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世上并沒有什麼問題能夠困住一個人,而能夠困住一個人的,是自己不知變通的思想。
很多人總會抱怨生活讓他經曆了磨難,讓他經曆了走不出的困境,當一個人陷在一個無法走出的迷宮裡面時,就會由此生出各種負面的情緒。
但其實他之所以深陷在這種狀态之中無法自拔,并非是上天有意的為難,而是他缺乏了面對問題的智慧和勇氣。
孟子曾經說過一句話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意思就是指,上天降臨給一個人大任的時候,就會先讓他在困境之中磨練,能磨練出來的才能承擔責任,就好像在這世上,哪有未經世事的毛頭小子能夠成事的呢?
正所謂說“不知惟折磨乃見君子”,人們并不知道,隻有在困苦磨難中才能體現出真正的君子。
所以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将問題當做自己所遇到的人生終點,而是要把所遇到的問題當做生活的“插曲”,這個“插曲”存在的作用不是為了打敗你,而是使其成為磨練自我的契機。
從這些問題之中走出來,才能成就一個更有智慧更優秀的自我,所以生活中所有優秀能夠站在高位的人,都是從這一個又一個插曲之中走出來的。
哪有什麼一路平順的人能夠成就大事業的,即便這個世上有天命存在,也不管天命是讓一個人做偉大的領袖,還是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都會讓他在人生旅途中經曆一些問題,因為正是這些經曆,才造就了一個更加優秀的智人。
《格言聯璧》有一句話說: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苦我以境,吾樂吾神以暢之。
意思就是說:當上天賜給我的福分不多的時候,我就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來迎接它;當上天使我身體勞累的時候,我便用自己閑适的内心來彌補它;上天讓我際遇困頓的時候,我就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戰勝它;上天使我處境艱苦的時候,我就打起精神去樂觀面對它。
當一個人能以這樣的狀态去面對既定的命運時,還有什麼問題是他不能戰勝的呢,所以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最大的根本并不在問題的表象,而在我們面對問題的态度。
當自身足夠有智慧的時候,很多艱難的處境以及看似邁不過去的坎坷,都會在世間的長河中随過往流逝,最後化作煙雨長存于記憶中。
真正的赢家,就是能夠走出生活困境的人。
人生所有不能打敗你的事情,都會讓你變得更好,而那些讓你覺得你自己是不得已而向生活投降的事情,其實并沒有多麼糟糕,隻是自己缺乏突破糟糕困境的決心和智慧。
二、
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在十二歲的時候就對自己的老師說:自己要立志做第一等事,那就是“讀書做聖賢”,這樣大的志向出自于一個少年之口,難免滑稽,但是王陽明卻認為,這才是人生最應該追求的事業。
正是這樣崇高的志向,對王陽明以後的生活産生了極大的影響,也正是這樣矢志不渝的決心,支撐着他走過人生一個又一個磨難。
王陽明通過幾次科舉考試之後,終于登上了皇朝門庭,但是在他剛打算大展拳腳的時候,卻迎來了人生更大的一個打擊,那就是因為得罪宦官劉瑾而被貶偏遠貴州。
在他剛開始前往貴州的時候,不僅孤苦無依,且多次遭到劉瑾派出的殺手襲擊,險些喪命,最後在跳入河中假裝自盡的局面下,才保全了自身的性命。
後來到了龍場之後,面對環境惡劣的生活,也并沒有被生活所擊倒,而是在困境之中找出了人生的另一條光明之路,并由此開啟了龍場悟道之後的聖賢人生。
隻有一個人有了高遠志向,有了突破困境的決心和勇氣,才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輕易地向問題妥協,而是去找尋問題的答案。
人與人之間的區别,就是在于燕雀與鴻鹄之間的距離,鴻鹄是要像大鵬那樣展翅翺翔于九天之上,盡收天下于自己眼中,而燕雀隻是苟且于樹梢之間,這就會讓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從潛意識之中向問題妥協。
兩種不同的态度帶來的是不同的結果,但是顯然,能夠突破問題的人,才算得上人生的勇者。
再如明朝後期的徐霞客,自幼通讀曆史、地理、遊記之類的書籍,立志以後要遍遊國家大好山川,但因為老母無人照顧,心中多有牽挂,後來在母親相勸之下開始遊曆山川。
再後來,當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他便将所有精力都放在遊曆考察上面,最後寫下《徐霞客遊記》。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是很多人卻并不能做到,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依然堅持自己心中所想。
有的選擇苟且,有的卻依然堅持遠方,而隻有智者,才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為之努力奮鬥,不斷地在困境之中磨練自我意識,鍛煉自身能力,最後完成涅槃。
這也正是我們今天所強調的重點,沒有能夠困住一個人的困境,你所能遇到的問題都能夠以自身的力量完成突破,隻是我們缺乏了找到突破契機的智慧和決心。
慢慢修煉自己,讓自己找到突破困境的節點,這便有了人生向上發展的根源。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