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Julie Zhuo,美籍華裔商人、作家、計算機技術科學家,出生于中國上海,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現任Facebook産品設計副總裁。
在我小時候生活的大房子裡,有一個美國夢。
我的父母對此深信不疑,所以他們買下了單程機票、帶着幾百美元的鈔票和一口糟糕的英語、毅然決然地離開中國來到了這裡。
實現美國夢要靠一個公式:
好好學英語,考全班第一名,數學水平至少比同學領先一到兩個年級,積極參加學術比賽(科學競賽、數學競賽等)并取得好名次,拿下SAT考試,作為畢業生代表在高中畢業典禮上上台講話,上常春藤名校,讀醫學或法律專業,一輩子過上安安穩穩、舒舒服服的日子。
遺憾的是,這個公式對我的父母來說已經不管用了,他們來得太晚,第三輪才加入比賽的人是沒有資格奢望赢得冠軍的。他們在這裡經曆了無數個難捱的日子,白天去餐館做服務員、晚上回到家夜夜失眠、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向生活妥協,才最終擠進了中産階級。
但我不一樣。我還小,我的聲帶還沒有開始發育,養成一口地道的英語是遲早的事;我的眼睛足夠敏銳,感受和消化美國文化并不難。這一切于我而言是種希望,而我也像蓋茨比一樣,願意窮極一生去追求這束遙遠微弱、卻富有力量的綠光。
我的記憶中有無數個遇到紅燈停在路口的場景:衣衫褴褛的賣報人走過來,輕拍着我們的車窗,“要買報紙嗎?要買報紙嗎?”,每到這時,父母都會非常嚴肅地對我說,“Zhuo Li
,看到了嗎,如果你不努力學習、不考高分,将來就會像他這樣到大街上賣報紙。”
這個公式很神奇,它在亞裔的圈子
裡似乎屢試不爽。每天都會有成功的消息傳來:
“文芳阿姨的女兒Sophia的SAT考了1590分,剛被哈佛錄取。”“濤的兒子Frank進到了陶氏化學(Dow Chemical Lab)實習,還在科學展覽會上拿了第一名。”“教會的Pam前一陣子登台演奏,得了鋼琴表演州獎。”這些榮譽聽起來是如此輕而易舉,就像日程表上的安排一樣被有條不紊地完成着。每一項成就的達成,都意味着這些孩子的履曆上又将多一行文字,而說不定哪一行字最終就能換來一張夢寐以求的藤校入場券。
年複一年,家裡陳列獎杯的架子漸漸被擺滿,除了媽媽每周末做家務時會打掃一下上面的灰塵以外,平時根本就不會有人多看一眼。
在我父母眼裡,“完美”是一個非常明确的概念,實現“完美”的方法也總是固定的。
換句話說,100分就是完美,99分就是不完美。
Julie Zhuo(中), 圖片來源于網絡
02.
我在高中時讀過柏拉圖的《對話錄》。在書中,我了解到了“形式”這個概念。這個詞非常吸引我。蘇格拉底提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物,小狗、優雅、友誼……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有一種真正理想的形式。
然而,真正理想的形式是凡人無法看到的。我們像囚犯一樣被困在洞穴裡,眼前是光秃的灰色洞壁,身後是正在熊熊燃燒的大火。影子在洞壁上亂舞——小狗搖晃着尾巴,芭蕾舞者扭動着曼妙的身姿,三五好友随着歌曲節奏搖擺。
如果這是囚犯所看到的畫面,他們會不會認為影子就是世界的本來面貌?洞壁上晃動着的影子真的能代表狗、優雅、友誼的本質和魅力嗎?
但所幸,我們住在洞穴之外,與洞穴相距遙遠。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立體的,我們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實實在在可以觸碰得到的,遠比影子的世界豐富多彩。
我太理解這個洞穴之喻了。它描述的就是我的生活:我一直在計算美國夢的公式給多少人帶來了榮譽和掌聲,卻從未意識到,這個公式其實從來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美國夢值得嗎?我一點一點地遠離洞穴,每走一步,就離真實的世界又近了一點兒。
Julie Zhuo
03.
