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鄱陽湖戰役全集

鄱陽湖戰役全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8 13:21:03

鄱陽湖戰役全集(贛鄱戰水記)1

鄱陽湖戰役全集(贛鄱戰水記)2

7月13日,江西鄱陽縣珠湖聯圩出現多處管湧,第72集團軍某旅出動200餘名官兵趕赴現場封堵管湧。

新華社發(張毛攝)

鄱陽湖戰役全集(贛鄱戰水記)3

武警江西總隊上饒支隊的一名戰士臉上流下的汗水(7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萬象攝

鄱陽湖戰役全集(贛鄱戰水記)4

7月12日,江洲鎮柳州村的村支書洪棉雪(右)和村民一起打樁,加固堤壩。

●“那真是瓢潑大雨,洪水來得急、來得猛,河水兩天暴漲兩米多,我長這麼大,也經曆過1998年的大洪水,但從未見過昌江漲這麼大的水!”

●“出門啥都沒來得及帶,家裡的平房很快就進水了!”

●鄱陽湖是江西的“集水盆”,是長江中下遊重要“蓄水池”,鄱湖“戰況”,關系下遊安危!

●逆水而行,衆志成城,面對萬千子弟兵和贛鄱兒女築成的“堤壩”,滔滔洪水會不會“低頭”?

本報記者劉健、李興文、吳锺昊、餘賢紅

“那真是瓢潑大雨,洪水來得急、來得猛,河水兩天暴漲兩米多,我長這麼大,也經曆過1998年的大洪水,但從未見過昌江漲這麼大的水!”

站在碗子圩堤上,望着昌江湍急的水流,談起幾天前的那場洪水,今年62歲的江西鄱陽縣古縣渡鎮馬埠村村支書汪日明仍心有餘悸。

7月7日到9日,48小時内汪日明家門口的昌江水位從19.98米上升到22.43米,水位接近堤面,滲水、泡泉、跌窩……馬埠村村口的碗子圩險情不斷。兩天兩夜,他帶領村裡的黨員幹部一直在堤上拼搶,排除險情後才打了一個盹。

19.01米、20.73米、21.97米、22.53米……

7月以來,江西多地遭受強降雨襲擊。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标記——“1998年洪水位22.52m”,标志着鄱陽湖突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高水位。

Ⅳ級、Ⅲ級、Ⅱ級、Ⅰ級!

7月10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升級發布鄱陽湖湖口附近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

11日10時,江西省防汛應急響應級别提升至程度最高的Ⅰ級。

長江下遊支流很少,作為長江進入下遊之前的重要“蓄水池”、江西的“集水盆”,如果鄱陽湖水位高位運行,洪水下洩,可能會對長江下遊的江淮、太湖流域造成危害。

下遊安危,看鄱湖“擔當”!

險情到底有多險?鄱陽湖能否守住?百姓能否安全?

驟雨:“家裡的平房很快就進水了!”

“出門啥都沒來得及帶,家裡的平房很快就進水了!”

今年70歲的九江市都昌縣周溪鎮大屋場邵家村村民邵自祥從小生活在湖區,見慣了洪水,在7月10日深夜接到緊急轉移通知時愣了一下。

今年的汛情有多急?周溪鎮幹部向恭和用了一組數字來描述:從超警戒水位到超曆史水位,僅用了一個星期,最快的一天漲了半米多。

“沒過多久,我們就開始執行上級要求開閘清堰分蓄洪水,水确實太大了。”向恭和說,這種情況非常罕見,過去每到汛期鎮村幹部都要護堤,由于大多是土壩,加上水位太高、來勢太急,今年如果再加高就很危險了。

