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Onion系列馬克杯套杯
馬克杯是一種經常用來飲用咖啡、茶、熱巧克力或湯等熱飲的結實的杯子,有柄,容量比其他類型的杯子大。一般來說馬克杯能容下大概12盎司(350毫升)的液體,是普通茶杯的兩倍(插一句,星巴克常見的Tall,即中杯,就是12盎司的容量)。馬克杯是一種不太正式的容器,通常不會在更傾向于用茶杯或咖啡杯的正式的場合中出現。
古代的馬克杯通常是由木材、骨頭雕刻而成,或者由黏土塑形而成,而現代的馬克杯則大多是由陶土或骨瓷等陶瓷材料制成的。有一些馬克杯是由派熱克斯耐熱(Pyrex)玻璃等強化玻璃制成的。有的人,如野營者,對于杯子的抗損壞性能和較輕的重量非常看重,則更喜歡由塑料、鋼材或搪瓷等材料制成的杯子。絲網印刷術和貼花釉法等技術被用來裝飾馬克杯,圖案經過加熱處理印在馬克杯上以保證其長久存在。
陶瓷制品最初是由手來定型的,後來這一過程随着在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間陶輪的發明而加快。在制作過程中,人們給杯子加上一個柄這一動作也相對簡單,馬克杯由此誕生。例如,希臘出土了一個公元前四、五年間的相對高級的有裝飾的黏土馬克杯。這些黏土制成的馬克杯的最大的缺點在于使用時由于它們的杯壁太厚,嘴會感到不舒服。随着金屬加工工藝的發展,馬克杯的杯壁也變薄了不少。大約從公元前2000年起,人們就開始使用銅,銀,金,甚至鉛來制作馬克杯,在盛有熱的飲品時,這些金屬馬克杯就難以使用了(原文是hard to use withhot drinks,我猜是因為……燙手?)木質馬克杯大概是從最久遠的時候就開始被制造出來了,但是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不能被保存至今。中國在公元600年左右發明了瓷器,它帶來了一個新的屬于擁有薄壁的、同時适用于冷熱液體的馬克杯的時代,這種馬克杯到今天仍在被使用。
鄭州出土的後新石器時代在陶輪上制作的馬克杯
許多馬克杯在設計時的主要目标是熱絕(thermal insulation):比起茶杯的薄壁,馬克杯較厚的杯壁可以把飲品隔絕起來,防止它過快地變涼或變暖。馬克杯的杯底通常不是平的,它們要麼是凹進去的,要麼另有一圈邊沿,以減少杯底與杯子被放置的平面的接觸。這些特征通常會給被放置的表面留下一個明顯的O型印記。另外,馬克杯的杯柄可以使手與較燙的杯壁保持一定的距離。杯柄較小的橫切面(cross section)可以減少從杯内液體到手之間的熱量的流動。同樣出于熱絕緣的原因,馬克杯通常由具有導熱性較差的材料制成,如陶瓷(earthenware,porcelain)、骨瓷和玻璃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