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醜小鴨真的是勵志故事嗎你怎麼看

醜小鴨真的是勵志故事嗎你怎麼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5 09:21:26

醜小鴨真的是勵志故事嗎你怎麼看(安徒生沒告訴你醜小鴨背後的故事)1

一隻鴨媽媽孵出一群小鴨子後,有一隻碩大無比的蛋遲遲不肯出來。終于出來後卻奇醜無比,其餘的小鴨子都嘲笑欺負它,于是隻好離家出走後被一個農夫收養,有一天農夫的小孩要和他玩遊戲,它以為小孩也要欺負它,于是拼命的掙紮,将農夫家裡攪得亂七八糟,農夫妻子很生氣地把它趕出了家。在流浪了一個冬季以後,醜小鴨在昏迷中醒來,從冰面上的倒影看見原來自己是一隻天鵝。

沒錯,上面這個故事就是廣為流傳的《醜小鴨》,出自于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

小時候,出現在我們的課本裡。我用了很多年都沒想明白這則童話故事是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或者說教材編輯們是出于什麼考量将這篇童話安插進小學語文課本的。

多年後,當我再回頭反複閱讀這篇童話的時候,想想它背後的含義,以及作者安徒生的成長經曆,真是細思極恐啊。

在人們的期望裡,童話故事總是溫馨簡單,并且能夠闡述一個簡明扼要的道理。在小學課本裡,老師和課本答案向我們強調隻要足夠善良和堅持,醜小鴨也能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難道小孩子的智識未開的情況下,真的就要這樣糊弄嗎?誰能解釋清楚這個變的過程是怎麼變的?是什麼促成了一隻醜小鴨就突然變成白天鵝的。

作為兒童的啟蒙讀物,古時候,兒童傳統文化教育用鄭振铎先生的命名法,就是“倫理、故事、識字、常識、詩歌”五類。故事,隻是其中的一部分,有很多過去的例子流傳下來教給小孩子。我們談“兒童傳統文化教育”除了注重外在的行為規範,還要看重内在的心性涵養,當我們的小孩子擡頭用充滿好奇的眼神問,醜小鴨是怎麼變成白天鵝的,我們該如何回答?

其實,醜小鴨的生活就是安徒生的自我寫照。他的童年生活就是充滿了貧窮和欺淩,也許這篇童話是在被催稿的時候臨時寫出來的也說不一定。而被放進教科書興許并沒有那麼合适吧。

如果一定要深扒這則故事,可以看到以下三點:

1、天鵝的形象本身就比鴨子要高大。這可以算作是作家的意淫嗎?

2、這不是一個勵志的成功故事。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并非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命運而是它本來就是天鵝啊,這和努力到底什麼關系?

3、童話是以這樣一句話來結尾的:“原來醜小鴨小時候其實是一隻天鵝寶寶,不是鴨子,醜小鴨非常高興,小時候長的太醜都沒有人願意跟它做朋友,現在它終于有朋友了。”這麼明顯直白闡明顔值至上,絕口不談自身努力。如果這是向上和社交的唯一通道,那麼那些本身就長得不好看的人難道讓他們去死嗎?有沒有想過如果他們想明白這一點,一生也許都會自卑和自閉,或許在童年就開始被嘲笑着叫“醜小鴨”。

這樣并不恰當的童話傳達一段扭曲的價值觀,放在教科書裡給孩子當做啟蒙讀物,孩子在仔細閱讀後會發現人生是如此灰暗。殘酷地講,教育本身是對社會分工的一次篩選過程,但是這無關乎顔值至上并且隻給一條出路。否則這就不是殘酷而是耍流氓。

其實醜小鴨這個故事在中國沒有任何優勢,因為當中國人看到“天鵝”兩個字的時候,隻會問三個問題:

1、可以吃嗎?

2、好吃嗎?

3、怎麼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