都昌縣共有24個鄉鎮,其中有21個鄉鎮瀕臨鄱陽湖,建有大小圩堤89座,其中萬畝以下圩堤83座,這裡發生的一切正是鄱陽湖流域的縮影。

7月6日開始,江西北部連續遭遇強降雨,南昌、景德鎮、九江等贛北多個城市相繼告急。截至7月11日,全省河道超警戒站數達32個,河水彙聚加上長江幹流的頂托倒灌導緻鄱陽湖水位迅速上漲。水利專家分析研判認為,鄱陽湖流域面臨嚴峻的防汛形勢。

7月8日晚,濱湖的鄱陽縣萬畝圩堤問桂道圩出現漫決險情。到了10日,洶湧的洪水就将圩堤沖出一道長達120多米的口子,洪水裹挾着渾黃的泥沙滾滾而下。

在都昌縣三汊港地區,記者看到,一段長達數千米的公路已完全被水淹沒,當地政府不得不臨時用大型挖掘機幫助有需要的幹部群衆出行。

據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統計,截至7月15日16時,洪澇災害已導緻江西643萬餘人受災,65.4萬餘人被緊急轉移安置,58.47萬公頃農作物受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罕見特大洪水,為減輕鄱陽湖及長江九江段防洪壓力,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13日宣布,對鄱陽湖區185座單退圩堤,全部主動開閘清堰分蓄洪水——經分析,此舉可降低鄱陽湖水位20厘米以上。

鄱陽湖是江西的“集水盆”,江西境内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流從東、南、西三面彙入鄱陽湖後進入長江。鄱陽湖是長江中下遊削峰補枯的重要“蓄水池”,經鄱陽湖調蓄注入長江的多年平均水量占長江總水量的15.5%;長江水豐則江水入鄱陽湖,長江水枯則鄱陽湖水入江。

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秘書長徐衛明說,守住鄱陽湖,也将大大降低長江下遊地區的防汛風險。

搶險:封堵決口、死擋洪水

随着操作手張劍文駕駛推土機将最後一車土石倒入決口處,鄱陽縣問桂道圩決口封堵現場汽笛長鳴、紅旗獵獵。在搶險人員連續與洪水“近身肉搏”83小時後,127米寬的決口成功合龍。

“決口封堵的每一米,都是老鄉們回家的一大步。”鄱陽縣是張劍文的老家,這位24歲的推土機操作手見證了127米寬的決口一米一米縮小,最終将最後一米封堵。

鄱陽鎮問桂道圩堤發生漫決後,近萬名群衆被緊急轉移,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迅速調集400餘名搶險人員、52台(套)裝備星夜馳援,并與陸續趕來增援的火箭軍、武警和預備役部隊,會戰于鄱湖之濱。

暴雨之下,水位猛漲,決口封堵戰十分艱險。他們采取“堤頭裹頭保護、石碴戗堤進占、水上分層碾壓、黏土抛填閉氣”的機械化單向立堵戰法,同時利用GPS測量儀、雷達流速儀掌握決口處水位、流速變化,确保封堵作業高效。為盡快完成搶險任務,每輛工程車由兩名操作手輪流作業,“人歇機不停”,24小時不間斷封堵。

13日23時8分,問桂道圩成功合龍。

因汛情嚴重,連日來,鄱陽湖沿湖區域多條圩堤險象環生。

9日晚,鄱陽縣昌洲鄉中洲圩發生潰堤,決口長約170米。

12日晚,江西修河三角聯圩發生潰堤決口險情,決口長度達到200米……

泡泉、穿孔、跌窩、漫決……截至7月14日,江西境内,長江幹流、鄱陽湖區及其他圩堤超警堤防長度達2531公裡,沿線險情不斷,處處是“戰場”。

在位于鄱陽縣城附近的昌江圩,水位已超過堤面一米。堤壩上,工程車輛來回穿梭運送土方和砂石,幹部群衆冒雨壘砌裝滿土方的編織袋,對堤壩進行加高加固處理。

與洪水較量,比的是意志,拼的是韌勁。

去年9月入伍的武警江西總隊機動支隊“00後”小戰士劉意飛跟随部隊一同來到昌江圩。幾輪暴雨過後,高溫預警不斷。在地表溫度40多攝氏度的圩堤之上,劉意飛與戰友們揮舞着鐵鏟,将泥土一袋又一袋裝填完畢後,扛着30多公斤的沙袋朝着洪水浸泡的圩堤沖去。經過近一周的奮力拼搏,堤壩壘起了一條高1.5米、長1500米的“土龍”,将洪水死死攔在城外。

