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下同)
曆史無數次證明,内讧比外患更為可怖。
晉惠帝兄弟25人,“八王之亂”末期,竟隻剩下了司馬穎、司馬熾和司馬晏。公元313年,随着司馬熾被一杯毒酒要了性命,晉惠帝弟兄已無一存世,且大多未得善終。
内憂不止,外患頻仍,無休止的戰亂和殺戮讓曾經富裕繁華的北方,再次淪為了“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的人間地獄。
于是,一些有能力移民的世家,開始背井離鄉,渡江而居,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有着極其重要的曆史意義,它催生了晉朝的半壁江山——東晉王朝的建立,夾輔了它的發展,更給風雨飄雨的華夏文明提供了一個溫暖的角落。
而這一切,離不開一個人——東晉王朝的建立者晉元帝司馬睿。
司馬睿生于公元276年,是司馬懿的曾孫,恭王司馬靓之子,15歲時,襲封琅琊王。
惠帝執政時,王室紛亂,司馬睿始終保持了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因此免遭橫禍,且不為時人關注和重視。
公元307年,司馬睿采納了“軍師”(安東司馬)王導的建議,遠離權力中心,鎮守建業。
由于司馬睿沒什麼名望,來到建業後,當地人沒什麼反應,更沒有士大夫前來拜訪。王導很憂心,決定為司馬睿打打“形象廣告”。
具體做法是:禊(xi)祭這天,司馬睿改乘擡轎外出,排場要大而威嚴,王導和名士們都騎馬侍從。
皇家威儀,還真不是蓋的。名士紀瞻、顧榮等人一看便有些腿軟,在道路左側紛紛下拜。
王導大喜,連忙告訴司馬睿說,這幾個人都是當地名流,應當和做好他們的“統戰工作”來籠絡人心。
司馬睿于是派王導親自登門拜訪,賀循和顧榮應召而來,被委以要職。随即包括原東吳孫權的大謀士張昭的孫子張闿等人紛紛投奔而來。
随後,王導給司馬睿提出了四大執政原則“謙以接士(謙虛)、儉以足用(儉樸)、用清靜為政(不折騰)、撫綏新舊(安撫)”。司馬睿一一照辦,赢得了江東人的好感。
史載,司馬睿一生“簡儉沖素”,不僅禁了酒,還帶頭禁止奢華生活。比如,他的宮殿帷帳冬天用青布、夏用青紗布;官員想用雀钗作貴人的頭飾,被以費用太高否決;最寵愛的鄭夫人衣着樸素沒有花紋。姨家表弟給母親建造的房子有些豪華,司馬睿流淚勸止。
由于中原地區戰亂和饑荒交加,而江東“差安”,越來越多的士民渡江而來。王導建議選拔賢俊之才為己所用,先後有百餘人充任朝堂,成一時盛事。
當然也有人不服不忿,如華歆的曾孫華轶,自認為是朝廷的人,不聽調度,結果被司馬睿派兵打敗,父子六人全被處決。
胡蘿蔔加大棒,缺一不可,曆來如此。
還有,剛到建業時,司馬睿喜歡喝酒,經常耽誤工作。王導進行勸說,司馬睿命人斟上酒,接過酒杯後倒掉,從此戒酒不飲。
從上述表現來看,司馬睿和王導作為君臣都堪當大任。但問題是東晉建立後,并未真正吸取前朝教訓,革故鼎新。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套闆反應”,具體到東晉王朝,由于王導是前朝舊臣,對一些規章制度沿用既久,爛熟于心,因此形成了心理慣性,結果把很多有缺陷的政策引到了江南。
比如,用人上仍遵循被後世诟病的“先白望後實事”制度,即優先提拔那些誇誇其談的理論家,而排斥實幹家。寒門出身的陳覠(jun)上書王導要求改革,王導不從。
這樣做的結果是,很多官員“避事自逸”,不收禮也不辦事。陳覠又上書司馬睿說:“當初,洛陽承平之時,官員都以小心恭恪為凡俗,以偃蹇倨肆為優雅,流風相染,以緻敗國。現在您的官員也承接了這些餘弊,修養名望以自高,這是前車翻覆後車又将重蹈覆轍。請求從今往後,接受官職後又稱病的,都免去職位。”司馬睿不聽。
陳覠出身寒門,出于公心多次發表正義之論,因此被同僚厭惡,後來幹脆變相趕出了朝廷。
再後來,大臣熊遠上書,直指時弊說,興兵以來,處事不依照法令,各官署都競作新意,遇事臨時建立制度,但朝令夕改,導緻主事的人不敢承擔責任,遇事就請示彙報,應該加以改變。
司馬睿以當時要緊的事還很多,搪塞而已。
還有,司馬睿來到江南後,雖然也起用了當地的人才,但親信大臣仍以北方居多,因此當地人很有怨氣,甚至有豪門意圖謀反。
法律是一國之根基,官吏為一國之柱石。
東晉肇始,便陷入了法治不彰、吏治浮華的泥沼,所以終司馬睿一生(享年47歲),雖謀臣和諧,但“元戎屢動,不出江畿,經略區區,僅全吳楚”。
後來的接班人更是在冉闵殺胡,邀請王師北伐的有利時期,睜眼作壁上觀,喪失了一統華夏的良機。
《晉書》評價說:元帝司馬睿“恭儉之德雖充,雄武之量不足”,這何嘗又不是整個東晉王朝的精神氣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元帝雖然名義上是司馬懿的後代,實際上是“牛”人的兒子。
據《晉書》記載,想當年,司馬懿看到《玄石圖》有“馬前牛後”說,非常厭惡,于是四處找潛在的“牛”人以絕後患,找來找去,一個叫牛金的将軍成了倒黴蛋,被司馬懿用“轉心壺”毒死。
但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孫子琅琊恭王司馬靓的妃子夏侯氏與一個姓牛的小吏私通,生下了司馬(牛)睿,有人說這就是所謂的“馬前牛後”,司馬懿若泉下有知,肯定氣得跳油鍋。
還有,喜歡下毒的司馬懿雖然善終,但後人卻連連遭殃,先是惠帝的太子司馬遹和皇後賈南風都是飲金屑酒而死,更甚者,西晉四位皇帝除司馬炎善終外,後面三人竟然全是被下毒而死,比例之高,讓人咋舌!
還有,司馬懿兄弟八人個個精明能幹,人稱“司馬八達”,但他的後人因為近親結婚等緣故,大多智力平庸甚至幹脆就是白癡,豈非天道循環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