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立場聲明:本文發生的背景是個人家庭需要升級WIFI網絡,我不想寫成專業的産品評測文章,隻會粗粗的發表一些使用感受,非軟件跑分,期待性能專業測試的可以期待其他值友的分享。
【寫作說明】:本文發生的背景是個人家庭需要升級WIFI網絡,我不想寫成專業的産品評測文章,隻會粗粗的發表一些使用感受,非軟件跑分,期待性能專業測試的可以期待其他值友的分享。
購買理由家裡的網件R6300 V2(俗稱電磁爐)用了6年了,最近家裡平凡出現網絡卡頓,重啟也無用,也有人說是芯片或者天線老化造成的。即使每日重啟也無濟于事,于是心起“殺機”
,實際上是種草H3C 的AP很久了。
外觀依舊,性能衰減
外觀依舊,性能衰減
R6300宣傳手冊
R6300宣傳手冊
談一談為何會種草H3C 的AC AP設備。自己的工作與弱電有點關系,首先 商用領域 大型辦公場所一般用的比較多的商業解決方案 還是華為,H3C,思科為主。也有小企業喜歡用 TP或者DLINK等解決方案,個人覺得沒有前三個靠譜。小米咱就不說了 之前用過 帶硬盤的路由器,除了本質工作外其他我覺得做的還行,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好了 知道的值友可以留言。
H3C的家用産品 并不是很多,之前給朋友家的别墅部署了 全套H3C AC AP面闆的方案,感覺還不錯,雖然夏天發熱嚴重的時候需要通過重啟機器,恢複訪問質量,但是作為家用領域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本次我才用了H3C的無線AP面闆方案。本文再次重申 非專業評測,隻從實際使用感受聊一聊,咱不跑參數,覺得較真沒必要。
賣家的圖
賣家的圖
上圖是官網的邏輯圖示意圖,上圖說所謂的智能中樞就是個帶路由功能的AC控制器,我選購的是 AC(H200)*1個 AP(BA3000L)*3個。
我雖然隻買個3個AP面闆(窮),但是任然選擇了8口的AC控制器,一個是方便AP擴展,第二個是可以從當普通的交換機使用,避免弱電箱放入過多設備,這個産品有一個兩點就是路由撥号上網功能,大大的節約了弱電箱設備,對于家用弱電箱空間有限的情況還是很有必要的,手工點個贊。
設備上帶有1000M網口所以除了AP面闆功能 還能保留有線千兆網絡,對于家中有需要保留高質量網絡通信的場景是個必選項,如PC,NAS,高清網絡機頂盒。
産品官方介紹本文主要評測的是BA3000L 面闆,此産品的賣家介紹如下:
産品特點圖
産品特點圖
參數肌肉修
參數肌肉修
我個人覺得 160MHz使用的場景并不多,而且此面闆出廠默認 給的5G頻率是80MHz,畢竟160MHz支持的客戶端以及抗幹擾能力現在都有待驗證。而且現在寬帶入戶的帶寬大多還停留在100M至300M。如果家中有NAS設備的我覺得還是有使用場景的,如有向達到官方聲稱的3000M 這個160MHz是有必要手動開啟的。我個人本次更換AP面闆設備實際上還是希望家中每個地方WIFI都是滿格并沒有跑滿帶寬的需求。如果手上不寬裕,我建議選擇1200M的面闆就可以了性價比很高。
引用宣傳手冊
引用宣傳手冊
家庭網絡布局(痛點)首先交代下背景,家裡面一共有6個網絡點,痛點集合:
1.衛生間沒有布網絡點,AP面闆無法覆蓋衛生間,恰巧衛生間又是WIFI信号最弱的地方,因為牆多鋼筋多,自然屏蔽,強烈建議裝修的小夥伴在衛生間留網口,畢竟喜歡在馬桶上玩手機的人不是少數。
2.很多有電視的地方沒有2個獨立網口單獨拉線,IPTV是專網專線,所以電視下方的網口用不了。
3.部分網絡口布局較低,有遮擋,會對信号有影響,新裝修的 可以在家用開關的位置預留網口這樣無線性好會比較好,我這裡畢竟老房改造WIFI 條件有限。
4.網線預埋用的是5類線,質量很一般但是1G的速度應該還是能馬馬虎虎達到的。建議大家選用6類線。
網絡布局 草草圖
網絡布局 草草圖
前文已經說了 家裡面的痛點 不是我想要這個布局,右下幾乎沒有網絡覆蓋。另外次卧用的是老款的2.4G面闆之前家裡剩餘的,給物聯網設備用便宜。
外觀展示老款A100用的是牛皮紙盒,這個也很樸素。
包裝真的很商用
包裝真的很商用
面闆
面闆
背面散熱明顯加大了
背面散熱明顯加大了
左邊是新款,右邊是老款A100
左邊是新款,右邊是老款A100
很明顯散熱設計是重新改良的,而且厚度變小說明集成度更高。
說明書及保修卡
說明書及保修卡
家中安裝與布局建議夏天弱電箱開門,找個電風扇對着吹,再牛也是個家用設備,和電信運營商用的設備還是有區别,散熱可以有效減緩夏天WIFI卡頓問題,避免重啟。
智能中樞弱電箱
智能中樞弱電箱
完美主義的還是上水平儀,大家可以注意散熱面闆非常多的孔,真的很熱。
做工還是可以的
做工還是可以的
家中預留網線需要提前打上水晶頭,我家之前用的時西門子的模塊網口面闆直接卡線就行,這個需要拆下來重新做水晶頭,如果沒有網絡基礎的可能需要找弱電工人,還是稍微需要點技巧的。
