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7-01 07:08:10

愛麗舍 VS 昕銳

小型家用車市場注定是廠商的必争之地,不僅僅因為它們最走量,同時還可以檢驗廠家在有限的成本下到底能為我們呈現出怎樣的産品。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1

作為傳統的“老三樣”之一 ,富康後期的愛麗舍一直是三款車之中最有個性的一個,不光是外觀内飾的造型,就連喇叭的按鈕就都設置在轉向燈杆頂端,總能帶來一種異域風情。而現款的愛麗舍則完全以實用為初衷,将功能性的專注提升到了極緻。值得一提是,國産愛麗舍把歐洲版擋把四周的車窗開關移到了我們習慣的門闆上,但是這個角度是在太尴尬了,左手操作時總有種要抽筋的感覺,而這個突出的車窗開關面闆在駕駛的時候也實在有些硌左腿。

在造型方面,愛麗舍外觀看上去要比斯柯達昕銳感覺更為憨厚,炯炯有神的大燈造型讓人感覺很放心。相比之下,昕銳的設計則充滿了線條感,大量硬朗的線小型家用車市場注定是廠商的必争之地,不僅僅因為它們最走量,同時還可以檢驗廠家在有限的成本下到底能為我們呈現出怎樣的産品。條和折線讓它看上去更顯年輕,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其實昕銳這個名字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有些陌生,其實它是斯柯達在國内生産的全新一款車型,是昕動的三廂版。這樣來看的話,和POLO一奶同胞的昕動三廂版實際上就和全新的捷達和桑塔納基本是雙生兄弟一般的關系。

這樣錯聽起來錯綜複雜的關系其實隻要坐進車内看看内飾心裡就明朗了不少。昕銳内飾充斥着大衆的風格,古闆簡約而又造工出色,讓人感覺又愛又恨。

愛麗舍的内飾則明顯更有設計感,雙色中控台上帶有拉絲感覺的飾闆,但大面積的硬塑料影響了手感。方向盤的造型也很好看,但它采用了一個上下高左右窄的設計,看起來還挺明顯的,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另外一點是,方向盤上的顆粒塗層較為粗糙刮手,如果你習慣跟我一樣單手打輪揉庫,還确實挺磨手的。方向盤後方獨立的音響操作杆雖然藏得比較深看不清按鍵,但用久了之後還是非常好用的,這個配置在同級别中比較少見。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2

動力系統方面,兩車都采用了相同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加6速自動變速箱的配置。動力輸出方面,雪鐵龍的最大功率領先5kW,而昕銳在最大扭矩上高出了5N·m。綜合來看兩車相差并不多,完全處于同一水平,但駕駛感受方面卻相差很多。

愛麗舍在上市之初采用了4速的自動變速箱,飽受诟病。而現款換裝了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平順性有了明顯提升,駕駛感受相比原來偏日系的風格轉變成當前較為沉穩的感覺。起步初段不算有力,但轉速超過2000之後感覺有所改善。但是變速箱的手動模式實在讓人有些抓狂,換擋反應慢而且頓挫也較為明顯。還是自動模式下駕駛比較舒心。

昕銳開起來更加沉穩一些,加速也是在初段較為無力,和愛麗舍加速感覺相似,但換擋動作更快,感覺更細膩。昕銳的方向要比愛麗舍沉很多,避震器也更加紮實。相比之下,愛麗舍駕駛則更為輕巧,避震器也非常綿軟舒适,尤其是寬敞的後排帶着一家老小外出愛麗舍肯定會是更好的選擇。

C4L VS 明銳

不知從何時開始,緊湊級車刮起了運動風潮,不到8秒破百的新思域絕對是後來者,“百米沖刺王”C4L以及1.4T直接使用高功率的明銳相信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3

雪鐵龍C4L馬上就小改款了,但可惜的是我們在選題進行的期間新款還沒有上市,所以隻能委屈老款的C4L上陣迎戰,但新車型的一些變化我也會在文中向您一一道來。在C4L上市之初,“百米加速王”的稱号就讓它一炮而紅,不少性能車與其一戰,讓它瞬間成為了當時車圈的話題王。

其實深究原因不難發現C4L喊出這個口号的原因。首先1.6L的THP發動機确實強大,最大功率163馬力,最大扭矩240牛米的數據超越了幾乎所有同級别發動機。在油門的調校上C4L 異常靈敏,尤其是在初段一點就竄,甚至比一貫這樣做的日系車的油門還要“賊”。再加上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寬容度很高,允許3000轉起步,所以C4L敢喊出“百米加速王”的口号也算是藝高人膽大。

