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不是個好皇帝,談政治,李煜隻能是徹徹底底的失敗者,一個亡國之君,沒什麼臉面。但李煜是個好詩人,若論個人才藝,他還真不錯,工書,善畫,洞曉音律,詩、詞、文皆通,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甚大。隻可惜,正如法國作家謬塞所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李煜作品可分兩類,一類是早年寫宮廷生活男女愛情的作品,影響不大,藝術成就也不高;另一類是做了亡國奴之後,以自己的切膚之痛書寫亡國之恨的作品,這類作品差不多是李煜帶着哭腔用嘶啞的喉嚨唱出來的血淚之情,感人至深,藝術成就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他這首《虞美人》在文學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作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用的是互文見義的手法,指代時間,“何時了”,什麼時候結束?“往事知多少”,回想起當初的日子,往事曆曆在目。連起來,可以這樣理解:看着春花,看着秋月,度日如年,這糟心的日子何時才是個盡頭啊?撫今追昔,多少往事湧上心頭!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設想自己昔日的故國,應該與昨夜的“這裡”一樣,有東風吹過,有明月相照。隻不過物是人非,令人不敢想象了!“東風”照應前文的“春花”,“月明”照應前文的“秋月”,暗示自己對故國不盡的思念,隻可惜“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
此句轉到細節描寫,本想嘗試着“由虛到實”,想到那些“雕欄玉砌”應該都還在吧?隻是顔色恐怕已經衰敗得不成了。在這裡,“雕欄玉砌”使用的是借代的修辭手法,指代故國的一切,人,事,物,也指代江山。作為亡國之君,不敢留戀,更不敢大把大把地抒情,點到為止,立即停筆。即便如此,傳說,李煜也因這首詞而被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可以想象,那是怎樣的“戴着鐐铐的舞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一句可是千古名句啊!“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含蓄委婉地寫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湧流淌,晝夜不舍,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全句把亡國之痛悲苦之情比作這沖破峽谷奔向東海的滔滔江水,一發而不可收,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