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骞出使西域,帶來了多方面得交流,以及開拓了當時人們的視野,但是也有負面影響,并且曆代的史學家都因為正負面影響而吵得不可開交。司馬遷、班固和司馬光都曾經批評過張骞出使,那麼張骞出使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呢?該怎樣看待正确看待張骞出使呢?
有很多曆史事件是存在悖論的,也就是既有正面作用,也會有負面作用。面對這種事件,不論是現在還是古代,人們在評價的時候都帶着複雜的心态看待這件事。張骞出使就是一個典型事例,并且至今為止也一直受到人們的争議。
一、張骞出使的負面影響
在張骞的一生當中,他一共出使過兩次西域,第一次是聯合大月氏未果,第二次主要有兩個任務,一是聯合烏孫氏,但最終失敗,二是宣揚漢朝國威。漢武帝之所以給張骞機會,其實各有原因,漢武帝之所以支持張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因為張骞是第一批敢于打探西域消息的人,打探西域消息,其實是漢武帝為了攻打匈奴做準備。漢武帝支持張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打擊匈奴,二是為了宣揚漢朝國威。
評價漢武帝出使西域的原因,需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正面評價,出使西域确實能夠幫助漢朝打擊匈奴,例如張骞第一次進入西域,就将匈奴的地形打探的一清二楚,并且幫助衛青尋找到水源。
另一部分是負面評價,如果說打擊匈奴是實質方面的意義,那麼體現漢朝天威則是一個面子工程,當張骞第二次出使的時候,就帶着漢武帝賞賜的重金以及貴重物品,到了西域之後,就将所有的珠寶重金全部發散到西域除匈奴外的各個國家。由此可見,漢武帝實際上是用重金購買天威。那麼值不值得買就成了後世争議的焦點。
二、怎樣看待漢武帝彰顯漢朝天威的做法
從實際上上看,漢武帝張揚天威的做法是不妥當的,因為給重金的行為,其實就是向無底洞投重金,西域各國尋要金錢是沒有底線的。而漢朝政府的錢幾乎都是來自于百姓,向外支出的多了,那麼向内就會增加百姓負擔。
但是像張骞這類的人依然會朝向西域,因為他們這類發現了一個取得巨大利益的途徑,由于出使西域,所以皇帝會給予很多的重金寶物,這樣一來,重金寶物就會到了出使西域的人手裡。有很多人為了發财,就向漢武帝讨要出使的任務 。
《漢書》記載:自骞開外國道以尊貴,其吏士争上書,言外國奇怪厲害,求使。
由此可見,很多人将出使西域作為發橫财做高官的一衆途徑,這樣一來,有很多為了重金和官職就不惜選擇出使,并且在出使的路上還會搜刮民脂民膏,這樣一來,出使就成了一些小人發财做官的渠道。
當然,漢武帝也難辭其咎,尤其是為了招待外來使節,漢武帝不惜花費重金擺宴席、舉辦活動等等,漢武帝是想通過華麗的活動彰顯天威,但是他的錢基本上都是國庫收稅而來的,也就間接導緻了百姓的負擔加重。由此可見,張骞出使西域具有負面影響。
結語
張骞出使的影響有利有弊,很多人隻講利的地方,而忽視了弊的地方,其實這種解讀是有偏差的。因為張骞出使确實存在着弊端,并且關乎百姓關乎政治。之所以說關乎百姓,是因為出使的錢以及招待西域來客的錢幾乎都是出自國庫,而國庫的錢基本上又都來自于百姓的稅收。
漢武帝在西域當面花費的金錢是很難有底數的,這樣一來,一旦支出大于收入,那麼漢朝就會增加稅收,百姓的負擔自然加重。另一方面是關乎政治,張骞出使西域回來之後,收獲了侯爵之外。漢武帝這樣賞賜,其實就是開了一個當官的渠道,告訴人們出使西域就是一個當官的渠道,并且還會擁有重金。
這樣一來,很多人為了重金和求得職位,就會紛紛上書要求出使西域。在這些請求出使的人當中,有很多是專門為了重金而來,或者僅僅是為了做官,又或者是兩方面都想要,所以出使的人層次不齊,甚至有很多的小人趁機搜刮百姓。
參考文獻:
《漢書》
《漢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