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蝦米再回不來了。
“ 現在,還有什麼辦法能用蝦米音樂聽歌嗎? ”
說起來大夥們可能不信,這已經不是差評君第一次在網上看到類似的問題了。
最标準的,就是這種求還能使用的蝦米樂客戶端,并且訴說着自己和蝦米音樂故事的帖子。
目前稍微比較靠譜的是,在蝦米音樂的公衆号上蝦米暫時還能借屍還魂。
而除此之外,拉出來的眼淚往往隻能往肚子裡咽。
記性好的差友應該還記得,早在去年的 2 月 5 号,運營了十二年的蝦米音樂其實就正式關停了。
掐着手指頭一算,蝦米音樂墳頭的草剛好長了一年,正值草長莺飛二月天。
差評君當時也寫過文章,盤了盤蝦米音樂的曆史和經營不下去的原因,算是來了一波最後的緣難了,情難了。
那篇文章的評論區,也完全就成了個蝦米音樂的悼念場。
本以為在深情告别之後,用戶們能和蝦米音樂分手快樂,他們也可以找到更好的。
但誰能想到,雖然在關停前最後的一兩年,蝦米音樂的日活已經隻剩下了 100 萬左右,被 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甩在了後頭。
但一些網友們依舊想念它的笑,想念它的橙色的圖标,想念它獨特風格和它身上的味道。
在蝦米音樂的豆瓣小組裡,也幾乎每天都有新帖子更新。
在貼吧、知乎,甚至是 qq 群裡。。。也一直都有着那麼一批人,他們回憶過去,對蝦米音樂痛苦的相思忘不了,到處回憶着蝦米音樂的好。
而這也讓我十分好奇,蝦米那 100 萬的日活用戶,最後他們都去哪了?沒了蝦米之後的中國在線音樂平台,又有了那些新變化。還有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對蝦米那麼不舍。
而今天呢,差評君也準備借着蝦米音樂關停一周年,和大家聊聊後蝦米時代的那些事兒。
當然啦,并沒有專門的統計機構做過 “ 蝦米難民 ” 遷徙的統計。
所以差評君就卧底了一波和蝦米相關的貼吧、豆瓣小組,還有 QQ 群之類的,來講講自己的所見所聞。
在差評君的詢問之下,發現除了一小撮人選擇了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之外,大部分的人其實還是把 QQ 音樂或網易雲音樂當成了新家。
至于為啥這麼選,很多人都回答到,因為版權之類的原因,你沒得選。而在回答完之後,多半會接一波對 “ 新家 ” 的破口大罵。
而版權問題,其實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壓倒蝦米音樂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夥們或許還記得那個上網随便下載音樂、網絡音樂盜版滿天飛的時代。
雖然咱們聽衆白嫖是爽了,但是對于專業音樂人的來說,那或許是最黑暗的日子,當時花錢在網上聽歌,很可能還會被人嘲諷人傻錢多。
直到 2015 年最強版權令的下發,才讓一切有了改觀,但版權壟斷的問題也漸漸冒了出來。
騰訊音樂這邊因為口袋裡票子多,簽下了環球、索尼、華納等多家廠牌和平台的音樂内容。
網易雲也通過之前的版權互授,拿下了相應的版權。
要知道光是這幾家唱片公司,就占了全球産品市場七成以上的份額。
而在這一場版權大戰中,蝦米除了在當年拿下了 BMG 、滾石、華研等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之外,後期基本屬于擺爛的狀态。
就有數據顯示,騰訊音樂的版權覆蓋率有 90% ,網易雲有 70% ,而蝦米隻有 20% 。
相反,不怎麼打版權戰蝦米走的是小而美道路,其中專業的音樂服務和對獨立音樂人的扶植,便是蝦米讓人懷念的地方之一。
據說當中大夥們最交口稱贊的,是蝦米的音樂分類, 1000 多個曲風流派的專業分類,小衆用戶們能根據自己喜好,找到适合自己風格的歌曲。
這麼說吧,在蝦米被關停之後,甚至還網友自發建了個網站,把蝦米上的曲風流派簡介搬運了下來。
可見這玩意兒是多麼受小衆用戶的喜愛。
還有對音樂人各種的扶植計劃也是層出不窮,像是什麼尋光計劃、免費的母帶制作計劃等等,至少在那些蝦米難民的口中,蝦米是個為數不多真正在做音樂的軟件。
就有個曾在蝦米發歌的兼職音樂人向差評君吐槽,比起某雲音樂的質量參差不齊、還有某音樂的侵權搬運,審核嚴格的蝦米簡直就是清流。
