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 張一民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筱悅
“過猶不及”,在很多人印象中,劇烈運動就像是過度運動,很容易伴随一些疾病風險。然而近日,來自悉尼大學、哈佛大學等多校學者聯合開展的涵蓋超7萬人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強調了“劇烈運動”的重要性。研究發現,每周累計15~20分鐘,即每天隻要2分鐘的劇烈運動就能讓死亡率和疾病發生率降低16%~40%。随着每周劇烈運動的時間持續增加(直至50~57分鐘/周),健康益處也會上升。該研究發表于《歐洲心髒病雜志》上。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張一民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劇烈運動其實隻是一種高強度的運動,嚴格意義上是指,活動時心率超過個人所能承受最大心率90%以上甚至接近極限心率的運動。一般來說,個人所能承受的最大活動心率為220-年齡,即一個20歲的年輕人理論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心率為200,當心率達到180以上就屬于劇烈運動。劇烈運動通常持續時間較短,大多數指短時間内的沖刺運動。由于其強度大,要求高,所以在一些專業的運動訓練中較為多見,日常鍛煉還是比較少見的。
張一民解釋說,劇烈并不等于“過度”,科學進行劇烈運動是有一定益處的,但對于普通人來說,風險也較大,因為心血管意外事件在劇烈運動時很容易被激發出來,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不要練習,中老年人最好也不要随意嘗試。體質好、運動能力強的年輕人可以進行嘗試,且應注意進行劇烈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建議至少進行20~30分鐘的熱身。先從緩和的低強度運動開始,然後慢慢過渡到中強度運動,最後再到劇烈運動,且剛開始嘗試時,每次劇烈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兩三分鐘即可。運動過程中如果有明顯的呼吸困難,或身體上的不适,都要及時停下來,不要再進一步加強運動。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劇烈運動,但适當提高運動強度可以刺激、提高心肺功能。”張一民建議大家在自己承受能力範圍内,可以嘗試一些中高強度的運動。根據不同年齡段的人,中高強度運動的标準也不同。年輕人可以嘗試心率為180左右的運動,中老年人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時,心率最高達到160即可,一般不要超過160。運動強度還可以通過呼吸情況進行判斷,如果運動時呼吸加快,有些吃力,但可以說話,就屬于中等強度運動;氣喘籲籲,說話困難,隻能說隻言片語,則屬于中高強度運動;但如果上氣不接下氣,難以說話就屬于劇烈運動的程度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