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失眠了
不知何時起
“失眠”成了
很多人的生活困擾
夜晚輾轉反側睡不着
白天昏昏沉沉醒不了
睡個好覺,誰都知道是健康的要素之一,但是一夜好眠在現在談何容易。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布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指出,中國人睡眠平均時長從2012年的8.5小時,縮減到2021年的7.06小時,減少近1.5小時。64.75%的被調查者每天實際睡眠時長不足8個小時。
不管是工作、生活還是娛樂,都在極力壓縮我們每天8小時的睡眠。睡不着的理由千千萬,可能是主動熬夜,也可能是被動地失眠。
那麼
怎麼判斷自己
是否有睡眠問題?
科學判斷是否失眠
人們往往認為睡不着是失眠的唯一表現,實際上,失眠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入睡難、容易醒、醒得早、睡不好和睡得少(通常少于6小時)等都屬于失眠。
1.入睡困難
指上床睡覺至睡着的時間間隔超過30分鐘。
2.易醒
睡眠醒來的次數過多和(或)時間過長。即夜晚睡眠中,醒來後清醒時間超過5分鐘的情形發生兩次以上,或夜晚睡覺醒來時長超過40分鐘,又或醒來時長占睡眠時間的10%以上。
3.睡眠淺
睡眠深度不夠,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而醒來。
4.早醒
醒來時間比往常提前60分鐘以上。
5.睡眠時間不足
一般指成人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應結合自身睡眠習慣和白天自我感覺而定)。
6.睡眠質量差
雖然能夠入睡,但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後仍有疲勞感。
7.睡眠感覺障礙
缺乏睡眠的真實感,雖然已入睡,但醒後認為自己沒睡着。
如果有上述表現,但自身感覺良好,精力充沛,白天活動沒有受到影響,那麼就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失眠。
失眠是人的一種主觀體驗,其評估方法有很多,如睡眠日記和評估量表等。量表評估分為很多種,主要有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睡眠損害量表、裡茲睡眠評估問卷等。不同量表的功能各不相同,有助于我們了解各項睡眠相關指标,全面評估睡眠情況。
關于睡眠的錯誤認知
平時睡得少,周末補回來就行了
周末補覺不僅沒用,可能還會導緻更多問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學院與林登·約翰遜太空中心的研究者将一組受試者按照周中五天每晚睡5小時、周末晚上睡8小時并連續六周的試驗之後,受試者的空間認知、警覺程度等多處認知水平連續下降。這些認知水平在周末補覺之後,并沒有得到恢複。
吃褪黑素可以改善失眠
褪黑素主要适用于晝夜節律時相延遲的人群,如因晝夜輪班、出差倒時差而較難入睡的人群。另外,部分老年人因為夜間褪黑素濃度峰值存在明顯下降,可以服用褪黑素進行額外補充。
注意
切勿擅自服藥,應在醫生指導下,明确診斷、确定适宜劑量後服用。
睡前運動能更快入睡
運動後晚上身體就會用睡眠的方式去修複自身的損傷,這是人體自身的生理反應,所以自然會睡得更好。但是劇烈運動不适合安排在晚上八九點後,因為運動過程中身體腎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升高,會導緻身體處于興奮狀态,導緻入睡困難。
有助睡眠的小竅門
1.知道自己為什麼失眠
了解自己的壓力來自于哪,自行解壓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解壓。如果是因為工作的事情,不妨晚上學會不要去想白天的事情。清理自己的煩惱,主動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利于睡眠。
2.打破舊平衡,重建新的生活場景
失眠往往是以往生活形式的一種固化,要破解,首先要打破舊的生活定式。适量增加文體活動,愉悅心志。
3.建立新的睡眠條件反射
建立床和睡眠的條件反射,沾床就睡。在床上不看電視、不聽音樂、不刷朋友圈;不困不睡覺,在床上20分鐘睡不着可以下床走個10分鐘,等有困意後再上床休息。
小提示:如果按照生物鐘規律,睡眠最佳時間是在晚10點半到早7點半。
4.調整心态,正确面對“睡不着”
短暫性失眠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曆過,因此,出現失眠的時候不要過分敏感,變得憂慮,睡眠的時候越是想着要睡着,越是睡不着,想多了會陷進一個“死循環”當中。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态,積極面對失眠,不要将睡不睡得着看得過重,睡眠時候放松自然反而會得到良好的效果。
綜合整理自:中國醫藥報、中國睡眠研究會、藥評中心
#失眠# #多夢易醒# #好睡眠# #科普# #健康真探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