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怪異,奇異,異常,都與平常義相反。異,繁體字做異。異與異是不同的兩個字。先來看《說文解字》對“異”的解釋。
《說文解字》中的“異”與“”
異,舉也。從廾㠯聲。《虞書》曰: “嶽曰:異哉!”清代江聲在《尚書》注中據《說文解字》指出:這裡的異為用,就是用鲧去治水,這種解釋還是很合理的。但是《說文解字注》卻說,異是異的假借字。
還有個”“字。《說文解字》:,從廾甶聲。舉也。從廾甶聲。《春秋傳》曰:“晉人或以廣墜,楚人之。”黃顥說:廣車陷,楚人為舉之。杜林以為麒麟字。 這個字傳世文獻裡有三種解釋。一是:教授。二是:舉起。三是麒字。
甶,《說文解字》:鬼頭也。甲骨文字形見下圖。 古人認為鬼與人身體相同,唯一不同之處就在于面目可憎。這個字何以從鬼頭,下文還要說明。
甲骨文:”甶“和”鬼“
有人認為,上從由。這個由,在《說文解字》裡沒有,但是有㽕。
《說文解字》:木生條也。就是樹木萌發的新枝條。這個字在書寫過程中,下部的
被省去了,就寫成了由字,表達因由意。不過,根據甲骨文字形 (見下圖),有人認為其實和胄是一字,就是頭盔的樣子。上為纓飾,下為盔體。
甲骨文“由”,象”胄“形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認為,上部應該是缶,就是一種容器。寫作。許锴的《說文解字系傳》中的寫法也是。
由此我們認為,,從字形上來說,雙手扶着容器之形。此字隸定作甾,《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東楚名缶曰甾,段玉裁的說法與《說文解字》相符。
我們再來看異,《說文解字》:分也。按照《說文解字注》的說法,就是把東西給人,自然東西也就離開了自己,就是離異。
注意,這個字從廾,從畀。畀,《說文解字》指出:相付與之約在閣上也。《說文解字注》認為,“約“是”物“之誤。就是把東西交給别人,放在幾案上。也有學者認為,”約“字無誤,捆紮之意。總之,”畀“就是把東西送給别人。
再看戴字,《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分物得增益曰戴。這個字是形聲字,從異聲。戴,現在的意思已經演變為把東西加在頭上,或者是頂。
頭頂容器
我們知道漢字演變過程,存在着一種增加聲旁的情況。齒,象形字,象門牙。後加止字表聲。又如鳳,本就是鳳鳥的象形,後來增加凡聲。再如艸,本是草木的形象,加聲符草,成為草字。我認為異與戴也是這樣一種關系。
有一種觀點認為,異象雙手扶持頭上戴物(頂物)之形。我們來看下圖異字的甲骨文字形。
其中第②字形,就是的上部甾,甲骨文字形作:
甲骨文:甾
需要注意的是字形①③上部并不與字形②相同。這樣的話,甲骨字形②可能與是同一字。但是,異怎麼有了怪異,奇異,異常的含義呢。我們認為,很可能是異兼并了字的含義,前文已經提到了字,可能含有雙手扶持戴上鬼面具之形。
傩與方相氏
戴上面具驅除疫鬼是一種古老的民俗,驅鬼者稱之為方相氏,他們的形象是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這種面具稱為魌或倛。至今民間還流傳有傩戲,人們戴着傩面具驅鬼,很可能就是古代方相氏驅鬼儀式的遺存。金文中有下圖字形,象是頭頂插着羽毛,戴着面具舞動的人形,這個字也可能是異字。
可能的金文”異“字
所以,我們的結論是:異,本義是舉,意即用。異與異根本是兩個不同的字。而很可能是異的異體字,但是從文獻來看異與的意思并不完全重合。而異本是把東西送給别人放置之義,可能異就是戴假面具之形,本身就有怪異義。與異形體相似,異兼并了的義項。異字加聲旁,引申為頭上加物或頂物之義,讀音為dài。而怪異,奇異,異常之義被剝離出去,由異承擔。另有一種可能是才是戴本字,因為前文已提到上部可能不是甶,而是甾(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