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與演變
“子”,象形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子”字的起源有三種,第一種寫法在甲骨文中用作表示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像一個胎兒的象形,大大的腦袋,用“×”号标記其其囟門或面部,上面長有三根頭發,像現代三毛的象形。
第二種寫法仍為象形,畫有腦袋、頭發、身體及兩臂。
第三種寫法筆畫減省,仍保留有腦袋、身體、兩臂的形象。
金文字形也基本延續甲骨文,分為三種。第一種像胎兒的卡通象形,筆畫繁雜。
第二種像襁褓中嬰兒的形象,早期保留有頭發,後來減省,完全是一個幼兒手舞足蹈的形象。
第三種更加減省,筆畫線條化,逐步演變為篆書的樣子,後來的小篆延續這種寫法。
小篆字形延續金文,筆畫更加線條化。
隸書發生訛變,頭部以三角筆畫或者橫折表示,筆畫更加平直。
楷書字形方正、規整,基本統一為“子”:
二、含義
子,本義是襁褓中的嬰兒,《說文解字》:“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為偁。象形。凡子之屬皆從子。(李陽冰曰:子在襁緥中,足并也。)即裡切。”
引申指兒子,後泛指兒女,又引申特指直系血統的下一代男性、女兒、太子等,又泛指人、臣民,還有十二地支的第一位、結果實等含義。引申為尊稱,如孔子、墨子、韓非子、老子、荀子等。
又作姓,宋國的國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