今天陽光真好,會議
室裡暖洋洋的,而此刻我的心髒卻在砰砰直跳。又到了績效評估季,經理馬上就會把我的評估表帶過來。
過去的這幾年裡,這樣的場景每隔六個月就會上演一次。我坐在這把椅子上,重複着同樣的複雜情緒:激動、恐懼、期待。
這時的我是一個等待着聖誕禮物的孩子,滿心歡喜地想着“他會不會帶來一份非常出色的業績表?等會兒我一定特别興奮!我就說過你很棒吧?!”,卻又是一個惴惴不安的罪人,一邊等待原告的指控,一邊焦慮地思考着“我做人怎麼這麼失敗”?
門被推開了。經理在我對面坐了下來。他微笑着遞給我一沓紙。我迅速掃了一眼标題文字:我做得很好,超出了預期目标!我突然松了口氣,用了5秒鐘的時間來放空自己,感受着這個瞬間——我做到了!我通過了考試!
第一頁紙是對我的肯定,寫着我的各種優勢、以及同事們對我的好評,我草草翻過。
第二頁紙寫着我的提升空間。說白了就是沒有達到業績要求的項目、和我在工作中出現過的馬虎和失誤。
經理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你太在乎自己的不足之處了,其實真正能讓你走得更遠的是你的優勢。”
“當然,你說的對,”我不走心地嘟囔了一嘴。
他的話我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這一分鐘裡,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彌補欠缺,讓自己表現得更好。
我始終沒能明白他的這句話,直到好多年以後。
Julie Zhuo
04.
在一次教會活動上,我的媽媽了解到了一個讓她心生羨慕的世界——數學夏令營。
唱完最後一首聖歌之後,一群媽媽們聚到一起。其中的一位媽媽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她的女兒:她的女兒每年都會到外州去參加夏令營,一同參加的都是數學能力很高的孩子,這些孩子們聚到一起探讨着很高深的數學知識。
夏令營結束後,孩子們會不舍地告别彼此、各自回到家中。但他們不會就此斷了聯系,他們輾轉于全國各地,追随着各種數學競賽,說不定在哪場比賽上就會再次重逢。在座的媽媽們都歎了口氣,她們想象着夏令營小屋裡迸發的智慧、和頒獎典禮上獎牌碰撞發出的悅耳叮當聲。
媽媽給我講這些的時候,無奈地搖了搖頭。“人家從10歲就開始了!”,她嚷嚷着。
我下意識地聳了聳肩。的确,我已經讀高中了,我的數學還不錯,但是似乎沒有什麼值得拿出來炫耀的成績。我很向往媽媽提到的夏令營,和其他小夥伴一起過暑假聽起來真有趣。
而我知道,媽媽的腦子裡正想着完全不同的一些事情。
她從來都沒有意識到,她的公式其實是有漏洞的,這個公式從來沒有計算過錯誤的成本,一旦釀成錯誤,我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Julie Zhuo
05.
高中畢業典禮上,我坐在第一排的第一個座位上。
坐在這個主座上,舞台上的一切都能盡收眼底。我戴着畢業帽,穿着一件皺皺巴巴、大得離譜的藍色長袍,既興奮又急切。
我知道畢業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意味着人生的這一段旅程即将畫上句号。我知道父母和朋友們現在正坐在觀衆席中,近乎哽咽,看到我們終于邁入成年,他們的眼淚終于奪眶而出。我也在感受着每一分每一秒——等待進入會場、聽校長講話、意識到自己在這所學校的時間所剩無幾,即将踏上通往未來的那艘船。
大概在此半年前,我收到了夢校的錄取通知書。當時是春天,學校發來了為期三天的“準新生”周末體驗活動的邀請。我獨自一人坐上飛機,決定去看看大學的樣子。在那裡,我第一次跟素不相識的人聊了一整夜。從喜歡的電影,到未來的生活計劃,我們随心所欲地說着各自的心裡話。
這種自由的感覺太刺激了——學長們談論着下學期準備修什麼課程,糾結着明天早餐吃華夫餅還是煎蛋卷,他們現在已經可以自己定義生活的公式了,真好。
我突然感到神清氣爽,我好像第一次看到了有色彩的世界,恨不得馬上飛奔而去,去抓住每一個瞬間,去以主角的身份重新開始一段故事。
你一定以為從此以後我就會跟變了個人似的——懶散地過完高中最後幾個月,徹底擺脫對學習、分數的執念。
但是,當我坐在畢業典禮觀衆席的第一排第一個座位上時,我滿腦子想的卻都是,我為什麼沒有被選為上台發言的畢業生代表,我還是不夠完美。
我并不是第一名。
Julie Zhuo
06.
