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天津東麗區智慧養老

天津東麗區智慧養老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8 08:59:23

家家有老人,人人會變老。我國正處于由快速老齡化向深度老齡化邁進的階段,養老已成為當前不可回避的民生大問題。調查數據顯示,天津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21.66%,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21年年底,東麗區60歲以上老年人92180人,占全區總人口的20.5%,戶籍老年人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銀發浪潮”迎面而來,如何解決養老問題,讓他們享有幸福的晚年生活,成為東麗區養老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東麗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養老政策措施,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強化養老基本服務保障,推動養老機構提質增效,讓養老紅利惠及更多的老年人,走出了一條适合東麗養老的新路徑。

“一人一案”,确保機構養老“比家好”

曾經,許多家庭不願選擇養老院,老人覺得沒面子,兒女擔心被認為不孝順。但随着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家庭結構的小型化令子女養老負擔加重,傳統觀念正悄然發生改變。

天津東麗區智慧養老(天津市東麗區居家為)1

金橋養老中心外景

“我是回民,來之前考察了許多養老院,比來比去,還是這裡好。”“這裡設施全、管理好、綠化美……我在這裡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一點兒都不孤單。”提起金橋養老中心,入住老人們紛紛挑起大拇指。這裡是如何赢得入住老人和家屬贊譽的呢?

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變,老年人更是如此。金橋養老中心首先對每一位入住老人進行評估,然後實施“一人一案”,與家屬溝通了解老人的脾氣秉性、生活習慣等情況,耐心對老人進行心理疏導,全力滿足老人的各種需求,讓老人盡快适應這裡的生活。

楊全忠大爺脾氣倔強,性格孤僻,不合群。即使工作人員每天噓寒問暖,生活上加倍呵護,可楊大爺始終不為所動。他百般折騰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離開養老中心回家。面對這樣一位“問題”老人,金橋養老中心班子“出招”,讓張連成大爺與楊大爺結成對子。張大爺每天找楊大爺聊天,了解楊大爺的興趣愛好,逐步走進楊大爺的内心。工作人員也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導。最終,楊大爺慢慢地走出了房間,漸漸地融入集體。現在,他已經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一幕幕感人的畫面。耿奶奶患小腦萎縮,工作人員給予無微不至地照顧,陪她聊天,為她過生日,給她買新衣……耿奶奶把工作人員當成自己的親人,有時與工作人員熱情相抱,還拍照合影,就像一家人。老人的兒子陳先生說:“本想把母親接到北京養老,但這裡工作人員對老人實在太好了,我們決定不接走了。”

真心換真情,金橋養老中心不僅吸引了本區老人入住,還吸引了天津其它區及外省市老人入住。金橋養老中心采用馬三立老人院品牌化管理模式運營,實行專人負責,分區管理,提供醫養、康養等服務,能夠滿足老人就醫需求。目前,養老中心入住老人100餘名,其中回族老人有40多名,回族、漢族老人們在這裡和睦相處,其樂融融,親如一家。

天津東麗區智慧養老(天津市東麗區居家為)2

工作人員 陪老人下棋

金橋養老中心負責人劉蓉說:“金橋養老中心屬公建民營性質,東麗區給予我們免三年房租的扶持政策,并在防疫物資提供、消防設施驗收等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我們也積極回報政府的支持與幫助,關懷每一位老人,讓他們在這裡安度幸福晚年。”

金橋養老中心是東麗區養老機構服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東麗區加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力度,引導多元主體參與專業性養老機構建設,依托新市鎮配套建成金鐘養老中心、金橋養老中心、軍糧城養老中心,實行市場化運營;同時,引入民間資本參與建設,一批規模化、連鎖化的民辦養老機構應運而生。五年來,新建民辦養老機構近10家,吸引民間資本6000餘萬元,養老機構競相發展,養老服務顯著提升,康養産業蓄勢待發。

“三個一批”,完善居家養老“一條龍”

除養老院養老,居家養老是許多老人的選擇。而居家養老中,老人看病不方便、就餐難等一系列問題,又成了困擾老人的無奈和煩惱。

如何破解這些難題?今年,東麗區把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列為重點改革任務,采取“閑置資源改建一批、照料中心提升一批、小區配套新建一批”的思路,科學布局點位,整合周邊養老資源,推進“嵌入式 ”方式,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一站式、“點菜式”養老服務,讓老人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服務。

天津東麗區智慧養老(天津市東麗區居家為)3

老人社區食堂購餐就餐

十一點剛過,位于張貴莊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彙嘉老人家食堂熱鬧起來,張文成大爺與80多歲的尚大爺準時來這裡“報到”,兩人邊聊天,邊點自己喜歡吃的午餐。張大爺說:“我一個人做飯太麻煩了,做多了就剩下,來這裡,吃多少點多少,省心。”尚大爺接着說:“這裡飯菜味道好,服務好,而且我還能享受減免3元補貼政策,感謝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愛。”