水實在來勢太猛,并不是每一條圩堤都能“挺住”。它們表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

“跟着我,不要怕!”

洪水徹底沖破雙峰圩的那一刻,鄱陽縣雙港鎮雙豐村村支書彭芳蠟帶着11名武警官兵一口氣跑了5公裡,才成功撤退到制高點。

“本來我們是誓保雙峰大堤的。”彭芳蠟說,但那時圩堤已經千瘡百孔,洪水即将漫堤。11日淩晨4點,天突然刮起風,洪水漫堤後,漏洞突然變大,堤身瞬間潰決……

“趕緊找制高點,這裡已經保不住了,先保人!”一名戰士接到上級指令後,向彭芳蠟打聽制高點位置。熟悉地形的彭芳蠟帶着他們一路狂奔。

“如果晚一點跑,我們可能都被沖走了。”彭芳蠟說。

圩堤除險,險象環生,這樣的故事并不少。

每公裡6個人,每隔1個小時巡堤一次——在鄱陽縣,10萬多名幹部群衆奔忙在抗洪一線,守護着417公裡圩堤。

轉移:救援船被浪頭掀翻,村支書抱住一根木頭才脫險

暴雨如注,水深處有四五米!

8日晚,洪水來襲謝家灘鎮。

45歲的鄱陽縣謝家灘鎮前楊村黨支部書記方愛紅緊急帶着村裡的幹部鳴鑼預警,挨家挨戶動員群衆轉移,把不具備就地高處轉移條件的村民全部安排到集中安置點,幾乎兩夜沒合眼。

9日早晨五六點,方愛紅在安排村裡的搶險工作時,突然接到一名群衆的求援電話,說家裡快要斷糧斷水。她趕緊找來一條船,搬上方便面和礦泉水,穿上救生衣準備出發。方愛紅不會遊泳,男同事主動請纓卻被她拒絕。“大家說讓男的去,但我是支部書記,我要帶頭沖在前面!”

早上風浪大,就要進村時,一個浪頭打來将船掀翻,方愛紅落入洪水中。她當場被灌了幾口水,情急之下抱住了一根木頭。附近的村民看到方愛紅被水流沖走,趕緊劃船去追,追了快兩公裡終于把她救起。

“當時,閃過的念頭就是自己這次可能回不去了,但為群衆犧牲我不後悔!”她說。

洪水來臨前,提前轉移是确保群衆生命安全的關鍵所在。

7月12日19時40分,修河三角聯圩發生潰堤,聯圩長33.57公裡,堤内耕地5.7萬畝,兩萬多人需要星夜轉移。

險情發生後,江西省委、省政府連夜調度,緊急調派救援力量、調撥搶險救災物資,妥善轉移安置群衆,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

“我開始擔心被洪水圍困在家中,他們很快趕來解救我們,扶着我上車和下車,對待我像親人一樣。”今年73歲的三角鄉白沙村村民戴際銀坐着武警江西總隊鷹潭支隊的車安全轉移到縣城,談起當時的情景眼噙淚水。

當地縣鄉村的幹部、公安、消防、武警等800餘人,采取鳴鑼、喇叭呼叫等方式連夜組織群衆轉移。次日清晨,當地又組織100餘名救援人員開展拉網式排查,确保不遺漏一名群衆。

7月12日中午12時,長江九江站水位22.77米,超警戒水位3.27米。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防汛抗旱指揮部根據應急預案,當天果斷發布通知:7月13日前全鎮老幼病殘必須全部轉移完畢!

