文化建設。之前流行的韓國《商道》一書就是禅文化的一種再現。描寫日本文化兩本重要著作《武士道》和《菊花與刀》都提到禅文化對日本産生巨大影響,圍棋、足球、茶道、劍道中都有獨到的領悟和精彩的運用。

在禅宗精神影響下的日本傳統建築,重視細節,重視自然,講究簡單與樸素,講究美學的精神含義。茶庭是日本居住建築中一類最具傳統風格特征的住宅類型。茶室最初與禅宗有關,禅師們常用飲茶來保持清醒。茶室大量使用自然材料,不加修飾,追求空寂、枯寒的氣氛,空間簡樸、實用、潔淨、安詳,從而啟發茶人的清靜情趣,排除私欲,探尋本源,達到覺悟的目的。

随着生活禅的流行,居家設計風格也開始流行起講究簡約及自然主義的禅風。藝術家、設計師還進一步把“禅學”融入室内設計、庭園設計、建築設計、商品設計,甚至是美食料理上,創造出風格鮮明獨特的“禅風美學”。并從20世紀的90年代起廣泛影響了日本、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東亞國家及地區的設計風尚。

禅對國學的影響:接引學人,破迷開悟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幾乎體現在方方面面:從中國哲學史來看,自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始終貫穿着佛教的哲學思想;而宋明理學,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直到近代,維新代表人物梁啟超、康有為、譚嗣同也還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來推廣社會改良。

儒釋道是國學基本的組成部分,禅的義理、禅宗公案等都以不同的形式散發着智慧的光彩。禅宗公案記錄了禅宗高僧接引學人的善巧方法,它的機智有趣,給國學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每則禅宗公案都蘊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這些禅宗公案故事不僅可以使我們深受啟迪和教化,而且能開啟智慧,破迷開悟。

如求人不如求己。蘇東坡到杭州寺廟燒香拜佛,看到佛殿裡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像,手裡拿着一串佛珠,于是就問在場的佛印禅師:“大師,觀世音菩薩手裡拿着佛珠,不知是在念什麼?”

佛印禅師望了望東坡,微笑着回答說:“觀世音菩薩手持念珠,自誦其号,隻是在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不解,問: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自己念自己呢?他自己就是神通廣大的菩薩啊。”

“求人不如求己。”佛印禅師答。

蘇東坡恍然大悟。

禅對文學藝術的影響:去除俗氣,出塵之美

禅的格調很高,去除俗氣,使文學藝術作品超然物外,有出塵之美。

盛唐大詩人王維的山水詩受佛教思想影響巨大,他的山水作品呈現出色空一如,動靜相生的生态美,通過描繪清淨明麗的自然來表現内心的愉悅和安甯。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鹿柴》)其詩意境随心轉,觸目菩提,清淨和諧。

音樂方面,公元3世紀,中國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樂又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等來自佛教國家的音樂,唐代音樂至今還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廟中。

佛經中的動人故事常常成為藝術家們繪畫的題材,曹不興、顧恺之、吳道子等曆代名畫家皆以擅長佛畫而傳世。禅畫在中國有着較長的曆史淵源,自唐代王維從真正意義上首開禅畫先河之後,影響了一批像貫休這樣的禅畫大家。到了宋代,禅畫達到了一定的境界;而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通過他的簡遠筆墨将儒、釋、道并融的本土禅畫推向無可質疑的藝術頂峰。

弘一法師出家前的書體秀麗、挺健而潇灑;出家後則漸變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謹嚴、明淨、平易、安詳。“先器識而後文藝”,正因為佛教的大慈悲精神,弘一法師書法中體現其心地的柔軟和慈悲,後來人往往能摹其形而不能臨其神。

豐子恺,師從弘一法師,以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1918年,李叔同出家為僧,豐子恺自此與佛教結緣。1927年11月,從弘一法師皈依佛門,法名嬰行。創作《護生畫集》,弘一法師雲遊至滬,下榻子恺處,為其漫畫題詩合璧,名曰《護生畫》,為戒殺生愛生命之意。

結語:請永遠保持你心中的光

綜上所述,禅已廣泛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世界的審美形态和藝術方式、國學、藝術等各個領域中,産生了廣泛的影響。然而所有的禅的表現形式,都是為了使人得到心靈的清淨,智慧地生活,擁有了禅的人生一定是溫潤如玉,甯靜祥和。

請永遠保持你心中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