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
糧食是人民生活的基礎,它不僅僅可以填飽肚子,同時還時時刻刻影響着國家安全、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可以這麼說,誰占領了糧食市場,誰就控制了全球政治經濟的命脈。
在糧食界,有全球四大糧商的說法,他們分别是美國的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根據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人們通常把他們簡稱為“ABCD”四大糧商。
資料顯示,這四家公司曾經掌握全球80%糧食交易。
這裡,周山就分别簡單介紹一下這四家糧商。
一、 美國ADM
1902年,ADM成立,總部目前位于伊利諾依州。起初,ADM是以亞麻籽為主業,但到2006年,ADM已成為了以生物油料開發和食品生産為核心的國際巨頭。
它的背後有着非常強大的團隊,公司的高管個個都是業内的知名人士,例如巴菲特之子霍華德·巴菲特、老布什政府的駐俄大使、加拿大前總理和衆多專業人才等。經過百年的摸索創新,目前ADM已成為世界上第一谷物、油籽加工商和最大的活性燃料乙醇生産商,被譽為“更像石油企業的糧食巨頭”。
二、 美國邦吉Bunge
1818年,世界戰火紛飛之時,Bunge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誕生了。與其它三巨頭不同的是,起初Bunge的業務便是進出口貿易,因為彼時的選址“海上馬車夫”荷蘭正有力地掌握着馬六甲海峽的海上貿易。但随着時代潮流的演變,公司也不斷地遷移地址,最後定在了紐約。
作為“最古老的國際大糧商”,Bunge雖然沒有ADM那樣強大的團隊,但政治背景同樣不容小觑。公司裡常青藤高校的優秀人才、“世界500強”的實力派人物同樣濟濟一堂。1946年,Bunge開始實施“本地化戰略”。鼓勵員工關注基層,深入農民,不僅向農民提供種子、化肥等服務,還為農民提供了農産品收購、儲存、加工一條龍服務,構造了屬于自己的全球貿易體系。
紮根于南美洲,目前Bunge已經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也是全球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是一家擁有完整的農業産業鍊并實現了多元化、一體化、全球化的現代化企業。
三、 美國嘉吉Cargill
Cargill的成立甚至比ADM還要早了37年。公司從儲運業務起家,經過百年發展,早已從一個小小的儲運公司蛻化成了如今業務遍及六十多個國家、員工人數接近160000人的世界巨頭。
更為難得的是,Cargill作為全球第一大私營公司、全球第一大糧食貿易公司、全球第一大牲畜養殖公司以及美國最大的玉米飼料加工商等等,至今低調的未上市,它背後諱莫如深的高管團隊也無迹可尋。
2021年,嘉吉的營收規模居世界糧商之首,當年财年營業收入為1344億美元。有人估計,嘉吉交易了美國農民生産的25%的谷物和大豆,嘉吉全球農産品的年均交易量達1.4億噸以上。
四、 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
成立于1851年,Louis Dreyfus是全球領先的農産品貿易和加工企業。多年來,它的業務不斷拓展,同樣涵蓋了谷物油籽、大米、海運、金融、咖啡、棉花等等多個領域。成功構建“農産品 金融 物流”的一體化平台,Louis Dreyfus實現了農産品全産業鍊。每年都會在全球範圍内種植、加工和運輸約8000萬噸農産品,為全球約5億人提供食品和衣物。
作為法國最大糧食出口商,Louis Dreyfus還進軍了美國的能源研發市場,通過産業鍊整合,将糧食優勢轉化為能源優勢,目前也已成為世界上生物能源的巨頭之一。可以說,Louis Dreyfus的存在不僅對歐洲市場,乃至全球糧食及相關市場的發展都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
四大糧商和中國的關系
