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魏文林
來源 | 選址960
1278字,約需3分鐘
近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官微公開發布消息稱,延鋒國際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延鋒”)成功摘得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重裝備産業區J03-01地塊97025.90平方米工業用地。
信息顯示,該地塊為工業用地,出讓年限50年,容積率2.5,成交價格11062萬元。
延鋒已與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雲簽訂土地出讓合同,至此,延鋒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智能座艙項目順利落戶闵行開發區臨港園區。
據公開資料顯示,延鋒是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零部件企業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全球擁有240多個生産研發基地,全球員工人數達55000人以上。2020年,延鋒實現銷售收入1105億元人民币,海外業務占比25%以上,位居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第17位。此次簽訂的智能座艙配套項目東至小泐港西側綠化帶,南至飛渡路,西至雲淡路,北至浩歌路,将打造成為延鋒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智能座艙産品、内飾和座椅零部件産品研制和出口基地。
其實,早在2008年,延鋒就已落戶臨港新區,在臨港先後布局了汽車内外飾、座椅等制造基地。此次智能座艙配套項目的正式落戶,也意味着其臨港基地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對于臨港新片區而言,延鋒智能座艙項目進一步完善了該區智能新能源汽車産業鍊。據了解,智能新能源汽車産業是臨港新片區“八大前沿産業之一”。目前,該區已集聚了100多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産品涵蓋整車、發動機、動力電池、車身内外飾、車規級芯片、自動駕駛等領域。
另外,根據臨港新片區相關規劃,“十四五”期間,臨港新片區計劃建設成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車産業規模最大的集聚地,重點聚焦電動底盤、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雲服務等領域,成為智能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未來車引領地”。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臨港新片區智能新能源汽車企業實現産值75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41.6%,2021年計劃沖刺1500億元,成為新片區首個邁過千億級規模的産業。
據悉,上海臨港汽車産業起步于2008年,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擁有整車産能60萬輛、發動機産能57萬台、相關企業80多家,産品涵蓋整車、發動機、儀表盤、座椅、保險杠、安全氣囊、芯片、氫燃料汽車零部件等。其中,上汽純電動乘用車R品牌已在臨港規模化下線;地平線已實現國内首款車規級AI芯片前裝量産;圖森未來已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國内“自動駕駛第一股”;上研智聯已成為國内知名的智能網聯汽車檢測研究第三方技術服務平台。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5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官微就曾公開發布消息稱,麥格納、李斯特、上檢中心等18家智能新能源汽車産業項目已落地臨港新片區,涵蓋汽車整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内飾、車身、新材料、氫燃料汽車核心零部件等多個領域,總投資超過160億元。
臨港管委會高新産業和科技創新處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到2025年,新片區智能新能源汽車産業規模預計将超過2000億元,沖刺3000億元,成為創新集聚、功能齊全、業态完備的國際化汽車城。
此次,随着延鋒等一批新落地項目建成投産,臨港新片區的産業新動能源泉也将會進一步得到持續釋放,從而有力地提升片區産業的發展能級、促進片區内的跨産業融合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