親曆1998年洪災的江洲村村民劉碩林回憶,當年由于汛情持續時間長且反複,有的轉移出去又回來了,破壩的當天出現了擁擠情況。現在吸取了過去的教訓,組織指揮更加科學有序,百姓自然就安心。

“今年雖然沒來得及帶東西,但在安置點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一葷兩素一湯,有熱水可以洗澡,還有醫生、護士專門負責健康衛生,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在都昌縣周溪鎮中心小學安置點,47歲的王家山村村民付志華說,1998年自家房子被淹後,匆忙間隻得寄宿在鄰居家。

“這幾天,我在電視中看到安置點孩童的笑臉,非常感動。”出生在鄱陽湖畔、1998年大洪水時才十一二歲,如今在南昌工作的張麗園感到很欣慰。這是因為,安置點不僅有各方調撥的應急物資,江西省委、省政府還要求動員教師和志願者,想法子豐富安置點少年兒童的文化生活,保護孩子們臉上純真無邪的微笑。

返鄉:3000多兒郎應“召”回來守護家園

江新洲,四面環水,如一葉扁舟孤懸長江。

連日來,受強降雨和上遊來水影響,江新洲水位持續上漲,截至7月13日下午4時,長江九江站水位22.72米,超警戒水位3.22米,一點點逼近曆史最高水位。

汛情形勢緊急的北堤,江水已經高過壩面,濁浪不停拍打岸邊沙袋。江洲鎮柳州村村支書洪棉雪站在水中,用一袋袋沙石堵住滲漏。

“大堤背後是良田和家園,堤毀了,家就懸了。”洪棉雪說。11日夜裡,當地突降雷雨,為了在大壩外層鋪上三色布防風浪侵蝕,他毅然挺身而出踏入江水,連續奮戰6小時,腿腳被浸泡得發白。

“腳破了,鞋穿上就不敢脫了。”洪棉雪說,不是沒有換班,但水位一直在漲,根本坐不住。隻要幹部在場,老百姓就會安心。

孤島防汛,最缺的是人力。約7000人的江新洲,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島上實際可用勞動力不足千人。為了增加防汛力量,7月10日,九江柴桑區江洲鎮發布《緻江洲在外鄉親的一封信》,13日南昌新建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也發布了《緻新建區廣大人民群衆的一封信》,紛紛号召青壯年返鄉投入抗洪搶險一線,共克時艱。

“人員短缺,調配緊張,親愛的父老鄉親們,家鄉需要你!”一封封情真意切的防汛“家書”,迅速在線上線下引起強烈反響,甚至成為“網紅”。

江新洲衆多青壯鄉梓紛紛放下手中的工作返回家鄉,抗洪搶險保家園。

“看到這封信才曉得江水漲這麼快。家鄉需要我們,我們需要回來。”11日早上8點,在九江市經營着一家公司的江洲鎮團洲村村民方大貴和10名老鄉坐上輪渡回家,當天上午,他就扛着鐵鍬出現在大堤上。

56歲的周齊峰在外承包工程,在他看來,大堤是幾十年前村裡男女老少一擔擔土挑起來的,雖然那時候自己還小,才十幾歲,但挑土築壩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工程可以不幹,但家一定要守住。”

1998年出生的沈捷也回來了,在父母反複的講述中他才了解到,當年為了防汛,父親一直堅守到最後一刻,母親一個人拖着他和姐姐轉移。“姓中帶水,再加上一個‘捷’,我想,當年父母為我取名的時候是希望能夠防汛大捷。”沈捷說,雖然父母都搬到市區住了,但過年過節都會選擇回島上,一家人覺得這裡才是真正的家,守堤責無旁貸。

