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在群裡,一位茶友讓我看一把黑泥壺,我說這是添加了錳粉的紫泥,這種泥料有個玩壺人都很熟悉的好聽名字,叫做“拼紫”。當時群裡一位壺商跳将出來,聲稱這不是錳粉壺,這是捂灰燒工藝的效果。并且曬出她的捂灰燒産品圖片,還特意吸了塊钕鐵硼磁鐵在上面。
問題來了,到底是拼紫,還是捂灰燒呢?
紫砂被稱為五色土,但從單一呈色上來說,大體隻有紫、紅、綠三色。這些顔色主要來源于紫砂所含鐵元素的呈色效果。這其中,并沒有黑。
想要讓紫砂發出黑色,有三個途徑:拼紫、黑料、捂灰燒。
拼紫,是在紫泥中加入少量氧化錳,錳是黑紫砂的發色劑。網上現在幾乎所有對拼紫的解讀都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泥料拼配在一起的紫泥。其實動腦筋想一想就知道有問題,朱泥段泥難道從來都是單一礦料練泥而不拼配嗎?為什麼沒有拼朱?拼段?這都是不求甚解人雲亦雲的人敷衍了事的說法。拼紫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産物,是當年一廠的招牌泥料,是當時的紫砂一廠在港台韓等外商的要求下研發的新品類。由時任一廠廠長的高海庚先生跟其恩師顧景舟帶隊,作為當時一廠的一個重要項目研發。有普拼、特拼之分,特拼隻有顧大師等一些骨幹級師傅才夠資格使用。
現在很多化工壺衛士動辄叫嚣:大師都是化工壺的先驅。言下之意,反對化工壺就是反對大師,反對大師就是反對紫砂、反對紫砂文化。這當然是詭辯,這行業最無恥的事情就是拉大師站台,隻要大師做過,那麼就絕對不容質疑甚至是不容置喙,因為大師是永遠不會錯的,大師就是真理。看問題應該站在當年特定的曆史背景跟社會環境下才公平。如果顧景舟确知化料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相信他可能壓根不會贊成添加這類東西。當然,曆史沒有如果。我扯遠了。拼紫到此為止。
黑料,跟拼紫類似,不過氧化錳含量加得更多而已。
添加錳粉的壺
捂灰燒
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宜興紫砂壺跟花盆、缸、罐等陶器一樣是在龍窯燒制,受天氣、火候等影響,常有次品産生。人們往往将那些受火不均、色澤不勻的産品置于匣缽之中,捂上稻殼、木屑、砻糠等物封好,置于龍窯的前端再燒一次。龍窯前端位置升溫緩慢,匣缽内的稻殼等缺少足夠的氧氣,無法充分燃燒,釋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制造出強還原氣氛,使得坯體中的鐵質被還原成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有些捂灰壺能被钕鐵硼磁鐵吸附,原因就在這四氧化三鐵。但這其實也跟泥料本身的含鐵量有關,比如段泥含鐵量就很低,同樣的捂灰燒,顔色就不會有含鐵量豐富的朱泥壺來得黑,所以也不是所有捂灰燒都能吸附汝鐵硼磁鐵。
這種捂灰燒工藝的鼻祖,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龍山黑陶文化。黑陶燒制中的滲碳工藝,是在400—600℃的條件下,陶器的坯體由于水分的排出和有機物的分解,産生大量的氣孔。通過控制空氣進入量和煙管的排煙量,使窯内有機質不充分燃燒從而産生大量的遊離碳分子滲入這些氣孔,緻使陶器燒成後坯體外表發黑、緻密有玻璃相。
與紫砂的捂灰燒不同,黑陶是生坯下直接進行,而紫砂的捂灰溫度在1000℃左右,這個溫度已經低于紫砂燒結的下線——換言之,即使是燒結溫度最低的朱泥,在這樣的溫度下燒結也是無法做到不透水的。所以紫砂的捂灰燒,須是先正常燒好以後再進行複燒。其次,黑陶的黑色多屬滲碳造成,而捂灰燒紫砂的黑,則主要源于被還原的氧化亞鐵與四氧化三鐵的呈色。所以紫砂捂灰出來的效果,與泥料中鐵的含量直接相關。鐵含量越高,出來的壺越“黑”,越是紅的壺,顔色就越黑——黑朱泥,就是早期壺商炒作出來的一個名詞。黑為墨色,朱屬大紅,風馬牛不相及,何來的又黑又紅的“黑朱泥”呢?原因就在這裡!
那位壺商之所以會将錳粉壺認作捂灰壺,就是因為錳粉壺也是黑色。但這兩種黑其實并不一樣。捂灰燒的黑是鐵黑,鐵青色蘊其間,似墨玉黑而不豔,如徽墨溫潤而内斂;而錳粉壺的黑則呆闆無層次感,光澤浮于表面,屬于常說的和尚光。說這麼多似乎玄而又玄,其實一上手對比便知。除了外在觀感,拼紫、黑料壺跟捂灰燒壺最大的區别,是焐灰沒有任何有害化料的加入,隻是鐵元素改變了存在的形式而引起了顔色變化。
綜上所述,捂灰燒實則是有意制造還原燒氣氛的一種人為窯變燒制工藝。舊時人們用以挽救壺身色澤瑕疵(據說程壽珍就有不少捂灰作品);然因泡養效果搶眼、色如墨玉,今人又多因市場追捧而刻意為之。
更多内容,請關注我們璞潤茶器
【往期内容回顧】
從業者告訴你,紫砂泥并沒那麼值錢
從制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鑒别(一)灌漿壺
從制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鑒别の機制、機車與手拉篇
從制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鑒别の半手工篇
關于電木茶盤,你真的了解嗎?
歡迎交流探讨,學海無涯,文章如有疏漏敬請不吝指正。
覺得不錯就請分享給您的朋友,讓謠言止于智者,讓買壺少花冤枉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