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盤點多年前神預言

盤點多年前神預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3:28:13

在封建時代,一個王朝的皇帝擁有着無上的權威,掌握着王朝巨大的資源,接受着臣民的頂禮膜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這種情形最好的描述。巨大的權力讓皇帝的寶座擁有着巨大的魔力,吸引着衆多的造反者們如飛蛾撲火般一擁而上。縱觀中國曆史,不管是一個大一統的朝代也好,是分裂割據的亂世也罷,對皇位存有觊觎之心的人源源不絕。

但翻開史書,細細的去讀中國的曆史,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自漢朝滅亡到唐末為止這段漫長的曆史中,有那麼一個姓氏,為了争奪天下最高的統治權,在近七百年的曆史中,湧現出了各種各樣的人物。他們出生的時代,地位和個人性格也許都不同,但他們都存在着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姓氏讓他們敢于冒着殺頭的巨大風險揭竿而起。

盤點多年前神預言(的預言威力有多大)1

劉邦斬白蛇起義_圖

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在公元前202年擊敗項羽建立了漢朝,到公元8年王莽篡位,共計二百一十年。等到公元25年,劉秀消滅群雄,重新建立漢朝,又傳到漢獻帝禅位共計一百九十五年。漢獻帝禅位後,就在很多人本以為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漢朝該徹底滅亡了時,劉備又挑起了蜀漢的大旗,重新延續起了漢祚。

漢朝統治期間輝煌的文治武功與其強大的生命力,給百姓和民族帶來了深刻的記憶。同時也賦予了劉氏在民間巨大的影響力和号召力,由此引發出了一個流傳近七百年的金刀之谶,即卯金刀之谶(劉字繁體)。

盤點多年前神預言(的預言威力有多大)2

西晉_圖

在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時,曾出現了一本名為《太上洞淵神咒經》的道教書籍,該書中有着這樣一則谶語,谶語說 “漢魏末時,人民流移,其死亦半。中國人民悉不安居,為六夷驅迫,逃竄江左。”而等到“劉氏五世,子孫系(繼)統先基,至甲午之年”,便可“劉氏還住中國,長安開霸,秦川大樂。六夷賓服。”簡單的“劉氏複興”四個大字可以完美的概括這段谶語。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極其動蕩的朝代,貫穿整個南北朝,劉姓榮居造反第一大姓。東晉時,便有流傳極廣的民謠 “金刀既以刻,娓娓金城中”的說法,孟顗釋之曰:“‘金刀’,劉也。

于是等到南朝齊時,便有這樣的記載,“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側曰:“外間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世祖愕然。”,金刀的谶語連皇帝使用金柄刀子都成了忌諱,金刀之谶的巨大影響力可見一斑。

盤點多年前神預言(的預言威力有多大)3

南北朝_圖

而北朝的情況與南朝相比更為可怕,可以說,金刀之谶簡直成了北朝統治者的一個巨大夢魇。

太平真君四年底(公元443年),尚書令劉潔想與諸王合謀推翻拓跋焘。劉潔心裡很是沒有底,便讓尚書左丞張嵩求圖谶,問:“劉氏應王,繼國家後,我審有姓名否?

後來一連串的揭竿而起更是屢見不絕

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沙門劉慧汪聚衆造反;

北魏永平三年(510),秦州劉光秀謀反;

北魏延昌三年(514),幽州沙門劉僧紹聚衆反;

北魏熙平元年(516),月光童子劉景晖謀反事件;

