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沙市區慶水稻豐收

沙市區慶水稻豐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6:41:38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程文雯 攝影 盧春陽

9月11日10時20分,氣溫25℃,地處成都市新津區天府農博園的寶墩鎮陽光明媚,微風輕拂。

種糧大戶餘飛蹲在田裡,薅起一把水稻仔細查看,趕緊招呼等在田邊的收割機:“露水都退了,現在收正好,抓緊時間,開幹!”

“開鐮咯!”一聲号子響徹田間,收割機轟鳴着,在稻田裡來回穿梭,“吞”進連片稻穗,“吐”出金燦燦的稻粒。

當天,寶墩鎮600餘畝稻田迎來豐收。這片田地緊鄰寶墩古城遺址,考古隊伍在這裡曾發現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遺存。4500年後,村民們在大田裡用不同色彩的農作物“寫”下八個大字:古蜀寶墩,糧安天下。

沙市區慶水稻豐收(天府農博園600餘畝水稻收割)1

天府農博園的水稻收割

豐收

預計畝産600—650公斤,和去年産量基本持平

餘飛是寶墩鎮當地人,退伍後回鄉種糧,已經有11年。“今天收的稻子品種是中浙優8号,豐産性好,抗倒、抗病,很适合我們這裡的土壤和氣候。”說起田裡的糧食,餘飛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今年天氣幹旱偏熱,水稻成熟時間比往年早10天左右,“天氣預報說明後兩天要下雨,今天天氣好,要趕緊收。”

新津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童皓告訴記者,由于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新津水稻今年收割時間将從9月上旬持續到9月底,預計在國慶節前完成,目前已收割2萬餘畝,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90%以上。

沙市區慶水稻豐收(天府農博園600餘畝水稻收割)2

天府農博園的水稻收割

盡管遇到疫情、高溫天氣等多重難題,但今年依然算得上是個豐收年。“高溫期間,新津區農業農村局安排技術人員指導農戶加強田間管理。水稻抽穗揚花期,農戶保水到位,畝産預計在600—650公斤左右,與去年基本持平。”童皓說。

記者了解到,新津全區今年水稻種植面積共計9.04萬畝。“寶墩鎮全鎮水稻種植面積超1.78萬畝,其中,寶墩村水稻種植面積6150畝,包含荃優822、晶兩優534、宜香優2115等優質品種。”

農時不等人,時下正值秋收時節,新津全區水稻機收面積預計達到8.96萬畝。時間緊,任務重,當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産,确保“顆粒歸倉”。

沙市區慶水稻豐收(天府農博園600餘畝水稻收割)3

天府農博園的水稻收割

烘幹

水稻送到烘幹中心,兩個小時就可送往經銷商處

在寶墩,收獲的“交響曲”不僅在田間奏響。

稻田不遠處的烘幹中心裡,運稻谷的卡車已經排起了長隊。“從8月就開始忙,估計一直要到10月底。除了新津,邛崃、大邑、崇州等地都有稻谷送到我們這裡來。”站在廠房外,伴着機器的轟鳴聲,農業職業經理人遊靜扯着嗓子說道。

沙市區慶水稻豐收(天府農博園600餘畝水稻收割)4

天府農博園的水稻收割

記者獲悉,寶墩片區十萬畝糧油産業園是成都市規劃的“天府糧倉”“一帶十園百片”中的“十園”之一,覆蓋了5個村98%的土地,以“公司 合作社 農戶”方式帶動60多戶種植大戶發展糧油生産,每年都收入1000多萬元。

在這裡,已經建立了農技中心、烘幹中心、植保中心、質檢中心、培訓中心等。收割後的水稻送到烘幹中心,兩個小時就可送往經銷商處。

沙市區慶水稻豐收(天府農博園600餘畝水稻收割)5

天府農博園的水稻收割

眼前的熱鬧場景,讓遊靜格外自豪。“自古就有‘西河的水、寶墩的米’的說法。”遊靜告訴記者,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遺存,确認了寶墩時期先民農業經濟結構以稻谷為主。“4000多年了,生産方式已經完全不同,但我們對糧食、對農業的情懷還是沒變。”

下一步,收割完成的稻田會種上麥子,等待下一輪的豐收。“我們現在做農業,明顯感覺機械化、數字化的趨勢更加明顯,政策也越來越好。”在這位“90後”看來,成都平原廣袤的土地上,農業大有可為。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