在防汛最吃勁的幾天裡,江新洲回來了3000多青壯勞動力。40多公裡長的大堤上,人們晝夜值守,或巡堤查險,或裝沙壘壩。餓了,就随便扒兩口;困了,就躺在哨所眯一會,拼盡全力隻為把家守住。

在新建區鐵河鄉,百餘名鄉賢主動請纓,趕赴抗洪搶險一線,一時難以趕回的紛紛捐款捐物。鐵河鄉黨委書記熊輝在一線堅守多日,雙眼布滿血絲,嗓子已有些沙啞。他說:“大夥已經值守十多天了,每天休息不到3個小時,親人們回來了,我們也能稍稍喘口氣了。”

“堤壩後面就是家,防洪就是保家,無論如何都要把洪水攔在外面。”江西南昌縣塘南鎮和豐村22歲的大三學生熊為宏前一天搶收稻谷到晚上10點多,第二天一早直奔壩上,裝沙袋、扛沙袋,手上勒出道道紅印。

“我是軍人,請派我去最需要支援的崗位!”現役軍人肖保華正好回鄉休假,看到微信公衆号發布的汛情後,主動找到南昌縣塘南鎮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申請到抗洪前線去。

心在一起,家就有希望。

護堤:“他們一排排就地躺着睡,太令人心疼!”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一首讴歌人民子弟兵奮不顧身抗洪搶險的歌曲《為了誰》曾傳遍大江南北。

猶記得1998年,滾滾洪水如脫缰的野馬,直逼古城九江,數十萬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危在旦夕。在這場與洪魔的殊死搏鬥中,人民子弟兵真正的舍生忘死,一躍跳入江中築起了人牆,創造了堵口成功的人間奇迹。

時空變幻,又逢大汛,在戰士們當年踏過的堤壩上,新一茬年輕子弟兵再次義無反顧。

7月12日晚22時許,剛停下來休整的武警江西總隊鷹潭支隊支隊長徐雄偉連夜率領40餘名官兵,火速趕赴三角聯圩潰堤處。一路上,到處散落着巨大的石塊,部分路段完全被洪水淹沒,開進異常艱難。

“就是爬也要爬過去!”徐雄偉和官兵們一邊清理道路,一邊全速開進。23時許,部隊抵達了任務現場。他說:“我們快一分鐘,鄉親們就多一分安全!”

“這些官兵都跟自己的孩子一般大,這麼熱的天,幹這樣重的活,好多人都曬脫皮了。晚上累了,他們一排排就地躺着睡,太令人心疼!”

說到動情處,餘幹縣楓港鄉大屋村的老黨員江海輝眼眶濕潤了。

從7月7日算起,江海輝便一頭紮在抗洪搶險工作中,連續7天堅持在楓富聯圩上抗洪。有人勸他回去休息一下,不能這樣扛,他婉拒說:“官兵們頂着烈日暴曬、扛着蚊蟲叮咬為我們守堤,我要是回去休息了,怎麼坐得住?”

軍民情深。

在鄱陽縣鄱陽鎮江家嶺村,一支特殊的防汛隊伍受到廣泛關注——這是一個由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阿姨組成的“阿姨團”。隊長餘風英說,看到這麼多武警戰士和縣裡的幹部都來守護圩堤,大夥也想盡自己的力量做點事。幹不了扛沙袋重活,就幫武警戰士裝沙袋;修不了圩堤,就協助巡堤查險;天熱了,就熬綠豆湯幫大夥兒解暑……

在江新洲,在棉船島,在長江幹堤,在鄱陽湖畔……

截至14日,江西累計投入各種抗洪搶險力量128萬多人次,累計投入機械裝備8800多台(套),填堵土石方122萬多立方米。

16日10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高位緩退至22.11米,但仍超過警戒水位3.11米,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逆水而行,衆志成城,面對萬千子弟兵和贛鄱兒女築成的“堤壩”,滔滔洪水恐怕也要低頭。

(參與記者:郭強、範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