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知行合一的明代心學代表人物

知行合一的明代心學代表人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20:33:57

知行合一的明代心學代表人物(四知太守的心學解讀)1

所謂“四知太守”,指的是《後漢書》上,關于楊震的一段記載。

知行合一的明代心學代表人物(四知太守的心學解讀)2

故事說,王密在昌邑做縣令,為了官運亨通,步步高升,他始終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盤。恰巧,朝廷派來了新任太甯楊震,他和王密多少有些交情。

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能錯過?王密立刻跑去拉攏關系。他不恤血本,竟拎出十斤黃全,公然行賄。楊震憤憤地質問:“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脅肩諾笑,毫不臉紅地答道:“暮夜,無知得。”意思是,并非光天化日,衆日聯映,我送禮.您收錢的事兒誰會知道呢?

知行合一的明代心學代表人物(四知太守的心學解讀)3

楊震既是正人君子,又是清官廉史,他哪裡受得了這番侮導?立刻寸步不讓地挖苦說“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一句話,“湛湛青天不可此",做了肯勝杠法的醜事,不但法紀難客,連上天都要報複你!楊震由此獲得一個雅号“四知太守”。他義正詞嚴地喝走了一個行賄者,他铿锵有力的聲音在曆史上空回蕩了兩千年。

這則曆史上真實的故事,用心學解讀,就是天人合一、心物一體,我知就是你知,我、你知就是神明、天知。

這裡的神,用心學來解釋,就是人的靈明(靈明,是王學的專有名詞)。宇宙的本體是“心物合一"的,宇宙與人生是建立在“心物合一"哲學之上的,

所以,天地父母生了我們下來,就有一種天賦的靈明,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良知。良知,本來是人生所本來具有的,我們做人的道理,就是要躬行實踐良知(緻良知)。一個的修養,是複起人的本體之靈明,進而擴充發揚之,從而自然養成我們理想的人格,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王陽明傳習錄中記載:

知行合一的明代心學代表人物(四知太守的心學解讀)4

有一次,陸澄問:“仁、義、禮、智這些名稱,是從已發上産生的嗎?”先生說:“是這樣的。”

又有一天,陸澄問:“恻隐、羞惡、辭讓、是非,這些都是天性的表德嗎?”

先生說“仁、義、禮、智,這些也都是天性的表德。 性隻有一個,就它的形體而言叫天,就主宰而言叫帝,就流行而言叫命,就賦予人而言叫性,就主宰人身而言叫心。~ 人心表現出來,對待父親便是孝順,對待君王就是忠誠,從此以往,各種各樣的事物都是人性表現的結果。就像人還是這個人一樣,對父未來說,他是兒子;對兒子來說,他是父親,以此類推,名稱可達無數,也就這一個人而已。

人隻要在人性上做功夫,透徹地體悟到人性,那麼天下萬理皆通。

這段對話,王陽明不僅将天、人、心、性、命、理的關系,說得非常明白,而且把“天人合一”與“心物一體”的道理,都說得透徹無遺了。所以,隻要了解了王學的真義,緻良知了,就可以察知萬理,兼顧萬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