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教學型教授”又引發了輿論熱議,起因是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的蔣松華老師成為該校第一位“教學專長型”教授,蔣松華無一篇論文,也無一項科研,評教授完全看平時課堂教學的表現和成績。
有學者認為,“教學型教授”隻是時代産物,10年後或将會消失。對此,筆者不敢苟同。2016年教育部頒發的《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在“考評總體要求”部分中明确指出:堅持分類指導與分層次考核評價相結合,根據高校的不同類型或高校中不同類型教師的崗位職責和工作特點,以及教師所處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分類分層次分學科設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健全教師分類管理和評價辦法。
預言10年後“教學型教授”會消失,不免過于武斷。随着職稱評審權限的下放,各高校紛紛進行職稱評審改革,分類管理和評價無疑是大勢所趨,高校設置“教學型教授”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傳統過分偏重科研的單一評價方式。事實也證明,從2005年一些高校開始探索“教學型教授”以來,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加入了這個行列。
其實,這一輪輿論争議的焦點主要還在“要不要發論文”上。
筆者查看了部分高校“教學型教授”評聘的規定或是征求意見稿,發現均有發表論文的要求,比如,某高校要求公開發表本專業教學研究和學術論文4篇及以上(教學研究論文不少于2篇),其中二級刊物不少于2篇。
可見,當前國内高校在探索教師職稱分類管理和評價上,出現了一定的多元化,步調并不一緻,即,多數高校看論文,少數高校不看論文。
上世紀90年代,美國高等教育也曾一度出現“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導緻美國本科生的教學質量嚴重下降。當時,美國卡内基教學促進基金會前主席厄内斯特·博耶提出了“教學學術”的思想,他指出:“超越令人厭倦的古老的教學與科研之争的時機已經到來,應該賦予熟知和尊敬的‘學術’一詞更廣泛、更多容量的含義,以确立學術工作各個方面的合理性。”他認為,學術應包括相互聯系的4種形式,即探究的學術、綜合的學術、應用的學術和教學的學術。其中,教學學術是指在知識傳播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知識。
盡管“教學型教授”在我國已經出現了10多年,我們對這一現象的研究,卻并沒有緊跟時代的發展,相關研究成果極為稀缺,而不少報紙上的言論,都還是停留于經驗式總結,缺乏學理式高度。
其實,“教學型教授”也是一個評價體系,要有理念和具體标準支撐起來。當然,每個高校具體規定的背後都會有自己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我們并不好直接作出合理與否的評判。但是,要看到美國高校實行“教學型教授”背後的理念,那就是要将教學學術化,因為教學學術存在于學術系統中,本就應該具備學術工作的普遍特征。此外,國内一些高校和美國高校“教學型教授”評價的不同之處,也在于某些細節上,比如,國内高校看重論文數量、核心期刊,而國外并不如此,這也都是值得研究和讨論的。
盡管“教學型教授”在一些高校實行了10多年,但在一些剛剛啟動或是還在征求意見階段的高校來說,仍是新鮮事物。正因為“教學型教授”在我國的研究較少,在學理上尚未達成一緻,它仍然隻是很多高校采取的一種探索性、嘗試性的管理方法,需要更多的學術研究和理論來支撐和指導,以适應未來對教師考核實踐更加複雜和多元的發展态勢。
總之,職稱考核和評定不僅具有導向作用,還有區分作用。無論怎樣評,都不代表會放低要求,處在“金字塔”頂端的教授名号,始終都是少數人的專利,屬于稀缺資源。更何況,僧多粥少,水漲船高,不可能讓每位教師都輕易當上教授。
(作者系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