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中華八大原諒”,一個既接地氣,又飽含新古典主義味道的概念。包括八個殺傷力巨大的傳統詞彙——不論遇到什麼麻煩,人們甩出其中一個詞彙,總能更容易得到原諒。
這八大原諒分别是:來都來了、給個面子、還是孩子、為了你好、習慣就好、大過節的、歲數大了、都不容易。
你人生中一定已經聽過這些詞不知多少次:
“這景點人真多啊——哎,可是來都來了。”
“他怎麼打人啊——跟他計較啥呀,還是個孩子。”
“外賣超時半小時都沒送到——算了,都不容易。”
原諒他人之後,我們又會懊悔:憑什麼原諒Ta?咋又是我吃了啞巴虧?
不怪我方不争氣,隻怪敵方太狡猾。“八大原諒”之所以總能生效,其實是因為它們全部精準刺中了我們心理最軟弱的一些弱點。
1
“來都來了”
這句話厲害了,它會不知不覺地将你的矛盾焦點轉移,自帶一種流氓邏輯的殺傷力——
當有人抛出這句話後,不管我跟另一人有什麼矛盾,此刻都要暫且擱置,優先考慮我和他的關系,以及要不要給他“面子”。
這種行為,直接挑戰了我們的“自我價值”。很多人習慣于通過外部資源來衡量自我價值,比如他人評價、社會認可。對這些人來說,與另一個人開展關系和獲得回應,是一種“肯定”(Alidation)與“确認”(Reassuance),也是獲得自我存在和價值的重要途徑。
而自我價值清晰的人,往往能清醒應對:這哪是面子的問題?别轉移話題啊!
¾
“還是孩子”
“歲數大了”
這兩句話我們一起說說,同屬社會期望問題。
社會期望是指社會(或群體)根據個體所處的社會地位、承擔的社會角色所提出的一種希望或要求,是一種社會公認的價值标準和行為規範。
作為個體,我們會漸漸習慣于依從社會期望,并将這種期望内化,使自己合群。
倘若我們忽然不符合“社會期望”,就會受到不認可甚至指責。尤其像“尊老愛幼”這種幾乎所有人都從小耳濡目染的社會期望,更容易形成一種無形的社會壓力。
所以,面對社會期望中更弱勢的孩子老人,很多時候即使我們知道是他們錯了,一旦聽到“還是孩子”“歲數大了”這兩句話,潛意識裡依然會有所退讓,因為我們已經太習慣于遵守社會期望。
5
“為了你好”
這涉及到心理學裡一種社會學取向的理論:社會交換論,主要強調人際關系傳播的推動力量是“自我利益”(Self-interest)。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在互動中,人也總是傾向于盡可能獲得收益。
當我們聽到“為了你好”,潛意識就會接收到“能夠獲得收益”的信号,從而因為“趨利”的本能而遲疑,甚至重新思考:對方這樣做對我真的有利嗎?
如此,不論對方是否真為你好,隻要這句話扔出來,都會更容易從我們這裡得到原諒......啊,這一想就更生氣了......
6
“習慣就好”
剛進入一個群體的新人,面對各種不能理解的規則、現象,想要表達一些不滿,往往會被一句“習慣就好”堵住嘴巴——這就像一句提醒你要合群的信号。
身處陌生環境,很多人都會出現“認知失調”:某些現象和自己的已有認知産生矛盾,而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和信念有着較大分歧。
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可能考慮先“從衆”:暫時改變自己的習慣,去和群體保持一緻。而一句“習慣就好”,恰恰就是将“認知失調”的我們狠狠推一把,讓我們更容易選擇“從衆”。
時間久了,在适應新環境的過程中,我們便會慢慢改變自己的認知......反而真的是“習慣就好”了。
7
“大過節的”
逢年過節,這句話總能成為萬能的“原諒神器”——砸塊玻璃、劃個車,都可以因為“大過節的”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句話之所以有效,是利用了我們對于“儀式感”的重視程度。
不管是莊嚴浩大的儀式還是簡單微小的儀式,它們都有專屬的“特殊時間的特殊規則”,比如過年過節時,人們便希望有“祥和的節日氛圍”。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些儀式也會帶給我們“歸屬感”(Belonging),從而增強我們的身份認同和自我意識。
因此,為了烘托和創造這樣一種具有儀式感的環境,一切不和諧的聲音都是不應該存在的。脾氣也是不可以亂發的,當然要選擇原諒Ta。
8
“都不容易”
在八大原諒中,“都不容易”則是采用了一種“引發共情”的技巧——引導我們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目的。
外賣小哥送餐遲到、同事工作犯錯甩鍋,然後可憐巴巴的求你别指責他,“大家都不容易”,就是在引發共情。
而一旦我們被引導去“理解”、“體驗”他們的不容易,腦中便會調動起自己人生中曾經“不容易的體驗”,從而認為“他也跟我當時一樣不容易”,共情就這麼産生了,我們也因此更傾向于原諒對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