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孤山寺的詩句

孤山寺的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10:54:23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寫的《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詞很是出名,特别是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詩聯,更是脍炙人口。其實,這一名聯金句,是他與江都縣尉王琪在揚州大明寺機緣巧合聯訣而成的。

孤山寺的詩句(出自大明寺的詩聯)1

晏殊

王琪,字君玉,宋華陽縣人(今四川雙流)。進士及第後,來江都任主簿,後升任江都縣尉。他為政崇寬簡甯靜,對所見所聞能有所思所慮,一有心得,便記載下來。在天聖三年(1025),這個江都縣尉竟以小小八品地方官的身份,上書皇帝十事,提出“在各縣建立義倉,讓軍隊屯田墾荒;限額發放度牒,減少僧尼數量;停止買賣官爵,興辦學校”等針砭時弊、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得到了仁宗皇帝的賞識,為他日後的提拔打下了基礎。

孤山寺的詩句(出自大明寺的詩聯)2

北宋天聖五年(1027),當時晏殊37歲,擔任禮部侍郎。一次南下杭州巡視路過揚州,在大明寺休息。大明寺藏書很多,裡面還有一種名為“詩闆”的留言簿,過往的文人墨客可以在詩闆上題詩賦詞,留作紀念。晏殊見詩闆上題詩頗多,便叫侍從把題詩念給他聽。為了能既發現優秀詩作,又不先入為主,他除了自己“閉目徐行”外,還囑咐侍從“戒其勿言爵裡姓名”。就這樣,晏公不停地緩緩向前走着,侍從也就不斷地依次朗讀着。一首詩有時才讀了一、二句,晏公就擺手叫讀下一首。當侍從念到一首《揚州懷古》:“水調隋宮曲,當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春。儀鳳終陳迹,鳴蛙底沸聲。凄涼不可問,落日下蕪城”時,他終于聽到了一首佳作,覺得這首詩寫得怨而不怒,情深意長,于是,大為贊賞,覺得此人才學不凡,便忙問這是誰人所題?侍從告之是江都縣尉王琪。于是,晏殊當即派人将王琪請來,邀其一道吃飯。

孤山寺的詩句(出自大明寺的詩聯)3

其間,兩人談得很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飯後,兩人又“同步遊池上”。這時已是暮春時節,遍地落花,晏殊有意考察王琪的學識,就觸景生情地吟出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詩句,說這是他過去偶然得到的一個佳句,可惜至今“彌年未嘗強對”。王琪聽後,擡頭仰望天空,沉思片刻,忽有所悟,脫口而出:“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公聽後大喜,不由得擊掌贊歎。他認為王琪确有真才實學,決定向皇帝推薦擢用。

孤山寺的詩句(出自大明寺的詩聯)4

由于晏殊特别喜愛這副靈感交融,妙手天成的聯語,便将其用在一首七律《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的詩中: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滟滟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遊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詩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二句,可以說是聲韻和諧,寓意深婉,工巧渾成。但是,有人卻在《詞林記事》中評論說:這兩句詩聯雖好,用在七律中,反顯得“氣格纖弱”,“并不見佳”。

孤山寺的詩句(出自大明寺的詩聯)5

于是,出于對這兩句​詩​聯的偏愛,晏殊後來又作了一首《浣溪沙》的詞,将詩聯入詞,曰: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從此,詞中絕唱便由此而生。

孤山寺的詩句(出自大明寺的詩聯)6

晏殊在這首詞中,通過對花的凋落,春的消逝,這些令人失落的眼前景物的詠歎中,将懷舊之感、傷今之情、惜時之意,交織融合到了一起。但是,作者卻又在這一花一燕,一去一來,一失一得的感歎惆怅中流露出對美好事物重逢的欣慰,給人以希望。這就是:四季總在輪回,一些美好的景物,雖然我們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是,似曾相識的新生事物,也總會重新出現。

孤山寺的詩句(出自大明寺的詩聯)7

王琪與晏殊的這段機緣和随之觸發的靈感,造就了一段詞壇佳話,而出自大明寺的這一詩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也成了流傳千秋的名聯與名句,“似曾相識”這個成語也典出于此。(朱毓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