但長時間駕駛過後你會發現,C4L實在太愛竄了,城市中的擁堵路況讓人非常頭疼。起步跟車之後往往要跟個急刹避免追尾,實在有些累。而且初段異常快的C4L在後程加速有些弱。并排和明銳起步時,由于明銳7速DSG變速箱的自我保護不允許高轉速,C4L起步直接領先一大截,但後程卻被明銳反超。最終C4L跑出8.6秒的百公裡加速成績,意外地落後了看似老實巴交的明銳0.1秒。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4

但這一切似乎也并不意外,憨厚老實的明銳暗自将1.4T的車型全部使用了150ps馬力的高功率版發動機。要知道高爾夫和速騰的高低功率發動機除去配置差異後,差價也要差出将近一萬。

明銳開起來是滿滿的德系味道,懸挂紮實緊湊,油門需要深踩動力才能夠源源不斷地釋放。相比之下C4L則要稍微偏向于舒适性一些,這一點從後排座椅那巨大舒适的頭枕就能看出一二,相應的座椅包裹性相比明銳略差。

其他動力總成部分,C4L的1.2T發動機明顯比明銳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更有誠意,動力和油耗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1.8L在新款上市後将會離開我們的視野。如果購買明銳的話,建議直接忽略掉自然吸氣的版本,1.4T版已經很有性價比了。

内飾方面,C4L還是充滿了設計感,飽滿的方向盤看上去十分粗壯,手感也不錯,中控台和門闆上采用了很多線條和凹陷,增添了視覺的層次感。在新款車型上還增添了電子手刹,進一步增強了便利性。相比之下明銳的内飾雖然看上去比較古闆,但做工方面有着明顯的優勢。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5

在配置上,相近價位的兩車基本處于相同的水平。但未來将要上市小改款後的C4L配置明顯更有優勢,除了剛才說到的電子手刹外,高配車型的LED大燈以及并線輔助、車道偏移輔助都是明銳所不能提供的。

另外一點值得一提的是,C4L的新款車型中全系标配了7英寸的觸摸屏,并融入了在線廣播、違章查詢等互聯功能,這一點領先明銳非常多。哦對了,C4L的發動機啟停按鈕仍舊維持老款的設定出現在方向盤的左側,法國人的設計有時候還真是琢磨不透啊。

C3-XR VS Yeti

Yeti和C3-XR是原本處于不同級别的SUV,但國産後斯柯達讓其大走低價路線,讓兩者幾乎來到了同一價格區間,那麼這場越級之争結果又将如何呢。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6

Yeti這個名字其實叫起來挺好聽的,這個英文單詞翻譯過來是雪山上傳說中雪人的意思,這恰恰代表了它的形象,強壯矯健并且堅忍不拔的感覺和Yeti給人留下的印象十分相像,而且名字中還帶着點可愛。但斯柯達将其國産後為它命名“野帝”,這個聽起來并不算文雅反而有點土的名字相信十分影響銷量,甚至斯柯達的銷售顧問還跟我說過,好多人對這車特感興趣,一聽名字就頭也不回的走了。好在之後斯柯達将它的名字重新改回了Yeti,并請來了“古惑仔”為其助陣,近來可謂人氣攀升,但每個月兩三千台的銷量還是會顯得有些尴尬。

我一直認為Yeti是一台被低估的SUV,和途觀采用相同的平台,并且用方正的造型營造出超大靈活的車内空間,加上12.98萬的起步售價和接近兩萬的店面優惠,我實在找不到它銷量低迷的原因,也許還真是“野帝”這名字帶來了不散的陰郁。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7

Yeti的造型很有特點,方正的感覺很像奔馳G級和路虎衛士這類的老派硬漢型SUV。雖然沒有亮點,但你也很難挑出毛病。車尾的部分明顯比途觀短了不少,讓車身看上去更靈活。被舍棄的一部分後備廂空間能夠被靈活多變的第二排座椅所彌補。

相比之下雪鐵龍的C3-XR明顯時尚很多,身上帶有濃厚的城市SUV的味道,LED日行燈、造型出色的輪毂還有C柱上很有特點的銀色飾闆都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内飾的設計C3-XR也明顯更為年輕,中控屏的尺寸不小,顯示的信息也是非常的豐富。唯一的缺點就是和愛麗舍一樣設置在門闆上角度非常詭異的車窗開關,不好用的同時還十分硌腿,差評。