我丈夫說過一句話,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意,那說明你過去所做的決定都是正确的。
我卻不以為然。我們聊過數十次這個話題。我說,“人都會犯錯的,而且總是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一些東西的。要是我早點知道現在所知道的東西的話,我肯定會換種做法來做某些事情。”
“比如說呢?”他接着問我。
“我肯定不會像以前那樣度過大學四年。我肯定不會為了簡曆好看而去上那些我很讨厭的課,我一定會選一些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學。”
他笑了笑,說:“但我們倆就是在大學裡認識的啊。如果你選的都是書法課這類‘雞肋’課程,我們可能也就沒有機會認識了。”
很難說服他,我明白。我知道他的意思——就算有機會重新來過,我也并沒有改變過去的勇氣。我看過那麼多的旅行電影,自然明白蝴蝶輕輕一拍翅膀,世界的另一側就可能爆發海嘯。
但我還是反駁了他:“我的意思并不是改變過去,而是下次有機會的話我要改變!”
他翻了個白眼。說“難道還能有第二次上大學的機會嗎?”
他知道我的意思。
回想起來,大學也是一個充滿了條條框框的世界,它給我們的束縛遠比現實世界多。四年裡,我們還是需要沒完沒了地上課、參加活動,期中、期末考試絲毫不敢松懈,按部就班地朝着“畢業”努力。
但是現在,在矽谷工作了十多年以後,我終于知道,任何公式都是不可靠的。
把過去的假設用到未來總是會出現差錯的,既然如此,又有什麼完美可言呢?
千奇百怪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着。
有人押上了全部資産投資一個很有前景的項目,結果石沉大海;有人選了一個并不被看好的領域,卻意外賺了一大筆。
有人在四年的時間裡投入了全部心血、汗水、眼淚,結果一切化為烏有,有人提出了一個很好的策劃方案,卻足足等了兩年時間才見到成效。
有人原本是個小混混,現在卻在各種會議
上作為主講嘉賓侃侃而談,而有人明明很出類拔萃,卻常常為想不出新點子而焦慮不堪。
完美到底意味着什麼?
是社會影響力?是财富?是優雅的舉止?是光鮮亮麗的穿着?是孩子、父母、丈夫崇拜的目光?是跻身知名人士的圈子
?是社交平台的粉絲數量?是某篇文章的轉發人數?是無憂無慮的生活、還是克服痛苦的毅力?是實現奢侈品自由?是保證自己潇灑過活的資本?是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一直在進步、而沒有退後?
一把尺子對應着一種完美。完美這種東西其實并不稀罕。
但是,沒有人能夠滿足全部的完美标準。
我回頭看看父母的美國夢。他們想要的是安穩、舒适的生活——我早就實現了這個夢,我得到的東西遠比這些多。
但是我的夢是什麼?
Julie Zhuo
07.
