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梧桐
圖/源自網絡
馬克思曾經說,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可能脫離社會這個集體而獨自生存。
哪怕是流落荒島的魯濱遜,也會因為孤獨而渴望有人陪伴,所以馴化了一位野人,為他取名星期五,并和他成為了朋友。
朋友之交,在于交心,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人,未必真的能交心。
有些人和你接近,往往有着自己特定的目的。我們把對方當成朋友,竭盡全力地去付出,結果,對方很有可能把我們當做人脈,幾經利用,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此以來,所有的真情也就錯付了。
所以年輕時,很多人熱衷于交朋友,等活到一定年紀就會發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稱之為朋友。如果不能交心,甯願一個人孤獨,也願意在錯誤的感情裡消耗自我。
人與人之間能否走得遠,合得來,關鍵在于是否有緣分。情深緣淺的人,即便感情再好,也終将走散。而情淺緣深的人,即便彼此有很多合不來的地方,兜兜轉轉依然會相見。
為此,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方式,并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複雜,如果能悟透以下三點,可能在經營人際關系的過程中,會少走很多彎路。
01:如果有緣分,無需存在讨好的成分
真正好的友情,一定是彼此對等的,不存在誰仰視誰,誰俯視誰的情況。雙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坦誠相待,彼此付出,唯有如此這份感情才能越走越遠。
賈平凹曾經說:“朋友是磁石吸來的鐵片、釘子、螺絲帽和小别針,隻要你願意,總能從俗世上的任何塵土裡吸來。”
他的這段話,對應了心理學上的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你是什麼樣的人,便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如果彼此之間真的有緣分,不需要你去刻意地讨好、取悅和迎合,凡事順其自然,也不會輕易走散。
這份緣分,雖然是天定的,但能否長久卻在于日常經營,而真正有緣分的人,離不了彼此的珍惜和用心,隻要雙方一直坦誠,這份緣分,也就一直不會散。
02:如果沒有緣分,無需違背意願,勉強彼此
真正有緣分的人,一路兜兜轉轉,最終依然會再次重逢,而沒有緣分的人,即便面對面走過,内心依然無動于衷。
所以很多時候,很多關系是不必強求的,假如兩人之間沒有緣分,不妨選擇順其自然,否則越是勉強,傷害也就越深
在張愛玲的長篇小說《半生緣》裡,男女主人公便是典型的案例,年少時的他們深愛彼此,私定終生,後來兜兜轉轉 因為各種各樣的誤會而走散。
他們之間的關系破裂,除了客觀原因以外,最主要的是他們對于彼此不信任,各有各的戒備心。
而一段真正好的感情,不可能容得下算計,如果凡事隻想着自己,那麼這段感情不可能維系。
情深緣淺的他們,逃不掉走散的結局,這也警示我們,如果兩人之間沒有緣分,無需違背自己的意願,勉強和對方在一起,好聚好散 反倒更能彰顯格局。
03:凡事随緣,看開看待,尊重每一次相遇和離開
若是有緣,走散了依然會再次重逢,若是無緣,即便每天形影不離,依然無法走到最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隻要凡事看開一點,看淡一點,也就沒有那麼累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複雜,這一生看似漫長,真正和我們有交集的人卻少之又少。
那些值得我們在意的人,不妨努力去付出,努力去經營,我們的生命會因為他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充實,更加豐盛。
而那些不值得我們交往的人,沒有必要花費如此多的精力和耐心,學會告别,學會放下,我們肩上的包袱,才能輕一點往後的路,才能走得更順一點。
往後餘生,學會凡事随緣,看開看淡,尊重每一次相遇和别離,珍惜值得珍惜的,放棄不值得交往的。
唯有找到生活的重心,才能将每一分每一秒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才能不負光陰不負卿。
早晚有一天,我們會明白,每個人來到這世上,終究隻是過客而已,路途中遇到的人,經曆的事 和看過的風景,全都是生命的點綴。
有了他們,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
但是人活着,終究要為了自己,不要輕易地被他人所影響,如果沒有緣分,不必刻意地讨好。因為真正有緣的人,無需讨好,而沒有緣分的人,即便讨好也沒有用。
年輕時,我們可能會下意識地勉強很多事,無法接受離别。但活到一定年齡就會發現,凡事看開 看淡,能活輕松很多。
畢竟,離别是一種人生常态,能陪我們走到生命盡頭的,隻是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隻是過客而已。
不用讓自己活那麼累,既然不是一路人,就不要勉強了。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相處方式,其實很簡單,擁有的時候就好好珍惜,如果失去了就幹脆放棄.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去珍惜真正值得愛和值得交往的人,唯有如此,我們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