安裝完毫無違和感
安裝完毫無違和感
實際使用過程中真的很燙說,客廳AP面闆設置在入戶門旁邊,離弱電箱近,由于沒有地方放(客廳唯一的網口被IPTV占據),我隻能放在可 下圖位置,但是真的背闆不能用手摸非常燙,不會像普通路由器有塑料保護殼,背闆有金屬散熱。
真的很燙
真的很燙
軟件界面WEB管理界面簡化版大大簡化入門用戶操作難度,在家裡如果不想裝APP,這個網頁版足夠解決所有問題,而且手機端适配做的也很好,完全不需要用電腦就能完成配置。
非常貼心的簡化版功能
非常貼心的簡化版功能
AP全局設置相當于批量設置,如果需要網絡調優可以單獨設置重啟每個AP。
每個AP都可以單獨設置
每個AP都可以單獨設置
我這裡沒有選用雙頻合一,這裡我沿用了之前老設備的SSID(WIFI名稱)與密碼,這樣可以保證智能設備不需要重新配網,部分設備可能需要斷電重啟才能重新連上網絡。這裡有個WIFI6模式開關,可能考慮有的人家裡設備比較老開啟WIFI6反而無法訪問網絡。
WIFI6模式開關
WIFI6模式開關
每個AP面闆都可以設置2.4G與5G是否開啟,如果房間内沒有物聯網設備必須使用2.4G的設備,建議關閉,畢竟2.4G的型号幹擾還是比較大的。
設置每個AP的信号強度
設置每個AP的信号強度
專業版适合有網絡基礎或者,發燒友把玩。
專業版界面
專業版界面
非常好的功能可以看出每個接入點的設備接入情況。可以方便自己調優每個AP點。
AP接入點列表
AP接入點列表
APP界面
H3C魔術家支持遠程管理,需要注冊後登陸,這也是現在主流的管理方式。緊貼物聯網思維,H3C的智能設備都可以加入,APP不得不承認比WEB管理端更适合小白使用,比其他廠商 網件等國外一衆更了解國人心思,将AP的信号強度調整等常用功能大大簡化,批量操作。可見産品經理還是仔細雕琢過用戶心理的,認真的做過功能上的減法。這年頭做加法很簡單,能做減法的産品才是好産品。
首頁
首頁
H200管理頁面
H200管理頁面
管理見面上常用的 型号強度、定時設置、設備列表都有.
型号強度批量調整
型号強度批量調整
在WEB管理端可以單獨調整每一個AP的型号強度,這裡給一個小tips,并不是都是穿牆就是好,合理的分配,AP設備越多,使用标準設置甚至 睡眠設置,才能限定住每個房間的設備接入數量,否則設備跨房間接入設備,導緻單個AP負載高,且設備WIFI質量差,如果開啟AP漫遊更需要合理分配每個AP的信号強度,否則設備不會智能切換,因為切換AP靠的時信号強度的阈值至少在H200裡面是這個邏輯設置的。AP漫遊切記你的設備要支持相關協議,蘋果手機大多數都是支持的。
APP也提供WEB管理界面
APP也提供WEB管理界面
安全性考慮必須同一個局域網才可以訪問。
使用感受H3C家用産品的邏輯是,保證基礎設置邏輯,高級功能都默認關閉,性能穩定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默認登陸H200管理發現會發現 5G 160Mhz的頻寬是關閉的默認80Mhz、AP漫遊默認關閉、MU-MIMO(我也不知道是啥)默認關閉。不知道是不是這些噱頭,WIFI6的廠家也不敢保證真的好用,反正H3C是很保守的,其他家個産品也歡迎大家留言反饋。
H200作為路由器來說功能并沒有其他路由器功能那麼多、網速限制、離線下載、dlina、共享、小NAS、共享打印機都沒有相比之前 R6300 的附加功能來說比較弱,和軟路由相比更是沒法比。但是優勢是除了路由還兼備POE交換機、AC控制器功能,這裡要說下,如果家中的網絡設備是非标網絡設備不建議鍵入此H200路由器LAN口,避免POE供電燒壞設備,大多數有牌子的網絡設備都是可以自适應的如筆記本的網口 其他網絡設備等。
我本身算是一個電子設備的愛好者(不是發燒者),所以物聯網智能設備比較多,監控 小米智能設備 天貓精靈 智能電視 SONOS BOSE 衆多設備,這也是導緻我之前采用單一機器負載太高所以WIFI質量穩定性大大下降。采用AC AP的方案無非是想在保證每個房間型号滿格的情況下,降低每個WIFI設備的帶機數量。這裡提一句我家裡的監控我單獨用了另一套TP-link的網絡,實現網絡流量管控與主體WIFI網絡分離,避免堵塞。
最終說下大家關系的網速,我們家隻有100M的帶寬 通過測速軟件發現能跑滿,至于3000M我覺得 需要找2台手機支持的手機通過局域網測速才能測出來,或者家裡面有NAS可以試試,科技以人為本一位的測參數不是我的目的,所以我也沒折騰。
總結此款産品的軟件定位還是家用定位,從軟件上可以看的出提供了簡化版以及移動端,非常人性化。希望産品本身可以提供商業産品的穩定性就物超所值了,這一點需要時間驗證。
本文經“什麼值得買”社區作者@藍色男孩授權轉載,文章内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