我做媽媽了,寶寶依在我的臂彎裡。看着她纖細的睫毛、軟軟的小拳頭,我恍惚了,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把一個完整的小人兒帶到這個世界上。
她的到來填補了我生活裡的罅隙。但帶孩子的日子其實并不好過,一日如一年。我的宇宙已經超負荷,我的心已經悄無聲息地爆發了。
又到了喂奶的時間。我的身體輕輕地靠近她的小嘴巴,她本能地躲閃了一下,然後便開始咕哝咕哝地吮吸。原來為人母就是這樣的畫面。
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和婆婆,她們都為我終于加入了母親的隊伍而感到高興不已。
我從媽媽那裡得知,我就是吃母乳長大的。母乳喂養在當時的中國還是一個新事物,醫院推出了母乳喂養試行計劃,我的媽媽加入到了其中。她告訴我,醫院把所有嬰兒都放在看護室裡,每隔幾個小時讓母親母乳喂一次,“我很緊張,不知道哪個是我的孩子,每次我都是等别的媽媽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再去找你,沒人認領的那個一定就是我的。還好,你越長越像我,我漸漸可以認出你了。”
我問她,為什麼不讓嬰兒和媽媽在一起,就像我生完孩子後那樣,轉過頭就能看見小寶寶躺在床邊的搖籃車裡?
媽媽回答說,“不不不,醫院不是不讓,他們隻是希望媽媽們能多休息。”
我的婆婆也有一段相似的經曆,她後面生的幾個孩子都是母乳喂養長大的。她說:“老大
出生的時候還不流行喂母乳。”“後來聽說母乳很好,大家就都跟着學了起來。”
很難相信,不過幾十年的時間,喂孩子這件事竟然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60年代的育兒常識顯然已經行不通了。
多年以前,丈夫等在候診室抽着煙,女人們在産房裡照樣分娩。而現在,這樣的做法極可能對産婦造成生命危險。
多年以前,老人們都提倡嬰兒趴着睡覺。而現在,這種姿勢卻成了嬰兒猝死的元兇。
我們對複雜的人體知之甚少。而說到底,我們真正了解的東西又有多少呢?
完美的規則總是在變化着的。
Julie Zhuo, 圖片來源于網絡
08.
幾個月前,我買了一張蜂蜜色的柚木桌子放在家裡的露台上。它的顔色太溫暖了,就像夏天的陽光一樣。但過了幾個月以後,桌子變成了暗褐色,桌面布滿了污漬和食物殘渣——黃油玉米粒、三文魚肉渣、和小坨的沙拉醬。
上周的某一天,從桌子旁邊經過的時候,我翻了個白眼——桌上的污漬實在太難看了。我想,“我應該把它擦幹淨。”
于是便開始在Youtube上看各種擦桌子小妙招的視頻,又去亞馬遜買了一些清潔用具。我覺得自己應該把這張柚木桌子拯救出來。
陽光真好,我終于動起手來。令我欣慰的是,幾次擦拭過後,雖然我手裡的刷子已經變成了煤煙色,但桌子上的暗褐色的斑點确實變淺了一些。“加油!”我在心裡告訴自己别停下來。反複擦幾次後,原來的蜂蜜色終于顯現出來了。
但是污漬還是頑固地浸在裡面。我改用更強力的刷子,開始專攻一塊形狀像墨西哥地圖一樣的深色污漬。所幸,它終于也漸漸褪去了。
但擡頭一看,桌子的另一側還有幾塊大的污漬。
我幹勁十足——我覺得我可以把它們都解決掉。我有能力把過去留下的所有髒東西都清理幹淨,把它變回一張新桌子。我抻了抻胳膊,準備着下一輪清潔。
“媽媽,你在做什麼?”女兒的小臉蛋從露台的門外探了出來。我居然都沒有注意到已經過去了這麼久的時間,女兒已經放學了。
“我正在打掃桌子,寶貝。”
可想而知,她對這個任務一點都不感興趣。“媽媽,給你看看我今天畫的這張畫!”她自顧自地揮着手裡的藍色畫紙,說。
我回頭看了看那張斑駁的桌子,本想告訴她,媽媽再用二十分鐘就可以擦好了。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完美”應該是我們終其一生追求的崇高真理嗎?它是不是一種控制的幻覺?蒙蔽了我們的雙眼?
我脫掉手套,把刷子扔在角落裡。
生活總會有污漬的。
但那也許就是完美的另一種形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