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十條

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十條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23 04:20:32

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十條?《北京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2016年修訂)》今天正式發布啦最新版的行為規範共15條,1167個字,涵蓋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十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十條(最新版北京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發布)1

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十條

北京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2016年修訂)》今天正式發布啦!最新版的行為規範共15條,1167個字,涵蓋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2016年修訂)

1. 愛黨愛國愛人民

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崇敬英雄模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産黨。尊敬國旗、國徽。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聲音洪亮。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民族傳統節日的含義。

2. 勤奮學習

學習态度端正,有适合的學習方法,專心聽講,學會獨立思考,樂于科學探索。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文藝、體育、科技等方面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3. 健康身心

培養運動興趣,養成鍛煉習慣。按時作息,合理飲食,講究衛生。讀、寫、坐、立、行姿勢正确。樂觀向上,了解自我,有學習、生活目标。善于和他人溝通合作,遇到困難和挫折積極面對。

  • 石中英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 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首要的就是要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理論範疇轉化為日常可見、可學、可操作的行為規範。北京市新修訂的《規範》在精神實質上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的,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内涵,特别是個人層面要求轉化為中小學生應遵守的具體行為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小學日常學習、生活和交往領域的具體化。

    新《規範》彰顯濃濃北京特色

    在内容上,新《規範》着重體現首都特色和基礎教育發展水平,特别強調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強調學生在參與國際交往中的行為要求,與北京作為千年古都的厚重曆史底蘊和全國國際交往中心的地位相适應。

    • 謝春風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新《規範》在繼承性和時代性方面實現了統一。既保留具有時代價值、體現中華傳統美德和北京特色的内容,又增加了反映時代要求和學生新變化、新特點的内容,積極适應了我國、特别是北京市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和中小學生發展的需求。

    新《規範》強化正面倡導

    新修訂的《規範》一方面保留了如熱愛祖國、孝敬長輩、尊敬老師、關心同學、尊重他人、勤奮學習、保持身心健康、誠實守信、勤儉自立、遵守公共秩序、珍惜資源、珍愛生命、文明上網等2004版《規範》中仍具時代價值、體現傳統美德、應長期堅持的内容;另一方面,對于保留内容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同時強化了遵紀守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環境保護、國際交往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新《規範》的内容針對當前中小學生行為表現的突出問題,強化正面倡導,大幅減少約束性要求。例如針對學生浪費現象,提出“節約資源,水龍頭随手關緊,不用燈時随手熄滅,用餐不剩飯和菜。”的具體要求;針對學生在公共場所存在的不文明行為,提出“觀看演出或比賽時,遵守場館要求。在圖書館閱覽或博物館參觀時保持安靜。”

    各項規定在強化正面倡導的同時,還力求具體、可行、可檢測。比如要求學生做到“聽從父母的教導,主動與父母交流,禮貌回答問話”。在社會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隐私,不妨礙他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為幫助學生樹立規則意識,《規範》提出“認識并遵守交通标志、标線和信号燈。乘坐公交車、地鐵及購物時自覺排隊,主動給老幼病殘孕人士讓座,公共場所靠右行走。”為培養學生志願服務精神,提出要“主動進行實名志願者注冊,積極參加校内外公益活動和志願服務。”

    • 王俊成 北京八中校長

    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首要的就是要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理論範疇轉化為日常可見、可學、可操作的行為規範。北京市新修訂的《規範》在精神實質上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的,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内涵,特别是個人層面要求轉化為中小學生應遵守的具體行為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小學日常學習、生活和交往領域的具體化。

    新《規範》行為要求更加細化

    新修訂的《規範》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人與自然四個維度研究确定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學習生活中所涉及的基本行為,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小學生必備的、關鍵的行為要求。

    • 田國秀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規範》的落腳點一定是行動,新修訂的《規範》每一條都落實到引導中小學生做什麼、怎麼做、如何做,确實體現了“行為規範”的定位與特征。

    • 陳培榮 東城區景泰小學校長

    與2000多字的舊版《規範》相比,新《規範》的字數雖然變少了,但内容更全面,凝練更加清楚。“瘦身”後的《規範》無論從表述、結構還是條理上都更加清晰,内容上更加接地氣,易學易行,要給這樣的變化點贊。

    • 郭佳祺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高一年級

    現在傳統節日同學們隻知道元宵節吃湯圓,端午包粽子,但節日文化的内涵卻少有人知,新《規範》中恰恰提出了要知道傳統節日的内涵。

    将學生行為規範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市教委要将學生行為規範表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并将研究制定《北京市中小學養成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不斷提升中小學生國家意識、法治意識、道德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生态文明意識,引導每一名學生逐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綜合素質提升。

    《規範》發布後,各學校都要将教育部《守則》和新修訂的北京市《規範》在學校和班級顯著位置張貼,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專門宣講,讓全市中小學生熟知内容和要求。

    • 闫春霞 順義區仁和中學教師

    作為一線教師,要全面知曉《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各項内容并以身作則。要在言行舉止、文明禮貌、衣食住行、遵規守紀等各面做學生的表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