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學啦~
你準備好了嗎
開學在即,孩子們即将面臨學習、生活環境的變化,有些孩子在心态調整方面可能會有些許問題。那麼,如何調整心态,讓孩子元氣滿滿地迎接開學呢?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位家長的困惑。 /
近日,一名高二學生家長前來咨詢:暑假期間,女兒的生活和學習都很好,還去老家待了一段時間,可以說很好地放松了一下。但随着開學的臨近,孩子逐漸焦慮起來,一到晚上就失眠。睡前,常會無奈地說不想開學。有一天她一晚沒睡,看起來很煩躁,還不停地流着淚說:“媽媽,我想睡覺……”
這位媽媽憂心忡忡地問:“醫生,你說這是什麼問題?要緊嗎?我女兒還能正常上學嗎?”
1家長别擔心 這種情緒反應不是病
假期餘額不足,面對即将開始的新學期,确實有不少學生會出現焦慮抑郁狀态,大多表現為:随着開學時間的臨近,總會念叨着不想去學校,不想開學;情緒上表現得煩躁,易激怒;做什麼事似乎都無法專注,有些甚至會更加“瘋狂”地玩遊戲;出現睡眠變淺,易醒或者睡不踏實等。
這種狀态通常會随着學生對學校學習、生活的适應而慢慢消失,是一類由明确外部事件引發的情緒反應,所以不屬于心理疾病。但對于反應強度過大的孩子,如生活狀态明顯改變、長時間睡不好或者持續時間過長(超過了半個月),家長就不能忽視了。此外,對于既往就存在類似狀況,甚至曾經患有焦慮或抑郁症的孩子,要及時就醫。
2孩子的情緒問題,學會接納和理解
家長該怎麼面對這類狀況呢?根據我在臨床中遇到的各種事例,在這裡給家長提供一些與孩子溝通的經驗。
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出現開學焦慮的情況是正常的。作為父母,要允許孩子在自己面前碎碎念一下,也就是允許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并做到“同理式傾聽”,克制自己說教孩子的沖動,讓孩子說,然後對孩子表示理解。當然這個理解是感同身受的理解,而非講些不痛不癢的客套話。
要知道,一個人能把煩惱說出來,本身就是一種焦慮的釋放。在和孩子對話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避免落入兩個陷阱。
第一個是“信以為真”。孩子宣洩的時候,常常會說一些不太靠譜的話,但父母若信以為真,揪着孩子的話不放,“你怎麼可以這麼想(這麼說),這是不對的!”結果就是不歡而散,更加加重了孩子的負面情緒。
第二個是“秋後算賬”。一聽到孩子抱怨作業,抱怨老師,就立即開始批評教育。比如,“一放假就該先把作業做完,現在就不會這麼抓狂了。”這樣說的結果就是讓孩子有種落井下石的感受,以至于孩子以後可能會避免向父母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将溝通的渠道關閉。
因此,父母在傾聽的時候,要表現出接納和理解。比如,家長可以說:“是啊,和假期比,開學又要辛苦了,想想是不怎麼開心的。”也可以順着孩子的話,探詢孩子需要怎樣的支持。比如,家長可以問:“那麼你需要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來幫你嗎?”這樣的交流,目的在于促進孩子去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當然,與孩子的溝通沒有既定的程序,也不會因為說了一句正确的話,就會立即改變孩子的狀态。因此,與孩子交流是一個反反複複的過程,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避免自己的情緒被過度擾動。有時,面對孩子出現的情緒問題,家長比孩子還焦慮,這樣不但幫不了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對父母的不理解有了更多抱怨。
3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
規律的作息對孩子适應新學期通常很有幫助,所以,适時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的習慣,開始進行相對規律的睡覺、起床、運動、學習等,能夠幫助孩子更快地适應變化,從而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
假期裡,孩子容易長時間接觸手機或遊戲,家長對孩子娛樂時間的管理方面要避免采用“休克”方法,一刀切地限制孩子接觸電子産品的時間,而是采用“階梯式”地遞減方式逐步減少孩子使用手機、電腦的時間。這裡還要提醒家長的是:要有接受孩子行為和情緒“反複”的思想準備。即便作為家長的我們明白很多道理,但這并不意味着教育孩子有一勞永逸的方法。真實的情況往往是:來來回回,反複協商,積極妥協的過程。這個過程有時會讓家長覺得心煩,然而仔細想一想,這何嘗不是一個我們與孩子共同面對挑戰,增加親密感情的過程呢。
當然,對于由于新學期到來,誘發了心理疾病的孩子,特别是既往心理就容易出現意外狀況的,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專業機構,并請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給予評估和指導。
作者 |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杭州師範大學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所
主任醫師 駱宏
策劃 | 方彤 譚嘉
編輯 | 穆薪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