最近,市民政局對老人助餐補貼進行大幅調整,老人助餐服務政策升級,讓尚大爺盡享“舌尖上的幸福”。負責人郝小華說:“過去的餐費标準是,老人家食堂提供價格13元的标準套餐,上下浮動不超過30%,如今調整為不超過50%。現在,老人隻需花3-4元,就能吃上一頓滿意的老人餐。”

明廚亮竈,菜品豐富,軟糯可口,彙嘉老人家食堂嵌入智慧食堂理念,引進智能化結算設備,實現智能點餐,隻要打個電話或在微信群說句話兒,就可實現送餐上門,吸引了附近百餘名老人在這裡“打卡”訂餐。郝小華說:“我們在原材料選擇上嚴格把關,制定适合老人飲食習慣的菜譜,注重提升菜品口味和質量,讓老人吃得舒心、安心、放心。”

以老人助餐為切入口,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内容日臻豐富。作為新立新市鎮配套設施——新立街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内嵌入“健康驿站”,讓劉愛娣老人嘗到“微醫”購藥的甜頭。劉大娘腿腳不靈便,每次買藥都是孩子代買。這次藥沒了,工作人員上門指導劉大娘和家屬如何用手機下單買藥,還普及線上問診、醫保報銷等觸手可及的醫療服務,讓智能化養老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外,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提供了優雅環境和專業服務,設置了适合老人居住的房間、綜合活動室、理發區域等,讓老人就近享有養老“一條龍”服務。東麗區将優質資源下沉,服務關口前移,推進基本服務與多樣化服務協調發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織密網絡”,做好社會養老“大文章”

低保老人、失能老人、獨居老人、高齡老人等困難群體如何養老?東麗區建立多層次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體系,發揮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和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整合力量搭建服務平台,織密養老服務網絡,真正做到困難老人有人管。

宋兆南老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生活無法自理。入住養老院後,每月護理費、夥食費等對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自東麗區實施“長護險”後,宋大爺可享受2100元的護理待遇,減輕了家庭養老負擔,讓老人繼續享有優質服務。

楓悅園社區邢大爺肢體殘疾,長期卧床。對邢大爺來說,洗澡已經成為一種奢望。如今,專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每月上門為他量血壓、測體溫、理發、洗澡、剪指甲等一整套護理,讓邢大爺心裡暖暖的。

天津東麗區智慧養老(天津市東麗區居家為)4

工作人員提供護理服務

東麗區以購買服務為抓手,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兜底保障服務,讓困難老人有了“靠山”。然而,僅僅依靠政府職能部門、企業跟進服務,遠遠不能滿足龐大的養老需求,東麗區發揮社區網格化管理的作用,以網格員為中心,以服務轄區為半徑,走家串戶,摸清老人的基本情況,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入戶看望老人、陪老人說話、采購生活物資……這是網格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居住在百合春天社區的劉群老兩口都是盲人,行動不便。劉大娘一有需求,最先想到的是網格員羅婷,羅婷有求必應。劉大娘說:“羅婷比親人還親,隻要我沒有藥了,打個電話,她就能幫我買來,有時還幫我墊錢……這孩子真是太好了。”

除了網格員外,社區志願者、公益組織等社會力量注入,為困難老人解決了一件件難題,為他們撐起了一片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您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幫忙嗎?”東麗區3萬餘名黨員亮明身份,敲開困難老人家門,面對面與他們拉家常、問冷暖,細緻了解他們的急難愁盼,實打實為他們辦實事,讓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武警醫院總隊志願者接力用私家車接送殘疾老人看病就醫;社區志願者為困難老人送粽子、包餃子、做衛生……一幫一、多幫一、年輕幫年老、左鄰幫右舍,養老新風尚在東麗區蔚然興起。

天津東麗區智慧養老(天津市東麗區居家為)5

志願者慰問老年人

一項項暖心措施,一群人的愛心奉獻,折射出城市的力量和溫度。東麗區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新型養老模式,逐步由傳統養老模式向多元化養老模式轉變,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打通養老服務堵點,着力破解養老之困,妥妥地托起老年人的幸福。

記者手記:養老是重要的民生課題。建立養老院固然重要,而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更是不可或缺。東麗區推行多樣化、智能化養老服務等,使養老不再難。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嵌入老人家食堂、醫療服務等功能,集聚養老資源,打通養老服務最後一公裡,讓夕陽生活更有保障。

在這裡,我們看到東麗區政府職能部門送思路、送服務、送辦法,扶助企業當好“主角”,做好企業堅強“後盾”,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企業以老人需求為導向,把優質資源送到老人身邊,把專業服務送到老人的心坎上;除了依靠政府引導、企業服務,東麗區還充分發揮動員社會力量和社會組織參與養老事業,努力做到時時關愛老年人,處處為老年人着想,讓老年人搭上新時代的幸福快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