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直播時有家長問了我一個問題:孩子4歲,把孩子帶大的姥姥生了重病在醫院、醫生說姥姥沒有太多時間了,媽媽不知道怎麼做才合适。
她想帶孩子去醫院看望姥姥、見最後一面,又擔心實際情況會吓到孩子,也怕孩子去醫院會有許多疑問:“姥姥怎麼了”、“姥姥去世後會怎麼樣”,不知如何回答才最恰當。
我相信有同樣疑問的不止這位媽媽,大家成長過程中也大都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死亡教育,那怎麼恰當地、有助益地與孩子談論“死亡”?
死亡教育要點
▶ 父母們先讓自己在知識、心理、情感上都準備好;
▶ 最适合的時機是孩子開始好奇時,從身邊的草木動物等生靈開始;
▶ 開放坦誠的态度,簡單清晰的語言,溫柔和緩地逐步引導;
▶ 鼓勵多角度理解、多種形式抒發表達。
這是我總結的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重點,下文裡将與大家分享在不同年齡段如何根據實際情況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1學齡前:自然界是最好的生命課堂心理學家Maria Nagy提出過孩子從有死亡概念到完全理解死亡的意義是個過程,如果成長過程中缺乏“死亡教育”,人可能會蔑視死亡,或一直停留在兒時的觀念裡“妖魔化”死亡。
1948年,心理學家Maria Nagy在研究中率先發現:兒童對生命的認知,存在着三個不同的階段 ▼
第一個階段:(3-5歲前後)兒童不能理解死亡是個必然的過程,是生命的終點;
第二個階段:(5-9歲前後)死亡開始在孩子意識裡與“人”和“自己”關聯起來,兒童可以理解死亡是一個人生命的終止;
第三個階段:(9歲以上)孩子進入對生命理解的成熟階段。
台灣高雄師大教授張淑美,多年來從事幼兒死亡教育研究,曾指出兒童在4歲左右會産生死亡的概念。
因此,死亡教育并不是從孩子第一次面對親人離世才開始,而是按認知發展規律,在學齡前就潛移默化地開始。
最适合開始死亡教育的時機是孩子開始對這個問題好奇的時候,而大自然的生物世界是最好的切入點,是最好的生命教室。
我們都看到過樹葉從春天到冬天的變化,人和其他生物也都要經曆這樣一個過程。經典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就是從這樣的角度給幼兒開啟生命與死亡的故事:
“既然我們都要飄零落下,幹嗎還要生長在這裡呢?”
“是為了享受太陽和月亮。是為了一起過那麼長一段快樂時光。是為了把影子投給老人和孩子。是為了讓秋天變得五彩缤紛。是為了四季。難道這些還不夠嗎?”
從植物到動物,認識身邊的小動物的生命曆程,走到大自然去了解各種動物。不用刻意講解“死亡”的概念,而是讓孩子感受:從生到死是每個生物都必經的自然過程。
2學齡初期:具象化認知人的死亡在孩子對自然界的生死有了認知後,他們會開始面對生活中人的死亡。很多家長會像提問的媽媽那樣,認為死亡太沉重,會對孩子有不利影響。因此選擇“隐瞞”或言語上“美化”真實情況。
但隐瞞真相并不能阻止真相發生,孩子隻會從大人沉重的情緒和隐瞞的态度裡生出許多不好的猜想:爺爺是不是不要我了?為什麼他們不告訴我爺爺到底怎麼了?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因此,不要對孩子“隐藏”死亡,也不要過度美化、粉飾事實。
最好的解釋是用簡單的語言提供具象清晰的回答,讓孩子盡可能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對于他來說生活會有些什麼樣的改變?
像那位4歲的小女孩去病房看到姥姥,她會疑問姥姥怎麼了,媽媽則要讓她明白:姥姥生病了,需要住在醫院裡讓醫生照顧她,所以姥姥現在也沒有力氣像以前那樣抱她起來了......
例:
“XX去世了,我們以後就不能再和他一起吃飯、散步、出去玩了。
但我們還是會時常想起他,他送我們每個人的禮物、他的東西我們也一直會留着。你想他的時候可以跟我們講他的故事,也可以把想到的畫面畫下來。”
孩子初步理解了人的死亡對他和身邊的人意味着什麼之後,最常問的是:人死之後去了哪裡?家長也面臨是否應該帶孩子去墓地的問題。
如果孩子願意的話,當然可以。這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具象化認知與理解死亡的一部分。知道去世的人是住在墓地裡比虛無缥缈的“天上”、“很遠的地方”更讓人安心,也有可以去表達哀思的地方。
3學齡中後期:學會處理死亡引發的痛苦
孩子對“死亡”的概念有了基礎的認知,明白了這意味着永久的分離,就會感受到分離和喪失帶來的焦慮、痛苦等情緒。當他們不知道如何理解和消化失去親愛的人帶來的痛苦感受時,孩子會害怕死亡。
因此,父母要在孩子理解了死亡内涵的基礎上,慢慢引導孩子學會處理、消化這些感受與情緒。切忌一股腦将死亡的痛苦倒給孩子。
▲ 忽然告訴孩子爸爸最終會離開她 隻會讓孩子過度過早承受分離的巨大痛苦
人的死亡教育核心是用愛去緩釋死亡分離帶來的焦慮與痛苦。
迪士尼電影《尋夢環遊記》裡小男孩Miguel誤入亡靈世界,看到年邁的祖母Mama Coco與父親自小分離,死前再沒見過、卻幾十年如一日思念着對方;看到很多亡靈與活着的人之間斬不斷的愛的牽絆,這些讓他明白:死亡不會讓一個人從這個世界消失,愛的記憶讓死亡的人以另一種方式留在我們的生命裡。
除了讓孩子理解生命、死亡與愛的關系,還要多鼓勵孩子通過各種渠道去抒發他們感受到的情緒。在連線的最後我就是這樣建議小女孩的媽媽,讓孩子去畫畫、去書寫、去歌唱...... 這樣做也是在留下更多與愛相關的回憶。
讓孩子慢慢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積聚足夠多的愛與能量來對抗分離與死亡的痛苦。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們可以更深入、全面地跟孩子探讨生命與死亡的不同議題。幫助孩子理解一個人從出生、健康生活到死亡的生命曆程。
我曾看過一部非常真實感人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講述了普通人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12個“第一次”,從出生、上學、長大到養老與告别。像這樣,生命累積起來的厚度和愛的濃度才能化解生命終結的痛苦。
文中提到的影片在後台回複“死亡教育”即可獲得觀看鍊接,還有很多優質的繪本、電影、電視劇、小說等,可以在不同階段用作媒介去與孩子讨論生命與死亡,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自己的經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