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王羲之經常用筆

王羲之經常用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11:07:21

書法初學者對撚管這一筆法比較困惑。因為很多人包括啟功、田蘊章在内,都認為撚管不是正統。學書法以撚管為主,筆法是錯誤的,所以不敢學。

說撚管是錯誤的筆法,為什麼王羲之還用?王羲之在《筆勢論》中有句話,“腕腳挑斡,上捺下撚終始轉折,悉令和韻,勿使蜂腰鶴膝。”

其中有個動作“上捺下撚”,這個“撚”同“撚”,撚動筆管的意思。我們從這可以看出,王羲之寫字也有撚管習慣,這也從側面說明撚管并不一定是錯誤的。

王羲之經常用筆(為什麼王羲之還用)1

古人撚管筆法示意圖

撚管古已有之,撚管寫不出有力道的字,這個觀點卻站不住。

撚管是指,用手指撚動筆管,這時筆鋒也随着指的轉動而轉動,從而達到調鋒的目的。而轉腕是通過轉動手腕達到調鋒的目的。

撚管和轉腕的争論點是,轉腕能更好地把手上的力道傳達到筆鋒,而撚管則不能,有畫字之嫌。

王羲之經常用筆(為什麼王羲之還用)2

轉腕法,寫字靠手腕的靈活轉動

撚管有這種“緻命”缺點,為什麼還敢和轉腕“叫闆”?就是因為在古代靠撚管寫好字的人也不少。

顔真卿就是其中一位,顔真卿在《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中說過,“攻書之妙,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

令其圓暢,就是撚管法。可見顔真卿寫字也撚管,撚管也能寫出有力道的字。這一點,顔筋柳骨早已給了我們答案。

由此可見,撚管寫不出有筆力的字,不能自圓其說。

撚管與轉腕之争本身就是片面的,兩者是對立與統一的關系,過于強調哪一方都是錯誤的。

古代很多書法家并沒有排斥撚管這種筆法,除了我上面說的王羲之、顔真卿之外,再比如黃庭堅也說過,“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古人工書無他異,但能用筆耳。”

王羲之經常用筆(為什麼王羲之還用)3

孫曉雲主張寫字要撚管

其中的“手能轉筆”說的還是撚管這種筆法。我們發現古人說撚管這種筆法時,都沒有過于強調。

今人的問題是過于強調撚管這種筆法,仿佛不撚管就寫不出好字一樣。比如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專門出了一本書來強調撚管這種筆法,就過了。所謂“過猶不及”,過了也就錯了。

撚管與轉腕的荒謬之争,起因卻是因為誤讀了這兩個字。

古代有句書法理論:書法執筆,要指實掌虛。掌虛好理解,手指與手掌圍成空心狀,大約如同一個雞蛋大小的樣子。

指實呢?問題就出在這兩個字上,很多人誤讀了。這個“實”是死死捏住呢?還是隻是簡單的用手指貼住即可?

王羲之經常用筆(為什麼王羲之還用)4

指實,并不是死死捏住筆杆,緊貼不虛就行

但從古代書法家有撚管的筆法可以看出,筆管不是被死死捏住的,是可以轉動的。由此推斷,書法執筆中“指實掌虛”中的“指實”不是死死捏住,而隻是緊貼而已,不虛就行了。

你如果真正理解了“指實”,沒有誤讀它,那也就再不會糾結撚管與轉腕這個問題,也就不會有撚管與轉腕的荒謬之争。

因為你會發現你在轉腕時,稍帶着會撚撚管,動作很輕微,并沒有刻意為之,完全屬于下意識而為之的自然之舉。

這就對了,書法本來就是順自然而為之。就像啟功說過一句話,寫字你什麼時候較上勁了,就錯了。寫字就是一個心情放松的過程。

總結:

不要把焦點放在我到底是撚管了還是轉腕了這個問題上,隻要你是自然做到的就是正确的。就像蘇轼說的,執筆無定法。本意不是讓你亂來無法,而是讓你自然而為之。你說是不是?你如果有不同的見解也可以說一說。

原創作者:墨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