相比之下,Yeti的内飾就顯得寒酸了不少,雖然更換了斯柯達全新的方向盤造型,但還未進行小改款的它内飾仍舊是老氣沉沉的造型,好在選材方面還是比較用心的,質感不錯。鎖車和解鎖按鈕位于擋把下方的點煙器旁邊,一開始的時候還真是手忙腳亂的找不到。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8

動力配置上,兩台車都有讓我看不懂的地方。C3-XR的1.6L版本居然還在使用4擋手自一體,自家采用同樣發動機隻賣八萬多的的愛麗舍都有6個前進擋,這讓C3-XR情何以堪。另一邊的斯柯達為了拉低售價門檻,将接近一噸半重的Yeti入門級車型搭載一台1.6L自然吸氣發動機,車開起來簡直肉的令人發指,要知道買這款車的人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的載人載物需求的。

但是貴上一萬元的1.4T高功率版本車型開起來還是很爽的,加速很有沖勁,由于采用了比途觀上6AT傳動效率更高的7檔雙離合變速箱,所以百公裡9.5秒的加速時間甚至比1.8T的途觀還快上2秒,“低價能跑,拉貨多,吃的少”這是Yeti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1.6L搭配4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C3-XR開起來還是很惬意的,除了高車速時發動機轉速高帶來的噪音。然而它1.6T版本動力的車型顯然駕駛起來更加得心應手,綜合起來更值得推薦。

C5 VS 速派

C5和速派都算是火熱的中級車市場中很有個性的角色,一個是法式風情,一個堅持5門掀背,這二位的PK看點十足。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9

仔細想來,這一代的C5上市已經有将近6年的時間了,6年對于瞬息萬變的中級車市場來說确實是很長的時間了,但回首看去C5不論是外觀和内飾都仍舊有很多獨樹一幟的特點。

外觀上C5看上去非常流暢大氣,車尾窗采用了内凹的設計,據說這樣的設計有助于增加後備廂開口面積。内飾最突出的特點是方向盤采用了中心區域不轉的設定,僅有圓形和四個條幅可以轉動,很有特點。主駕駛員的空調出風口被融入了儀表盤的兩側,設計語言十分超前。

雖然外觀内飾幾年來未有明顯變動,但動力總成方面的改變可謂翻天覆地。2016款的C5進入了全面渦輪化的時代,僅提供1.6T和1.8T的兩款發動機,并搭配了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這一改此前2.3L版本C5油耗偏高的缺點,并且在動力表現上也有大幅提升。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10

另一邊的速派看上去則“正經”了不少,一副正襟危坐的且臨危不亂的樣子,和上一代“大叔”昊銳給人的感覺實在像極了。但大改款後,速派看上去年輕了不少,犀利的大燈和硬朗的線條讓它好像瞬間從成龍大哥變成了吳彥祖,但這個吳彥祖絕對也是穿着西裝準備出席正式場合的。

但即便穿着西裝,它也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台掀背車的傳統。打開後備廂蓋後,擋風玻璃随之升起,換來的是巨大的開口。商場血拼回家路過公園時,你能在一堆購物袋的遮擋下,從後備廂的最深處,從容地取出嬰兒車,和媳婦孩子一起享受周末溫暖的夕陽。

誕生于最新的MQB平台的速派擁有着豐富強大的硬件設備,平台化的減重和全新的發動機讓它動力更出色,操控性表現一流。同時配置也十分逆天,定速巡航、氙氣大燈、胎壓監測、電子手刹、藍牙電話等等一系列都是标配。車道偏移輔助、ACC自适應巡航、自動駐車在高配車上也有出現。很有特點的是,速派的方向盤非常輕,和奧迪手感很像。以上這一系列的特點都讓它駕駛起來更為輕松惬意。

百年車企斯柯達雪鐵龍歐洲銷量(品牌的較量斯柯達)11

C5在這方面的表現同樣非常亮眼,1.6L和1.8L的THP發動機的輸出表現很好,變速箱的換擋也非常平順,在加速性能方面和速派表現不相上下。操控上,C5的調校明顯更偏向舒适,避震器很軟乘坐感不錯。隻不過在駕駛時中心不動的方向盤需要适應,喇叭那兩枚小小的按鈕有時候會讓你有些抓狂。

空間表現方面,速派更為出衆,尤其是後排空間表現非常優秀,後排的舒适配置也比較高。但乘坐感反而是C5更好一些,座椅更柔軟坐姿也更惬意,隻不過腿部空間的表現略差一點點。如果兩台車能夠相結合的話那麼對于後排乘客來說無疑是完美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