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平仄具體的運用

平仄具體的運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6:35:05

平仄具體的運用(平仄簡單入門)1

平仄本身并不複雜。如果我們使用用新韻寫詩,和普通話的韻母,那是再簡單不過了,一二聲為平聲,三四聲為仄聲。

如果要去賞析并創作平水韻的近體詩,那就有些複雜了。

這主要是因為元朝文化南移,原來的中原古話中的“入聲字”漸漸消失成為南方方言用字。咱們現在通用的普通話是在沒有入聲字的北方語言基礎上發展而來,在唐宋時期歸入仄聲的入聲字現在發音歸入了平、上、去三個音調,按平仄劃分有些進了平聲,有些還留在仄聲。

我們用普通話讀詩,習慣性地就會使用一二聲入平音,三四聲入仄音,但實際上有很多入聲字在唐宋是入仄音的,再加上格律詩固定的平仄格式,就會出現按發音明明不合平仄,可是卻歸入和平仄的近體詩的問題。同樣有些明明今天讀起來平仄是合的,卻被劃入古體詩,造成不了解平仄還好,一了解就更混亂的局面。

平仄具體的運用(平仄簡單入門)2

舉個例子,劉禹錫的《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首句“庭前芍藥妖無格”,按照我們今天普通話來定平仄的話,是“平平平仄平平平”。這很明顯就是出律了,格律詩的平仄是要求平仄相間,才會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可這首詩憑什麼說是近體格律詩中的絕句呢?

因為“芍”、“藥”、“格”三個字都是入聲字,也就是說在古時候是發仄聲的,我們按照入聲字入仄音再排一遍:“平平仄仄平平仄”,這就是典型的首句平起不押韻格式,進而可以推出全詩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其中“國”、“色”、“節”三個字也是入聲字,我們對照一下,合規得不得了,這不是絕句是什麼?

再舉個例子,杜牧的《江南春絕句》:

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這個可是标題裡寫了是絕句啊,肯定沒問題是吧?我們用一二聲入平,三四聲入仄把平仄标出來: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押韻格式。是不是很合?但是仔細看,就會發現第四句第五字“煙”出律了。作為唐朝著名詩人“小李杜”,怎麼可能會犯這種錯誤?

平仄具體的運用(平仄簡單入門)3

因為這是拗救。真正的出律在前面那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其中“百”、“八”、“時”三個字是入聲字,“百”字正處仄音位置,沒有問題,而“八”、“十”兩個字卻處在平音位,實際上平仄為“平平仄仄仄仄仄”。雖然我們按今天的讀音來讀是發平聲的,但是作為唐朝近體格律詩來說,是出律的。而杜牧很顯然不願意修改這個句子,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采取了對句拗救。

正因為我們不知道入聲字,所以不知道第三句出律,也更不知道第四句的“煙”字出律其實是為了拗救上一句。

這就是平仄格律讓人懵逼的原因。

如果我們學好了平水韻,區分清楚入聲字,四大平仄基本格式(仄起不押韻,仄起押韻,平起不押韻,平起押韻)了解明白,那麼格律詩也并不是很難。

了解之後,就能更好地賞析唐宋近體古詩。

平仄具體的運用(平仄簡單入門)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