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終于降價了,進入6月中旬以來,尿素價格就開始一路走低,在6月13日至7月13日一個月的時間裡,以安徽小顆粒尿素價格為例,每噸下降了730元,用大跌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且這種狀态還在持續下滑當中,到底能下滑到什麼程度,我們拭目以待。
受尿素價格下降影響,對黃淮地區玉米追肥帶來了利好,農民朋友在欣喜雀躍的同時,部分化肥經銷商卻很難高興起來。
據基層化肥經銷商吳老闆介紹,為了準備玉米追肥,他提前儲備了15噸尿素,當時以3300元/噸購進,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就下降至2570元/噸,每噸虧了730元,在價格持續下降的前提下,待到追肥季節結束,15噸尿素預計至少虧損15000元以上。
更讓他揪心的是,受尿素價格下降影響,複合肥價格也随之下降,雖然當前很多化肥生産企業停止報價,但依然掩蓋不了價格下降的頹勢。
在玉米肥銷售季節尚未結束之時,化肥批發商就輪番宣傳小麥肥價格還會繼續上漲,由于當時看不到化肥價格下降的希望,他就聽從了批發商的建議,以4050元/噸的價格,預訂了200多噸45%含量的小麥肥,批發商按照大客戶優先的原則,破例将預訂的200多噸小麥肥送進他的倉庫。
哪知剛入庫不久,化肥價格就開始一路下降,如果最終無法止跌,即便按照每噸200元降幅計算,他又要損失40000多元。
加上短途運輸及裝卸費用,上半年賺取的利潤,又都化為了泡影,正所謂“辛辛苦苦忙一年,起起伏伏不掙錢。漲價喜人跌價慘,汗流浃背全白幹。”
同時,老吳還表示,當前化肥之所以大幅降價,主要還是受進入銷售淡季影響,不但是我國化肥進入銷售淡季,國外也是如此,在市場消費能力下降,産能充足的前提下,化肥價格出現下降,也是一種必然的現象。
但在“買漲不買落”的心态下,化肥價格下降,經銷商拿貨就不再積極,加上已經拿貨且形成了虧損的諸多案例,這就更加迫使化肥經銷商産生觀望心理,在這種前提下,肥企為拿到更多訂單,從而達到在淡季儲備秋季用肥的目的,往往會采取諸多獎勵措施,從而吸引經銷商打款訂貨。
然而,愈是這樣,經銷商就越是不敢拿貨,這又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而一些加工型肥料企業,在氮磷鉀等原材料均出現價格下滑的前提下,同樣不敢購買原材料進行生産備貨,一旦價格持續下滑,過早拿貨,就有可能在市場競争中失去價格優勢。
但老吳依然認為,秋季小麥肥不會出現大幅降價的場景,一是目前很多化肥經銷商都預訂了小麥肥,為了安撫經銷商情緒,化肥企業輕易不敢降價;二是當前化肥之所以下降,是因為進入了銷售淡季,供大于求所緻,一旦化肥生産企業全線開工,化肥價格勢必就會止跌複漲。
當然,這隻是該經銷商的一廂情願,至于秋季小麥用肥還有沒有降價的空間,很多業内人士都認為有,但降價幅度不會像想象中的那麼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