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寫在第四屆本會團體心理咨詢導師班第一次集中面授之後
第四屆本會團體心理咨詢導師班大合照
七天的第四屆本會團體心理咨詢導師班首次集中面授結束了,我給同學們布置了作業,讓他們談感受,論觀點,我自己是不是也需要寫點什麼呢?
很多時候我會以我很忙來搪塞過去,但這樣總不是最好的“自我回應”,不管自己有多忙,都不能忘記忙是為了什麼?
忙是為了成長,為了精進,為了和靈魂在精神的恰當高度相遇。
同學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星夜兼程克服種種困難聚到一起,打着學習團體帶領技術的名義,在會心的場域中遇見未成謀面的自己。
我們思考着成長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成長?成長的路徑和困難究竟有哪些?七天的美好時光毫不留情面的悄悄溜走,大家又一邊暢談着未來,一邊在歡笑和着淚水中分别了。
我對着麥克風大聲的說:“熱烈祝賀.......圓滿成功”,一邊又帶着期待和落寞轉身去收拾我的行裝。
這樣的場景在我的心理學職業生涯裡是很常見的,自從2006年6月12号在廣州開第一次團體心理咨詢師培訓班,如今已經過去了12個春秋。
韋志中教授主持的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工作坊
12年的時間裡,我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更多的心理學工作者可以學習團體心理咨詢,運用團體心理咨詢技術在廣闊的社會服務領域裡,讓更多的人因為心理學而受益。
為了這樣的願望,我已經努力了12年,成績如何呢?隻有四個字在耳邊回響:喜憂參半。
盡管有很多心理學工作者、學習者、愛好者,但大家都是為了“我”而學習心理學的。為了能夠解決自己的“那點破事”,東奔西走,浔南闖北,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考慮“為人民服務”。
盡管有一些“有眼光的人”參加了團體心理咨詢的學習,但僅限于我會帶領團體就停止前進的腳步了。沒有幾個人願意探究如何制作團體技術,如何不讓團體技術淪為遊戲,如何提升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團體動力研究,更不要說什麼團體帶領者個人成長和倫理、督導等等。
雖說,有前輩樊富珉老師以“中國團體第一人”的影響力,在推動着中國團體心理咨詢的發展,又有外來存在主義團體流派的“強勢植入”,但面對有十幾億人口、任何一個省市都比歐洲一個國家大的廣闊需求,我們所做的畢竟還是杯水車薪。
韋志中教授的著作《本會團體心理咨詢實踐》
中國社會需要普及科學心理學,需要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有一大批心理學工作者,社會心理服務工作者堅守在各個群體戰線,開展心理學服務。是的,我們需要一大批立足于本土文化,關切當下社會需求的團體心理咨詢帶領者。
相對于這樣“嚴峻”的現狀,我們的覺悟還遠遠不夠,更談不上有成熟可行的具體應對策略。
我們需要一大批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研究者、實踐者、帶領者,一大批究竟是多少?我想幾百萬是不算多的。
他們戰鬥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台上,奔走在社區心理服務的舞台上,運用科學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術,以講座、體驗式講座、教育性團體、成長性工作坊、治療性小組等不同“集體心理學方式”服務着社會中需要心理學的人們。
這就是我的願望,這就是我作為一名在本土探索會心團體的心理學工作者的真實心聲。
所以,我是孤獨的,也是幸運的。
我是喜悅的,又是暗自神傷的。
韋志中教授的著作《團體心理學:本會團體心理咨詢模式理論與實踐》
每一次一個團體心理咨詢培訓班開班的時候,我都帶着前所未有的相信和熱情,投入教學陪伴學員們成長。每一次看着我所種在地裡的“莊稼”收成不好的時候,我又會暗自神傷。
本會團體心理咨詢模式創始人——韋志中
可喜的是“也有風雨也有晴”,一路走來已經證明了“沒有白走的路”這句話。
許多學員已經運用所學的團體心理咨詢技術,在各自的舞台和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進步。
網校已經創辦了三年,我想接下來到了啟動本會團體心理咨詢師新一輪人才培養計劃的時候了。首先,開展一個“本會團體心理咨詢師師資班”,選一批可以在各個地區主持基礎培訓班的骨幹成員,由他們分布在各個省份和地區開展初級的培訓,然後需要繼續提升的可以到本會團體心理咨詢研究院開展提高。
盡管,我知道這一切都不會是順利的,但我又堅信隻要我們努力去做,就一定會有收成。
韋志中教授主講的本會團體心理輔導課程
韋志中教授主講的本會團體心理輔導課程(第三階)
韋志中教授主講的本會團體導師班認證課程
山東濟南本會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導師認證課程培訓
網校趙玉梅主任的本會團體心理咨詢師證書
山西省監獄系統心理教育與心理預防本會團體理論與實踐培訓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