事實上,四大糧商早已根植中國市場多年,并控制了“香滿園”等多個看似國貨實為外資品牌。其實早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被迫對外開放大豆市場開始,外資便迫不及待地湧入中國市場,各大糧商也在試圖壟斷糧食市場,控制中國糧食供給。
比如成立于2001年的益海集團,即便是出現于我國的大型貿易商,它也與美國有着分不開的關系,這家公司其實是美國ADM和新加坡豐益集團(成立于1991年,是新加坡的上市公司,是專注于棕榈油、糖和谷物的全球農業綜合企業。豐益國際的崛起受益于棕榈油在全球食品系統的廣泛運用。據估計,該公司掌控約40%的全球棕榈油供應鍊。)投資的,也就是說,它是有一定的美國背景的。比如大家日常生活當中使用到的“金龍魚”等,都是來自于這家企業的,有不少消費者都誤認為,這些産品都是我國的國貨,其實不然。
2004年,在四大糧商的瘋狂打壓下,中國大豆業,一些中小型大豆加工企業和本土榨油企業紛紛被搞垮不得不宣布破産。吸取了大豆業的教訓,國家及時下手管控,守住了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主糧。在四大糧商再一次惡意囤積炒作時,中央糧食儲備開放了儲備糧,穩定了國内市場,多次成功化解危機,打消了四大糧商控制中國糧食市場的念頭。
目前世界糧商格局
随着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農業貿易日益開放,在近三十年間,新進入者和挑戰者不斷出現,全球農産品市場格局也在不斷發展變化,糧商“四大”早已名不副實。三家迅速崛起的農糧巨頭——中糧、豐益國際、維特拉來到了世界糧食舞台的中央,與ABCD共同組成了"七大糧商”新陣營。據業内專家估算,如今七大糧商占據全球谷物與油籽貿易量的份額略低于50%;在加工量方面,它們壓榨加工了全球35%的大豆,總壓榨能力接近5億噸。按照2021年營業收入數額,當今位于世界糧食舞台中央的七大國際糧商排名如下:
中國的中糧集團和中儲糧
先說中糧集團,它是世界糧食舞台最受矚目的新星,綜合實力已名列前茅。2021年營業收入為1031億美元。
中糧成立于1949年,最初是一家單一的糧食進出口企業。2014年通過收購來寶農業及荷蘭糧商Nidera進行全球布局,如今已發展成為中國及世界農糧行業的領軍企業。
中糧以農糧為核心主業,聚焦糧、油、糖、棉、肉、乳等品類,同時涉及食品、金融、地産領域。2021年中糧國際農産品的交易量達1.33億噸。
中糧旗下目前有18家專業公司,其中有10家已經上市,包括中國食品(00506 HK)、中糧控股(00606 HK)、蒙牛乳業(02319 HK)、中糧包裝(00906 HK)、大悅城地産(00207 HK)和中糧肉食(01610 HK)。以及屯河(600737 SH)、酒鬼酒(000799 SZ)、中糧地産(000031 SZ)和中糧生化(000930 SZ),實力相當雄厚。
那麼,和中糧集團名字差不多的中儲糧又是什麼呢?
其實中儲糧和中糧集團一樣都是央企,隻是兩者使命不同而已,中糧集團主要是商業化運作,經營領域涵蓋民生的方方面面,但是中儲糧不同,它主要是受國務院委托,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含中央儲備油)的經營管理,對中央儲備糧的總量、質量和儲存安全負總責,同時接受國家委托執行糧油購銷調存等調控任務。目前總資産高達11263億元。一句話,中儲糧主要是對國家糧食進行宏觀調控的,收糧放糧是它的主要工作。
如果用銀行來做個比喻的話,可以大緻這樣理解:
中糧集團是幾大商業銀行,中儲糧是中央銀行。
中國目前國力明顯增強,其中包括糧食,四大糧商妄想插手我國糧食生意可以說是已經成為曆史,再想架空或者操控中國糧食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當然,我們還應該戒驕戒躁、繼續努力,積極融入全球糧食市場,對标世界一流糧食企業,與它們合作,同它們競争,在學習、合作、競争中打造更多代表中國實力的世界級糧食企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