而他自己也說,在多次被拒絕之後,它依舊記得最後成功通過音樂人審核時的那種喜悅。
但是小衆之所以叫小衆,是因為它隻是少數人,你沒那些大熱歌曲的版權,大部分的用戶流失也便是在所難免的。
蝦米音樂也就從巅峰時期的日活 800 多萬,降到了 100 萬。這也讓用戶口中 “ 隻考慮音樂和音樂人 ” 的蝦米,走向了關停。
而在蝦米關停後的後蝦米時代,其實在線音樂平台的圈子,也或多或少發生了些變化。
首先就是大夥們都在惋惜,要是蝦米音樂要是能再撐下去那麼幾個月,架在脖子上版權利刃就被卸下,或許就能成功續命了。
因為大廠們不斷地在版權領域砸錢内卷,讓在線音樂内容也越來越割裂,聽個歌要安裝三四個音樂 App 的局面讓用戶們很不方便。
在去年的七月份,一系列關于打擊音樂版權壟斷的政策出台了,音樂版權的價格漸漸回歸了理性,其他一些新音樂平台,也有了喝湯的機會。
總之,整個在線音樂平台市場算活躍了起來。
像是快手就上線了音樂社區平台 “ 小森唱 ” ,字節跳動也在内測自己的音樂産品 “ 汽水音樂 ” ,網易雲音樂也成功上市。
但是差評君想說的是,要是蝦米音樂繼續做那個 “ 小而美 ” 的純粹音樂平台的話,它的結局大概還是會被關停。
因為在目前國内的在線音樂圈,雖然變了很多,但是依舊沒變的是:單純搞音樂,真的是不賺錢。
這麼講吧,在這個後蝦米時代,目前國内在線音樂的格局是 “ 一超一強 ” 。
“ 超 ” 指的是超級平台騰訊音樂,旗下的 qq 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霸道得很,占據了國内市場的 75 % 份額。
“ 強 ” 指的是網易雲音樂,市場份額也有 10% 。
就拿這個 “ 超級平台騰訊音樂 ” 為例子,差評君看了一波他們去年第三季度的财報,作為圈子裡為數不多能賺到錢的平台,他們第三季度的總收入是 78.1 億人民币。
而其中呢,有超過 6 成的票子是來自于他們的 “ 社交娛樂服務 ” ,也就是直播打賞這一類的。。。
同樣,網易雲音樂的招股書裡也提到過,他們一半的收入也來自于社交娛樂服務,而且即便是這樣,網易雲音樂目前還沒有盈利,據說他們打算一直虧到 2023 年。
所以啊,把這些平台說成是披着音樂外殼的 “ 直播平台 ” ,絲毫不過分。
這個時候大夥們再對比一下蝦米音樂的業務,幾乎都是圍繞着音樂本身而展開的。。。
表格來自:人人都是産品經理,蝦米音樂産品分析報告
在國内音樂平台付費率隻有 10 % 左右的大前提下,蝦米音樂隻做音樂真的很難賺到錢。
要知道就連付費率高達 45% 的 spotify ,最近也都準備入局短視頻了,可能各大 App 的終點不是貸款就是短視頻和直播吧。
另外,在财報中差評君還看到了即使強如騰訊音樂,他們也有擔心和害怕的點。
那就是如今的短視頻平台,正在吸走音樂平台的流量,騰訊音樂的月活其實在下降。。。
所以蝦米即使真的活到今天,可能也撐不住短視頻的狂轟濫炸。
在過去呢,你或許會發 “ 戴上耳機打開音樂,這個世界與我無關 ” 之類的朋友圈或說說。
但是在這個時代,靜下來的你或許隻會戴上耳機,刷起短視頻。
而很多時候,一首歌是在短視頻平台爆火之後,網友們才紛紛去各大音樂平台搜索的。
短視頻平台就這麼成了音樂的宣發地,你的音樂能不能火,得看短視頻們的心情。
音樂平台反而成了下遊喝湯的那個角色。
這就是為啥對于那些不玩短視頻的網友來說,那些年的年度熱歌一個比一個陌生。
當然啦,音樂平台也開始和短視頻平台開始一起賺錢,像是網易雲和抖音,騰訊音樂和快手就達成了戰略合作,短視頻平台負責火和曝光度,音樂平台負責版權等問題。
總的來呢,現在的音樂平台是越玩越花,除了直播、短視頻之外,還有什麼相親交友、遊戲專區這類的花活兒層出不窮。
要不是 App 名稱背後的 “ 音樂 ” 二字,可能還真看不出來它是個音樂軟件。
而這個時候再看那個單純做音樂的蝦米音樂,或許就能知道它為什麼會失敗;也或許會明白,為什麼已經關停了一年,還有那麼多人想念蝦米了吧。
不過除了至今還在被蝦米音樂撥動心跳的少數用戶外,蝦米音樂那 100 萬日活中的大多數人,也應該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平台。
他們也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