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是露天工廠模式,農作物在種植管理過程中,難免會遭受病蟲害的侵擾,就需要提前做好防病措施,避免病害快速大面積傳播,難以防控,造成損失。農作物一旦發生病害需要及時治療,這就要求我們要對病害症狀和特性等基本常識要有所了解,然後對症下藥。
農作物病害分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費侵染性病害一般是不适宜的物理、化學等非生物環境因素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植物病害,又稱生理性病害。因不能傳染,也稱非傳染性病害。如土壤、營養、水分、溫度、光照、和有毒物質等,阻礙植株的正常生長而出現不同病症,植物對不利環境條件有一定适應能力,但不利環境條件持續時間過久或超過植物的适應範圍時就會對植物的生理活動造成嚴重幹擾和破壞,導緻病害,甚至死亡。如作物缺素、凍害、洪澇、幹旱、藥害、肥害、土壤酸化等造成的作物長勢不良。生理性病害一是可以通過選育抗性品種,培育壯苗,來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二是通過植物生長調節劑和生物刺激素調理作物生長發育,增強抗逆能力。三是改善作物生長環境,維持生态平衡和促進生态的良性循環。
在浸染性病害中,主要可分為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病、線蟲這三四類。這其中真菌是真核細胞生物,細菌是原核細胞生物,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他們彼此的組成結構及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區别,自然對症的藥劑就大大的不同。其中,真菌病害約為七成左右,其次是細菌性病害和病毒病。
區分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和病毒病:首先是看病症類型,通常我們把病株症狀變化分成五大類型,即:腐爛、壞死、變色、萎蔫、畸形。由于真菌的種類太多,不同真菌發病能帶來以上五種病狀,但其中最常見的是卻是壞死和腐爛,例如炭疽病和褐斑病。細菌則通常破壞細胞壁,讓細胞内的細胞質、細胞液外滲或阻塞水和營養物質在植物體内運輸,所以主要會導緻腐爛、萎蔫症狀。病毒侵入植物後一般不會立即殺死植物,主要是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引起植株顔色或形狀的改變,即變色和畸形。
一、真菌病害:
真菌性病害一般在高濕季節容易發病,病菌多在病殘體、種子、土壤中過冬。病菌孢子借風、雨傳播。在适合的溫濕度條件下,孢子萌發,長出芽管侵入植物組織内危害,可造成植物倒伏、死苗、黑果、萎蔫等病狀,在病部帶有明顯黴層、黑點、粉末等病征。
四大類真菌:
a.鞭毛菌—腐黴(猝倒病)、疫黴(疫病、晚疫病)、霜黴(霜黴病)
b.子囊菌—白粉菌(白粉病)、核盤菌(菌核病)
c. 擔子菌—鏽菌(葉鏽病、條鏽病)、黑粉病
d. 半知菌
--從梗孢菌(黃萎病、枯萎病、番茄和芹菜早疫病、葉黴病、灰黴病、黑斑病、黑星病)
--黑盤孢菌(炭疽病)
--球殼孢菌(斑枯病、褐紋病)
--無孢菌(立枯病)
二、細菌
侵染植物的細菌都是杆狀菌,大多具有一至樹根鞭毛,可通過自然孔口(氣孔、皮孔、水孔等)和傷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蟲等傳播,在病殘體、種子、土壤中越冬,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容易發病。細菌性病害症狀多表現為萎蔫、腐爛、穿孔等,發病後期遇潮濕天氣,在病部溢出細菌粘液,是細菌病害的典型特征。軟腐病、黑腐病、環腐病、角斑病、瘡痂病、潰瘍病、菜豆疫病等.
從侵染後具體症狀來看,區分真細菌病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發病部位有無黴狀物或粉狀物,真菌長菌毛而細菌則不長
2.發病部位腐爛後有無惡臭,細菌病害往往伴随惡臭味而真菌性病害則無。
3.發病部位是否有潰瘍、瘡痂、變色等形變,真菌性病害一般沒有。
如判斷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和霜黴病,隻需觀察葉背有沒有白色黴層,有黴層即是霜黴病。
三、病毒病
病毒主要借助帶毒昆蟲傳染,有些病毒病可以通過線蟲傳染。病毒在雜草、塊莖、種子和昆蟲等,病毒可以活體組織内越冬。病毒病的發病症狀則相對比較明顯,葉片斑駁、花葉、皺縮、卷曲、畸形、簇生、矮化、壞死、斑點,斑駁處顔色對比十分鮮明。為害果實時的主要表現是,成熟期果實上有條斑,從果實的尖端向上變色,在變色的部位上,有短的褐色條紋,及向内凹陷。如煙草花葉病毒病、黃瓜花葉病毒病、小麥叢矮病毒病等。
四、線蟲
植物病原線蟲,體積微小、多數肉眼不能看見。由線蟲寄生引起植物營養不良生,長衰弱、矮縮、甚至死亡。常引起植物根部須根叢生或腫脹,地下部不能正常生長,地上部生長停滞黃化。線蟲以胞囊、卵或幼蟲等在土壤或種苗中越冬,主要靠種苗、土壤、肥料等傳播。如根結線蟲(番茄、瓜菜類、芹菜、胡蘿蔔等)、胞囊線蟲(禾谷類、大豆等)等。
因此在防治上本着“綜合防治、預防為主”的原則,必須從三個方面入手,選擇對症藥劑,一是殺菌治菌保健、二 是修複傷口、三是切斷害蟲等傳播途徑,統籌做好病害的防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