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疫苗事件讓大家都很不好受。每當這類不好的新聞發生,總有人驚歎“為什麼會有人做得出這種事情!”這個時候我都會想到“敬畏”這個詞。缺少敬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甚至說,一個人的心中如果沒有敬畏,他就已經不再是人。
而敬畏的産生,是基于一種你可能意想不到的情緒:恐懼。
什麼是恐懼?
“恐懼”通常被我們認為是一種負面的情緒感受。我們都有自己害怕的事,小到一隻蟑螂,大到生老病死。
根據維基百科中的定義,恐懼是人在面對現實中、或想象中的危險時,産生的一種緊張的情緒反應。恐懼對于人的“存在”來說,是一種重要而正面的情緒。可以說,沒有恐懼,就不會有人的存在。
你所不知道的恐懼的好處
1.恐懼能帶來”敬畏感“,幫助社會道德、公俗良序健康地運行
恐懼約束了我們的行為,讓我們對那種可能危害自身的“力量”(可能是自然界,也可能是社會性的)産生一種敬畏感。
比如:道德是人類社會,為了群體的最大利益,而形成的對每一個個體的約束。人們發現通過這樣的約定和妥協,族群的存活和發展才會獲得最大的保障。因此,人們會恐懼違背道德,并将這種恐懼升華為敬畏感。因為這有可能會導緻他們被自己的族群抛棄。
而當一些人,無論出于何種原因失去了恐懼感,他就是一個對自己、對他人來說,都最為危險的存在了。
2.恐懼幫你更好地準備,規避可能的風險,達成自己的目的
有時候,适當的恐懼反而會比完全的放松狀态更有利。當人們處于恐懼的狀态時,會更多地去考慮如果事情搞砸了怎麼辦,能否努力讓事态朝好的方向發展。同時,他們也會因為恐懼和擔憂而做好最壞的打算,并為此做好最充分和細緻的準備,以避免那個情況發生,緩解自己的恐懼和焦慮。
3. 在人際關系中,恐懼讓你們更加珍惜彼此,讓關系能夠保鮮
不管是在和朋友,還是和伴侶的關系中,始終保持一定程度的、對可能失去對方的恐懼和危機感,其實是一件好的事情。
這種恐懼指的是不把對方對自己的愛和你們的關系當作一件理所應當、自然而然的事,而是将對可能失去對方的恐懼轉化為更加用心經營的動力。以及因為對想象中沒有對方的生活而感到恐懼,從而更加珍惜對方和你們之間的關系。
4.對自我而言,覺察自己恐懼的本質,也是一個提高自我認知的過程
很多時候,一個人真正恐懼的東西并不能輕易被看出來,我們需要透過現象去看他恐懼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比如,一個人非常害怕被人熱烈的追求,其實背後是害怕自己一旦接受“有人喜歡自己“這件事,可能會遭遇對方的變心,反而受到更大的傷害。
通過像這樣去認真反思和覺察自己懼怕的實質——我最怕失去的是什麼,我最在意的是什麼,給予了我們豐富和完善對自我認識的時機。
如何面對恐懼?1. 首先你需要尊重你的恐懼。
曾經有個老師跟我說,你覺得家長如果想給孩子自由,首先應該給他們什麼?我問,是力量嗎?她說,是限制。
家長用紀律告訴孩子,哪些事是你不可以做的,就像栅欄,為孩子圈出一塊可以随心所欲、安全的區域。如果不了解邊界在哪,就不會有真正的“無畏”感。因為我們都知道,世界上不可能不存在令人恐懼的事物。完全徹底的無畏是不可能的,也如前文所說,是危險的,離毀滅不遠的。無畏首先需要恐懼造就的邊界,我們通過明确地知道不能做什麼,才得以敢于嘗試其餘的任何事。
2. 你需要辨别自己的恐懼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
如果你明知沒有必要,或者已經感受到這種恐懼對你的生活是有破壞性的,你就需要處理這非理性的恐懼了。此時你不能再聽從它,因為它會過度放大危險的感受,從而把你束縛在孤獨中。
你隻有刻意勉強自己,做出了最讓自己害怕的事,才有可能發現,其實結果沒有并想象中的那麼糟糕,你才能進而調節好這種非理性恐懼。比如,一個害怕親密關系的人,最該做的就是盡一切努力接受被愛且好好愛人。
3. 嘗試用敬畏感替代恐懼感。
當你還在摸索社會的規則,你可能更多感到恐懼。而當你經曆了足夠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你對道德和社會的看法,就成了你行為的準則,你好惡的依據。此時,你很少再感到心慌氣短、想拔腿而逃等等不适的感受,大多數時候都可以氣定神閑,平和的同時有一種内心的嚴肅感。你知道有些價值觀你永遠不會認同,有些東西你誓死都要捍衛。
以上。
你最恐懼的東西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論!
關注頭條号“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号、悟空問答最佳幹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