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這是水鏡先生司馬徽遇到劉備時說的。
劉備履戰履敗,建功立業、興複漢室的願望顯得如此遙不可及。水鏡先生德高望重,恰好此時劉備屯兵新野離水鏡先生的住處并不遠,劉備便前往求教水鏡先生。
高人就是高人!司馬徽上來就直入主題,指出你劉備已經有了關、張這樣的猛将,而所缺乏的正是一個能夠為你謀定天下的謀士,早先的失敗正因如此。
司馬徽這時候便告訴劉備:“世有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
劉備聽了司馬徽的建議,找到了卧龍、鳳雛,可最終并沒有像水鏡先生所言。蜀漢沒能一統天下,最終劉備病逝白帝城,孔明星落五丈原。
是不是說水鏡先生為了推銷自己的門生來了一次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把戲呢?說到底他是在吹牛?
三國演義有如此橋段:劉備請諸葛亮出山,而鏡頭一轉司馬徽卻說:“孔明未得其時。”看來一切都是時辰的錯。
司馬徽其實說的沒有錯,得到孔明後,劉備集團才得以發展壯大。正是卧龍的幫助,劉備才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司馬徽所說的“時”究竟是什麼呢?水鏡先生留了一手,後面還有一句話沒有告訴劉備,轉頭司馬徽投靠了曹魏。
他後面的一句話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孝直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法正。他是劉備集團的重要謀士,其能力絲毫不遜于諸葛亮。
但是這個子初是誰呢?
劉巴(字子初),他是荊州名士,這人很有才華,年少時就在荊州地區享有盛名。然而這個人很高傲,劉表多次請他來州郡做官,可劉巴每次都回絕。
後來曹操南下攻打荊州,荊州淪陷,劉巴投靠曹操。曹操讓劉巴去招降荊州,恰巧這時荊州又被劉備集團奪去,劉巴沒有辦法回去複命。幾經波折,輾轉騰挪之下劉巴來到了益州。
而後,益州被劉備控制。劉巴也因此歸附劉備,這真是一次命運的邂逅。
一個國家的強盛,不單單依靠能征善戰的武将和才智過人的謀士。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蜀漢真正想要一統天下除了外交、軍事以外,内政也是關鍵。打仗是需要錢的,這錢從哪裡來?
劉備若想真正實現一統天下的願望,就需要建立制定法律,在蜀地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平定益州以後,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李嚴等人一起完成了蜀科,以此來管理蜀地軍民。
蜀科的内容不可考,根據諸葛亮傳的記載蜀科法律公平公正。這樣一看,蜀漢是不是就萬事具備了呢?蜀科的内容并不完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劉備死後蜀國是最弱的,蜀國積貧積弱的根本就是蜀科沒能得到完善。
秦始皇能夠掃六合,統一天下正是前有孝公治下的商鞅變法,秦國最終得以東出。而商鞅此人初到秦國并沒有得到孝公的支持,商鞅愛好遊玩,他先是去往秦國各地考察民情,而後經過十數年不斷探索,秦法在不斷的修改當中、得以完善,從而制定出一套最适合當時國情的法律。
像是劉巴、法正都是内政方面的高手,可惜他們死得早,重擔落在了諸葛亮身上。諸葛亮受先帝厚恩,一心隻想匡扶漢室,忽略了内政、法律的重要性。
蜀科的法律又是極為嚴苛,古代社會最重要的資源便是土地、人口。蜀漢的人口又是三國中最少的,勞動創造的價值就低。在諸葛亮治下蜀漢有多次北伐,如果你是當時蜀漢的居民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崇拜丞相,這樣的北伐戰争僅僅是空耗國力。
這些事情李嚴看在眼裡,當年白帝城托孤,李嚴也在旁邊。劉備正是希望兩人能夠通力合作、治理好蜀漢。三國演義把李嚴描繪成一個勢力小人,他處處和丞相作對(北伐不給糧食),諸葛亮一怒之下罷免了李嚴的官職。
商鞅變法得罪了世家大族,而蜀科同樣如此。李嚴出身于益州士族,他想勸諸葛亮不要窮兵黩武,搞好内政、拉攏荊州、益州這些士族,休養生息、發展民力,到了合适時機兵強馬壯、糧草齊備再進兵也不遲。
李嚴想得是很對,但蜀漢和西秦還不一樣。蜀漢面對如日中天的魏國,他們不會給諸葛亮休養生息的時間,丞相次次北伐也實屬無奈。這或許就是水鏡先生所言的卧龍不得其時吧!
一個公司如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運營體系和管理模式就能招攬、培養出人才,就如美國的籃球運動一樣,喬丹早已退役,但是有無數有籃球天賦的人可以被挖掘培養。
蜀漢的傷痛遠不是關羽、張飛、諸葛亮這樣的英雄逝去而走向末路,恰好是内政和配套的法律沒有跟上那個時代。
仔細一想,如若當初法正、劉巴還在,他們能将内政治理得井井有條;将蜀科不斷完善,那蜀國的命運或許可以改變。
就連諸葛亮自己也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這也許就是蜀漢的命數,諸葛亮的命數。唉!終還是要感歎孔明不得其時,真是映了水鏡先生的話。
求關注o(* ̄︶ ̄*)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