北魏孝昌元年(525),稽胡領袖劉蠡升在雲陽谷稱天子,改元神嘉。

爾朱榮死後,幽州刺史劉靈助以劉氏當興之谶,于530年稱燕王,扯旗造反。

這一連串轟轟烈烈的造反與起義,使得 “卯金刀”就成了統治者敏感和警惕的符号。

盤點多年前神預言(的預言威力有多大)4

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_圖

等到隋朝,天下重新一統,此時距離漢朝滅亡已三百五十多年,而金刀之谶在人們心中和民間的影響仍然然與南北朝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隋朝立國後,出現的第一次謀叛就和“金刀”有關。北周重臣劉昉為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出了一把大力。但劉昉也有野心,他一直堅信着金刀之谶。嘴邊也總是挂着自己的姓是“‘卯金刀’,名字是‘一萬日(昉)’,劉氏應王,為萬日天子。”堅信金刀之谶的劉昉便開始蓄謀造反,企圖去做金刀之谶裡的萬日天子,但最後因失敗被殺。

在中國的曆史上,國人眼中,唯一能和漢朝所媲美的偉大朝代莫過于唐朝。但就是這樣一個達到了中國古代最巅峰的朝代,也仍然被金刀之谶所困擾,朝廷費盡心機、嚴防死守“金刀之谶”(劉氏複興),把劉氏當做心腹之患而提防。在整個唐朝,造反者中劉氏最多,而朝廷中的劉姓大臣也多被猜忌。

盤點多年前神預言(的預言威力有多大)5

唐太宗李世民_圖

唐太宗貞觀三年,發生了有劉姓者因為頸上有“勝”字而被捕的事件。

貞觀十九年劉道安煽動造反。

唐睿宗時,劉誡之與諸多官員通謀,宣揚自己是當代“真人”,将有天下,後被處死。

開元元年,貝州人王懷古煽動造反,其謂人曰:“李家欲末,劉家欲興。後被按察使捕而戮之。

開元二十三年冬,東都人劉普會反

開元二十四年五月,長安醴泉妖人劉志誠作亂。

哪怕到了唐朝的中後期和末期,金刀之谶的影響力也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有消減。

盤點多年前神預言(的預言威力有多大)6

唐肅宗迎接唐玄宗還朝_圖

唐肅宗時,有“手握金刀起東方”的谶言在民間廣為流傳,于是淮西節度副使劉展便認為自己應該自東方而起,圖謀造反。

哪怕到了唐末,義勝軍節度使劉漢宏還喊出了一句特别響亮的口号,即“天下方亂,卯金刀非吾尚誰哉?”

這個自漢末到唐朝流傳了七百年的金刀之谶究竟是如何産生并保持着如此長的生命力,最終又因何而消亡呢?

首先,金刀之谶的産生與谶緯之學的興起有着密切的關系。谶緯學借三皇五帝和孔子的名義,與經學結合在一起,論證了漢朝和劉氏皇族的神聖權威與正統地位,宣揚劉氏才具有天命。同時,劉邦的“非劉氏不王”和光武帝劉秀在起兵時所宣傳的“劉氏複起”,“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的谶語使得谶緯之學在民間流傳廣泛,有着廣泛的群衆基礎。

盤點多年前神預言(的預言威力有多大)7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_圖

而在唐朝以前,在中國曆史上,漢朝的國祚之長,是所有統一封建王朝中所罕見的。劉氏作為宗室皇族的曆史達四百多年,可謂源遠流長。因此,在漢魏鼎革以後,劉氏雖然成為了庶民,但是曾經強大的漢家天下給予了劉氏在民間非同一般的号召力,同時,有着如此輝煌的過往,劉氏也很難丢掉曾經的輝煌而以一個普通的姓氏效忠于其他的王朝。

但需要注意的是,金刀之谶所根植的土壤是漢朝長期大一統所給百姓和民間帶來的巨大烙印,一旦這個巨大的烙印随着時間的流逝,尤其是伴随着又一個長期的大一統王朝——唐朝的滅亡,金刀之谶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開始減弱,其民間的影響力也開始讓步給了李氏當興這類由唐朝興起所帶來的谶語,最終消散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文:李光彩

參考文獻:《太上洞淵神咒經》《南齊書》《漢書》《舊唐書》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