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在學術交流會上,一句“耳鳴能治好”引起哄堂大笑。我終于明白:中醫不是沒人學,而是沒有人願意去做好了。
本來是奔着學習去的,會議前一天突然接到臨時通知,需要我做一個科室臨床的簡單彙報。作為新人,一時緊張不知所措。同事提醒我,就說一個你的醫案吧,結合醫案來說。
第二天,下午4點,我上台了。上去的第一句話,我先問大家了一個問題:耳鳴好不好治,我覺得好治。沒想到,下面哄堂大笑,說我年輕不知天高地厚。我就接着說,給大家說一下我的一個醫案。
這位患者,是一個男性朋友,患耳鳴3年,最開始就是那種細小的電流聲,後來音調高,變成蟬鳴聲,再後來,仿佛是機器嗡嗡聲,變大了。長期一直吃營養神經藥,沒有效果,據說是花了大幾萬塊錢。最後想看看中醫。
我看了他的情況,倒也常見,先給了三味藥,白術,澤瀉,石菖蒲。他覺得太少了,我說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藥不再多,在于精準辨證,對症的話,一味藥都可以治好。
他用了半個多月,感覺聲音音調變輕了,又給他加上補骨脂,王不留行兩味,繼用。後來呢,耳鳴消失。
我來說說為什麼?
他的情況,其實就是一點,痰濕,堵塞耳竅。痰濕是怎麼形成的?就是脾的問題!脾是什麼作用,運化作用!運化精微營養,氣血津液。我們的胃腐化食物,産生氣血津液,由脾輸送到全身。你可以把脾當做一個運輸指揮中心。脾要是不好,那津液,水濕就不能很好的運輸,就堵在一起,形成痰濕。營養到不了耳部,就耳鳴。
所以看上面三味藥,白術,健脾祛濕,可以讓脾氣上升,達到耳竅。澤瀉為地,讓濕氣往下走,通過小便排出。石菖蒲則是引路人,專門通竅所用。
就這樣簡簡單單,對症消病。所以我說,耳鳴能治好,前提是辨證準确,一定要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而不是說,耳鳴就補腎,耳鳴就營養神經,這是不負責任的,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耳鳴治不好,那是因為方向都錯了,怎麼會到達終點?
所以,你有耳鳴,可以留言,看看是哪裡的問題,需要找出病因才可以,切記不要盲目用藥,南轅北轍!
關注@中醫耳鼻喉科張大夫,了解更多耳病健康的實用知識
#耳鳴##健康真相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